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岁小儿幼儿孩子迷上扑克牌游戏育儿 |
分类: 成长点滴 |
狂热迷上扑克牌
大概2个月前的某日,不知道豆豆从哪个角落翻出了一副扑克牌,好像是商场买东西赠送的。这小子居然开始来了兴趣,我们也就满足他的好奇,告诉他扑克牌有54张,符号有: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大小:A(1)和2是比较特殊的,从数学数字上来说是最小,但是在扑克游戏中是比较大的;J、Q、K对应11、12、13……懂得了基本常识后,我们就从最简单的“争上游”(跑得快)游戏开始边玩边教豆豆,很快小子知道了出对、连牌、三个带二、四炸、黑桃3先出牌等。学会玩法后,这小子一发不可收拾,完全沉迷在新游戏里,每天都要和大人们大战好几个回合。连续几天,起床的第一话就是:我出三个K带一对3;我有四个2,2炸,厉不厉害?爸爸,你摸到什么牌?……真有点走火入魔啊,汗……
豆豆同学第一次玩牌,手机留影纪念下
认真洗牌中,动作越来越娴熟了
封杀之后的反思
见到豆豆对扑克牌如此狂热、沉迷,豆妈、外婆坚决反对,决定收起扑克牌,要不每天晚饭后的主题都是打扑克、争上游,扑克牌占据了其他娱乐和学习时间,一周只能下一次围棋、象棋,学英语、看图书的时间也大大压缩了,这样下去怎么可以。这以后家里恢复往日的生活规律,读书、下棋,豆豆倒也淡忘了扑克牌。某日突然想起来:爸爸,我们好几天没玩扑克牌了。扑克牌哪里去了?妈妈说:拿到学校去了。
豆豆有些不依不饶,豆爸借机说:你要表现好,妈妈就带回来给你玩。
对于该不该给孩子玩扑克这个问题,豆爸也有过疑惑、思考,为此还发了条微博:
【5岁孩子能不能玩扑克牌?】豆豆这小子最近是完全沉迷扑克牌了,每天必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杀上十来个回合的“争上游”,已经开始熟练了,洗牌、抓牌,出牌,热情高涨。。压缩了原来的下棋、学英语时间,豆妈已经把牌藏起来了。我个人以为无所谓,孩子这样的兴趣只是阶段性的,可以满足下。大家认为?
不少博友看了都认为“不要强制剥夺孩子的这个兴趣爱好”;“这是学习数字的一个好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规则意识、耐心、专注力等”。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控制好时间,还是大有好处的,可以好好引导,进而可以开动脑筋挑战更高难度的玩法,象24点、拱猪、拖拉机等。微博真是不错,大家的建议意见都很好,很多和豆爸的想法不谋而合。遂而决定保护、引导孩子的这种兴趣,况且玩扑克牌也没啥不好的,好处一大堆,大家都说了,锻炼啥啥能力的,最明显一点,现在打牌前豆豆也会思考,会考虑连牌,有时候也懂得把四个或三个的拆开,把众多单个连续的牌连起来。其实打牌和下棋一样,都是动脑子的项目,倒不一定非要那么功利,认为只有学围棋才是正道,只有围棋才能启蒙孩子的智慧。
理性对待幼儿玩牌
这之后我们家又开始了扑克活动,只是时间不再那么长,同时恢复以前的各种棋类游戏,扑克只是其中一项。有时候下下围棋、象棋、军棋、五子棋、飞行棋等,有时候就扑克牌大战,只是不再像之前那样狂热、沉迷,也恢复了部分看书、学习时间,这样疏而不堵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偶尔小子会耍赖“再多玩一盘”,看他那么热情高涨,让人无法拒绝,“好,就最后一盘啊”,就这样继续大战一个回合,最后一盘到了,小子虽然还心有不甘,但还是悻悻收牌。自从有了扑克牌这个项目后,全家更是其乐融融,连不爱玩的外婆也都加入了,开始不同的组合玩法。这游戏成为全家放松、休闲娱乐的一大法宝。呵呵,原来扑克牌也没那么邪恶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赌博。
之前有翻过父教专家东子的书《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他认为要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拥有普通人的快乐和幸福。其中有一条就是教会孩子玩扑克牌,因为这种最平实最普通的游戏,不仅仅是快乐的起点,还是未来交际最基本最大众的方式。他的原话是“人毕竟都要走上社会,不会玩的人可能在人际交往上会大打折扣,不会玩的人也是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在玩中活跃气氛,在玩中放松自己,在玩中积蓄力量。” 看来小小扑克牌,也是大有学问,玩扑克牌也可以学到不少课堂中无法学习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