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找遍了输入法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找到那个四个火字叠在一起的熠字,只好找唯一带火字又读“yi”的熠字来代替了。声明,我要写的那个人的名字是四个火字叠在一起的那个“yi”。
也不是矫情,事关以后的事情,不可大意,不过在此我想建议那位yi sen同学,还是找个好打一点的名字吧,否则以后出名了,媒体都不好写你的大名啊,每次都得名字后面搞个附注:注明此yi字为四个火字。嘿嘿!
言归正传,熠森同学的周易老师讲:同学你命中少火、少木,以后可使用“火火火火森”为名字,即为熠森。且知者越多越于你有利。故熠森同学先告诉我,我则负责代为传播雅号。若有朝一日能得幸出名扬万,恐便为其笔名了。怯以为,火木不可并存,且此名四火三木,火多木少,木恐不能留啊,实则无木;另或许是旺上加旺之意。奈何熠森深信周易玄学之术,我只好就范,还是写熠森罢。
熠森去年来到北京,在北京东北一隅尽出名嘴之所攻读古代文学。美其名曰与古人神交之学问。其实这恰恰适得其所。我常对人讲,熠森同学琴棋书画(独缺一琴)做文章样样精通,乃真才女也。穷乡僻壤之地,能出此凤凰,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事。我已在北京六年有余,早先常常遗憾没有乡熟,现大家“望风而至”,我不免雀跃。无奈总有若干琐碎之事缠身,一直未登门拜访。于是,得空便迫不及待了。周五晚上电车、地铁、八通一番折腾“随风”而至,熠森同学在天桥下迎风而立,长发飘飘,羡煞我矣。寒暄几句,便来到熠森寝室。案头放的皆是四书五经、文心雕龙之类,举目四望,整洁之至,实在佩服。我辈不能比尔。促膝长谈,乃知其女子心事、周遭见闻,趣闻轶事颇多,烦恼顿消。夜半方睡。
原想第二日同游后海、恭王府,奈何天公不作美,沙尘飞扬,狂风四起,还有零星小雪飘落。我着衣单薄,熠森同学可怜我惨白面孔、战抖之躯,竟陪我去图书馆自习。我千里迢迢背书而至,确有学习之意,熠森陪我,实在感激。下午在寝室小憩,醒来已饥肠辘辘,遂去餐厅。熠森同学生活极为俭朴,我实在汗颜。知我好吃红薯,几次三番询问,奈何没有。苦于不能付现,我实在不忍心大吃,盛情之下,信口开河,饭卡恐欲刷爆。熠森多日节俭之苦心恐被我一朝破坏,瘦身之功效则更不用再提。我自责,故决定请她吃大餐。
吃韩餐,想必引起某些回忆。熠森同学一语带过,我自佩服。这已是第三日狂风中逛二外之事。二外印象不深,餐毕却上演了一段插曲。熠森自是仙风玉骨,所谓“哟给哦”张口多要一元,我纳闷以为茶要一元,便随口查看菜单,原是“哟给哦”记错菜价。后打包之时。想是那个哟给哦怨我小气,餐盒竟也要检查有没有多拿,简直笑掉我的不大牙。熠森更是巧笑倩兮,不置可否。我真真世俗,哟给哦多要我一元反倒是我的不是了,也真真可笑。遂与熠森大笑特笑,这世道。
回家,熠森同学送我,还是狂风。到地铁,熠森回。
小硕熠森,不算闺中密友,因高中时期住宿太少,且宿舍更算不得闺中,故只是密友。初中时代已闻大名,高中时代相交,大学时代鸿雁至交,文采飞扬,谈笑鸿儒,是为好友。我入俗世,熠森尚未全入,但愿留些于自身,也让我时时自醒自新。毕竟身处之地乃清白之地,所学之术乃风雅之术,羡慕至极。
faint,faint!酸死我矣!
后记:笑死我了,哈哈。。。。。。熠森看向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