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2009-04-29 12:43:39)
标签:
杂谈 |
前年有幸在南京小住了几日,对那里有种复杂的感情,似乎既不陌生也不熟悉,向往而又不知去期,有一种无奈的现实感。
短暂停留的几日几乎足不出户,在南京郊区美丽的东南大学校园里,消夏、听琴、呼吸南京夏末的空气。我想我潜意识里是热爱南京的,不似初来北京的惶恐。除了从北京到南京的湿度转变幅度太大之外,其他都还适应。只是时间太短,终究不了解南方。要想了解恐怕还是后话了。
唯一的遗憾,如果有的话,恐怕就是没有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对于普通人来讲,历史终究是历史书上的文字记录。其实我不是很理解切肤之痛,每年的纪念日据说南京都会鸣笛,我第一次经历鸣笛还是关于五一二的哀悼日,那天是我的生日。总觉得生命的沉重无可比拟,很多时候那是不愿被提起的事情。
听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很多人都是无忧无虑的长大。爱祖国恐怕是很多人深入骨髓的信条。我的历史学的不好,高考才刚刚及格,我也不喜欢政治,可依然鬼使神差的走进了影院,买票看了陆川的《南京!南京!》。跟风么?不是的;爱国么?倒也无关爱国。只是想了解那段历史,到底残酷、血腥到怎样的境地,我不用闭上眼睛也能看完么?因为我一不爱看恐怖片,二不爱看动作片,三不爱看魔幻片,四不爱看血腥暴力片。我是逃避派,不美好的不愿意主动去看。
影院的火爆是绝对出乎意料的,我们看的8点档,在回龙观的星美。
过程不想再细述了,有太多的人写,我也不想再回忆里面的任何镜头。大约两个小时左右,没有泪流满面,没有仇恨满胸,也没有更加痛恨日本人,意外的平静。CHAO甚至都没有流泪。回到家后,我们分别吃了东西。因为之前担心看完之后不舒服,几乎没吃东西。没有看到的影评那么夸张,尤其没有愤怒。
这是一部严肃、理性的史实电影。陆川历经坎坷拍下来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激起人们的愤怒和仇日情绪。这是一段需要被铭记、被了解的历史。只有了解过了,才知道什么是切肤之痛;只有铭记住了,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而幸运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努力生活,为自己,也是为中国!
不知下次去南京,当情何以堪?而再去大屠杀纪念馆,又将怀着怎样沉重的心情?
PS:
看完之后,小想法:
一是某些慰安妇的戏份!这些镜头是不是应该有所删减?稍微有些画蛇添足。
二是大量的慢镜头。因为太多了,反而记住的并不多。我想人们从心理角度讲并不愿意再去看第二遍。
三是结尾我没有完全理解。正常情况下,在经历了那样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之后,没有人可以笑的如此灿烂,包括小孩,何况还有一个大人!
不过,最后还是要深深的感谢陆川,感谢他没有让那些残酷的场面定格太久,即使一闪而过,也足以涤荡心灵,反思人性!看完以后没有觉得恶心、痛哭流涕、难受、仇恨、愤怒,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已经是一部伟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