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ipadiphone游戏五岁小儿迷上 |
分类: 成长点滴 |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吧。我们小时候的小霸王游戏机、街机到现在的电脑、IPAD、IPHONE游戏,第一接受群体都是孩子。对于新鲜事物,孩子的兴趣更大。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新兴科技产品掌握很快。豆豆也是不例外,对于IPAD的学习功能兴趣不大,渐渐IPAD成了游戏机。
学习阶段:
让豆豆玩IPAD的初衷就是想随时随地让他看些多媒体学习资料,听看电子故事书、动画学英语、数学,还有一些趣味益智小游戏。刚开始也确实是当成学习机,看了很多故事书《神笔马良》、《西游记》、《成语故事》、幼儿国学启蒙等,这些画面优美、制作精良、声音动听,着实吸引孩子。还可以用图画软件,直接在上面涂鸦,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直观;可以在上面弹钢琴,完全模拟真实,小手直接在上面弹奏;可以通过拼图、游戏形式学习英语、数学,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在听英语或故事的时候,可以同步录音,回放自己讲的如何。

菜鸟阶段:
经过一阵单纯的学习阶段,这小子很快发现了IPAD的别有洞天,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原来还有那么多好玩的游戏啊。当时随机装的都是些小游戏,如流行的Talking
Tom(会说话的猫)、Caveman洞穴人救人的游戏、切西瓜、泡泡球、AirAttack(空战游戏)等,玩得不亦乐乎,开始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了。每次一开机就是直奔游戏,操作娴熟,远远超过豆妈。看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游戏大师、电脑高手。

沉迷阶段:
接下来,受周围小朋友的影响,这小子的游戏视野更加开阔了。豆豆去好朋友RUBY家玩,知道了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原来这两个是是全球最流行的游戏,汗,豆爸也OUT了。此后,这两个小家伙交流的主要话题就是游戏(以前是围棋和英语),还找来通关攻略,两人研究起来。一见面或电话就开始交流游戏心得。之后又在小区小花园里看到别的小朋友带IPAD下来,玩极品飞车、捕鱼达人等大型游戏,整个小区的小孩都围观着,轮流着玩,拿着IPAD左右摇晃,还真一副开车的架势。一旁无数小嘴叽叽喳喳着:“应该往这边”,“快,撞上去”……汗,原来不止是豆豆一个小孩在玩IPAD啊,几乎没有孩子不对此不感兴趣的。回家后,豆豆吵着要装这两个新游戏,豆爸看他如此喜欢就应允了。装上极品飞车,IPAD开始左右摇晃,小子很开心,终于不用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不用等很久才轮到他玩一把。刚开始几日,几乎天天要玩,虽然每次都有规定限时,但是玩的次数和时间还是相对较多。因此压缩了看书、下棋、学英语的时间,豆妈为此大为不满,没收了IPAD。

游戏似乎成了这小子这一阶段生活的主旋律,有时候冷不丁冒出一句:我看我种的是向日葵还是豆子?你看我这下能打中几只小鸟?有时甚至还模仿游戏里的动作,拿着一根铅笔学着植物大战僵尸里拿棍子的僵尸,弯着腰一冲一跳着过来,自己感觉很好玩,“好不好笑”?被大人训斥制止后慢慢淡忘了。虽然豆豆没去学画画,但是每天都喜欢自己随便涂鸦。自从沉迷游戏后,只要每玩一款新游戏,他立马第一时间用笔画下来,有时候还有几分神似。对于愤怒的小鸟,每玩一关,画一关出来,可以做连环画了。有次在RUBY家第一次玩了“拯救橙子”游戏,回家后马上凭着记忆绘画出来,事后RUBY妈妈赞叹不已:厉害,才玩一次就都记下来。其中有些细节,她自己都不曾注意到。

控制阶段:
没有了IPAD的日子,似乎也平静了几天。当豆豆一看到小区小孩在玩,又重新燃起了烈焰,吵着嚷着要玩。豆爸看这架势强行高压是不行的,那就改堵为疏吧,和原先的每周积分奖励贴纸挂钩起来,规定:必须一周有5天都达到8颗星以上才可以玩,如果9颗星玩两个游戏,10颗星(满分)玩三个游戏。正好这一阵每周奖励贴纸的作用慢慢退化了,有了这个游戏激励,贴纸的作用重新发挥出来。里面规定的项目,都是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如吃饭慢、穿脱衣服等,有了这个奖励机制后,吃饭、穿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方面确实大有进步,因为有动力了。这样豆豆每天都争取达到8颗星,当然也有表现不好的时候,而豆爸实事求是,严格执行,每天贴上考核合格的星星。对于没有5天达到8颗星的,那一周就不能玩游戏,这小子都无奈或自觉地接受了。
而对于玩游戏的时间,我们也大大压缩,只能周末玩,每次玩10分钟。这样算下来,一周累计最多玩30分钟。周末能否玩游戏,取决于他平时的表现积分。这是原则问题,一开始执行,会遭到小子的抗议。但是发现哭闹无效后,自知无趣,就乖乖接受了。最初几次,到了约定的时间,小子还玩得不过瘾,紧紧抱着IPAD不放,哭闹即将上演。豆爸只得妥协,那再玩一关吧,玩了一关又想下一关,不能让小子得寸进尺。豆爸坚决收起来,小子开始蛮不讲理,豆爸撂下狠话:如果再哭,就取消下一周玩游戏的资格。这小子自知理亏,悻悻离走开。后来豆爸做出人性化调整,如果遇到约定的10分钟到了,游戏还在进行那就等玩完这关再收起来。此举得到了小子的拥护,不过有时候会贪婪地说:“爸爸,我看看下一关开始是什么样的?就看一眼,我不玩的。”呵呵,这小子……

对于幼儿该不该玩IPAD的讨论似乎意义不大,重点要看如何引导。从豆豆玩IPAD游戏来看,适当玩玩放松下是可以的,姑且不必过于迷信专家的危害言论:会影响智力、心理、身体发育等。其实只要不是长期长时间的玩,只要孩子不过度沉迷,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就没啥问题。我们一直提倡,对于新生事物,不要抹杀孩子的兴趣与探索,但是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要坚决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豆妈有几个学生就是这样,以至于现在学习、做事都无法认真。而且对于幼儿来说,如果过分沉迷游戏,对眼睛、视力确实不好,幼儿的眼睛还在发育中,如果用眼过度,容易出现各种眼睛疾病,近视、散光、弱视等。家长对于孩子玩IPAD游戏的问题上,也不能简单粗暴制止,要疏导结合,和孩子约法三章是很有必要的。IPDAD并不是专家眼中的洪水猛兽,也不是一些家长、孩子眼中的饕餮大餐,其实和屠龙刀倚天剑一样,关键看使用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