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只想得第一的孩子——享受过程,淡化结果

(2011-06-15 23:22:00)
标签:

如何面对

只想得第一

孩子

享受

过程

后果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文/豆豆妈

 

    看到亲子博客的征文:如何面对只想得第一的孩子?后,豆妈感慨良多,脑海里一下浮现出我第一年初出道时教过的一个女孩子。与她交往的两年也深深地影响我此后的工作,甚至于现在我的育儿观念。让我明白孩子纯真的心灵最是难能可贵,同时他们的可塑性也非常的强,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豆妈从来不敢马虎大意。


    肖是个有些胖嘟嘟的女孩子,聪明乖巧,而且非常大方,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孩子。豆妈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总是创造各种机会让班上的孩子表现自我,也积极推荐他们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当时他们都是一年级,同样也是一群跃跃欲试的小年犊,在豆妈的努力下,他们参加学校的诗歌朗诵、六一舞蹈表演、写字比赛……而且几乎每项活动参加下来,都获得不错的成绩。当时,我给孩子们灌输的想法是,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肖是在所有活动中,表现最突出的孩子。在学习上、各项表现上,也确实可圈可点。小小一年级的孩子,入校一年,就小有名气了。而在那时,她的父母也很庆幸,有我这样的一位老师!


    让我震憾的事儿来得太突然。学校组织小歌手赛,肖也报名参加了,她选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前期精心准备,我对她说:“这次,我们争取拿个第一名,好不好?”赛场上,她投入地唱,我和她妈妈站在边上微笑着为她加油鼓劲。结果很快出来了,她得了个第二名。作为班主任的我,很满意,因为在演唱过程中,我发现好选手确实不少。当我回过头想向她祝贺的时候,发现找不到她了。我在校园里找,终于在升旗台旁边发现她了,很意外,她竟然在大哭,她的妈妈在一边劝也没用。我走上前,“为什么哭呀,不是,得了第二名了吗?挺好的呀!”“是呀,是呀,我也跟她说,已经很棒了!可她就是听不进去!”她妈妈在一旁,摸着女儿的头,有些无耐。“你想想啊,你才一年级哦,就已经得了第二名了。其他有的同学,参加还没有名次呢!再说,刚才你在唱的时候,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下次还有机会嘛。是不是?”我继续劝说着,用手把她两鬓松散下来的发丝弄到耳后。“好啦,小傻瓜呀!不哭了!” 五分钟过后,她抬起泪眼,断断续续地说:“可是,林老师,你不是说,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那个吗?我之前那么努力练习了,可才第二名呀,没有拿到第一名我不甘心。”然后,两行泪又汹涌地往下掉。


    在那一刻,听她那么一说,我的脑袋轰得一下,一片空白。天啊,我做了什么,我说了什么!那张小泪脸在我的面前有些模糊,忽又清晰,这就是我教育出来的孩子!顿了一两分钟,我拉起她的手,对她妈妈说:“我和她去操场走走吧!”在操场上,我和她分析了,我们在比赛前的种种准备,以及对手的情况,“没错,参加比赛我们是希望拿个好成绩。可是,比赛不是我们自己办的呀,我们要和好多人去比的,是不是?只要我们努力了,用心准备了,结果,就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是吧。结果可能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的。可是,只要我们用心准备了,认真去付出了,结果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明白吗……”那天和她谈了不少,可我知道,要把她及班上被我那可怕的思想荼毒的孩子的想法转变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幸,我发现得早。


    从那以后,我告诉我所任教过的孩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过程认真对待,用心准备,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要太计较结果如何,并且要勇于面对不好的结果,不能一心想着得第一。


    这样的想法,一直影响到我现在的教书育人,以及对待儿子豆豆的教育上。我想,这一心得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应该是对的。豆豆参加英语和围棋兴趣班,这是他自己喜欢的。英语兴趣班有考试、围棋都有作业,每次小朋友之间都会互相关注谁得的星星最多,谁的分数最高。豆豆的围棋作业每次都是100分,最近2次,可能是难度加大了,只得了95分。豆豆心态还不错:“95分也不错了”。当然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考得好、作业全对,但是实际中不能那么严格要求孩子,都想要争取到第一。每次豆豆回来,我第一句话肯定是问:“儿子,怎么样,今天上课开心吗?”只要他乐于学习,认真学习,那一纸作业、试卷结果,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希望身为父母的我们,这一份淡然的心态可以影响孩子,也让他明白,过程的付出,享受认真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