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金仍将源源不断

(2007-01-11 21:17:01)
今天最重量级的新闻是“吴敬琏:流动性过剩导致牛市 30万亿热钱逼加息
文中说到:国内30万亿的过剩流动性资金在兴风作浪。吴敬琏日前在港指出,央行已然是力不从心,下一阶段加息已无可避免。

有人把它当成利空,而它却增强了我的持股信心。

我前期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担心随着大盘的上涨而越来越大,因为中国股市显然高估了。支持我持股的原因是国内资金充沛,而且投资渠道有限,股市相对较小,因此股市估值高点无可厚非。如果资金退出股市,只能回到银行,接受低利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今天吴老的讲话,无疑证实了这点,因而加强了我的持股信心。

小幅加息是绝不会把资金从股市吸引到银行的。加息主要是影响实体经济,从而反过来影响股市。因为加息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成本增加了,利润自然下降。当然,小幅加息对企业的影响也小,因此现在加息不会拉住牛脚。

今天的舆论可以看成是管理层开始动用宣传工具降温股市了,吴敬链的讲话不如说是利多,以他的水平,认为股市狂涨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我更加相信股市不会大跌。因为流动性过剩是不易控制的,"央行已然是力不从心":)

短期内如果大跌,还是会上来。简单地理解,就是钱太多,没地方投资,只好到股市里,把股市的估值水平提高了。再一个就是因为长期的低利率,盈利情况确实在改善。

如果政府不采取非常手段的话,股市有可能年内涨到4500点。以前每次股市暴涨,管理层先是动用舆论,结果股市更加疯狂;接着采取市场手段,但效果等于无;直到非常手段后,才猛然下跌。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股灾,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直接导致股灾发生。这次也是这样,在政府动用“暴力”前,股市会一直上涨的。动用行政手段是不太可能了,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太可能出这种政策,而加息一般不会针对股市。

增加有效供给是比较正确的做法。增加供给,有两条极端手段,一是完全放开新股发行,不用审批,只要备案,结果大量公司涌向市场;二是把国有股划拨社保,由社保减持,充实社保。社保可以在股市高涨时抛出股票,平抑股市。在暴跌时,可以买入股票。现在管理层明显加快了新股发行,奈何赚钱效应已经形成,资金加速流入。

中国步入日本式泡沫经济时代的可能性很大。

补记:今天在1.380加仓500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