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爸
转眼间豆豆已经要步入幼儿园中班了,一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去年的这个时候俺们也正心急火燎地准备着入园。今年的幼儿园新生报名面试工作8月22日刚刚结束,有不少线下线上的朋友在咨询如果过渡好入园适应期。呵呵,只好勉为其难整理此文,一并回答。回想豆豆准备入园那会,豆爸豆妈也是做足了功课,也上网搜索了些前人的经验,最后的检验中,算是一份满意答卷。豆豆的入园适应期基本是平稳顺利过渡,刚入园的一个月里,豆豆对幼儿园从开始的好奇到中间的适应乃至最后爱上了幼儿园,之后的3个多月也都未曾出现反复现象,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外(比想象的顺当),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做足功课)。豆爸综合了早期入园系列博文,总结了一点心得体会与正准备入园的家长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入园前各方面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入园前的软件准备:
①提前给孩子做好入园的思想准备
在豆豆上幼儿园提上议事日程开始,豆爸就从各方面给予渗透,诱导其慢慢爱上幼儿园,接受幼儿园。共分三部曲:首先是最早的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孩子的幼儿园,带孩子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有感性认识;其次是让豆姥经常带孩子去所选中的幼儿园门外看看,多少了解里面的生活,让孩子充满期待;最后阶段就是突击训练,狂轰滥炸,主要是通过书和DVD的引导,一些早教读本如布奇乐乐园、巧虎都有关于如何爱上幼儿园的内容,相对于大人的说教孩子会更加乐于接受卡通动画人物的场景诱导,还有幼儿园的真实场景,所有这些都能让孩子从内心更加向往幼儿园生活。这里强调一下,国家规定孩子入园的年龄是3周岁,之前博文多次提及,孩子一定要足龄入园,在心理上、思想上会有更多的准备。
②提前让孩子做好入园的生活准备
在孩子入园前,就打听到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入园前的一个月就尽量把豆豆的作息时间按照幼儿园的时间表来调整。比如原来是晚上10点半睡觉,中午1点半才睡觉,这样的安排就无法适应幼儿园时间,慢慢调整到晚上9点睡觉,中午12点睡觉,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还有逐步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己上洗手间、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有任何不舒适或需求会与大人进行沟通,我们在家模仿老师,豆豆会举手,“报告老师,我要……”。同样是足龄入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会比提早入园(2-3岁)的孩子强一些,更不容易生病。
2.入园前的硬件准备:大人的准备充分,会让孩子在幼儿园更加得心应手。入园前几天豆姥就认真准备了入园的衣食住行用具,在被褥、枕头、书包、毛巾上都绣上豆豆的名字;整理小拖鞋、玩具,并做上标记;在豆豆书包里装了两套衣服、裤子;还特地给豆豆准备了他最喜欢的小猫玩具,让其上学前一个星期带上。这也是一个妈妈在博客上透露的绝招,孩子刚到陌生环境,尤其是突然离开了亲近的人,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手偶、娃娃等,有了一定的情感寄托,不会那么恐惧新的环境。这一招挺有用的。
3.家长的心理准备:很多家长只关注对孩子的心理准备,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自己更要做好准备。家长对于孩子入园,不要过于紧张,太过重视,整天交代这交代那的,一百个不放心,你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二、入园后的适应期实战经验谈:
据我的理解,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应该就是适应期,大多孩子1个月后都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头一两个星期是最为关键的,只要前2个星期顺利,后面的问题基本不大。豆豆除了第二星期有被老师稍微批评后闹着不去的经历外,其他时候都是喜欢幼儿园,周末也在说“今天,我要上幼儿园”。已经完全顺利渡过了大人们担忧的适应期。下面简要谈谈孩子入园后家长应该做的:
1.做好接送工作:第一个去接孩子。这一招是博友莉有馨兮贡献的绝招,挺有效果的。每天放学都带着微笑的面孔接孩子,并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对于第一周的接送工作,豆爸、豆妈极其重视,在安排好工作后,轮流提前去接送等孩子,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还是很爱自己,不会感受到被抛弃、忽视。对于孩子哭闹不肯进去,也只有狠心送,我们家几乎没有,只有就上面提及的那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形,家长应该:送的时候要果断,与孩子说完再见头都也不回就走。前提是要做好老人的工作,老人一般比爸爸妈妈心慈手软,一旦开了坏头,后果不堪设想。
2.放学后尽情地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这段时间,父母一定要多花时间陪孩子玩耍,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快乐,幸福。回家后,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水(刚入园的孩子有的胆怯不敢多喝水),说些高兴的事,调节一下身体和情绪,放松心情。千万不要缠着孩子一直问幼儿园的情况,让孩子暂时忘却在幼儿园的委屈、不开心。当然,如果孩子能主动说说幼儿园的事情,那是最好的。家长千万别问以下三个没有水准的问题:“有人欺负你吗?”、“吃得饱不饱?睡得好不好”、“老师对你好不好”?
3.理解孩子入园焦虑情绪。刚入园的孩子,情绪难免“异常”,脾气暴躁,容易动怒,这时父母要给予最大的宽容,学会适当“纵容”、“忽略”孩子的缺点,多给关爱、关心,温暖孩子暂时孤独、恐惧的心灵,争取在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能和孩子亲子沟通交流,讲故事,聊天,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4.积极有效地与幼儿园老师沟通。父母要经常去接送孩子,利用接送时间与老师当面沟通交流,从中了解情况以便更好的和孩子交流。还可以每周与老师电话交流。遇到比较纠结困恼的问题,最好用书信与老师交流。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入园时都会给老师写上一封信,详细报告孩子的方方面面,这个方法初衷不错,效果不一定好。据与老师沟通,一开始的这种书信介绍,老师还很难对号入座,刚开始的乱糟糟阶段,老师也很难特别关注某个孩子,要安抚那些哭闹的孩子。在孩子入园1-2周后,针对一些新问题与老师深入沟通交流,这样的效果是很不错的。参见豆妈博文:《给豆豆老师的一封信》。
5.坚持良好的作息与生活学习习惯。5+2=0的理论不知是哪位教育专家提出的,虽有些偏激却也不无道理。这个理论具体到幼儿园就是,孩子在幼儿园的5天学习、生活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方法,经过周末2天的家庭生活之后,一切回到原点。因此在周未我们家长要注意不能改变孩子的生活规律,坚持早睡早起,上学前一天注意不要玩得太累,适当的休息,以便能让孩子静下心来适应第二天的入园生活,切莫让5+2=0的问题在你家发生。
幼儿园系列文章:
豆豆入园第三周:融入集体 渐入佳境(2009-09-21
23:30)
给豆豆老师的一封信(2009-09-16
10:08)
豆豆入园第二周:震荡上行 (2009-09-11
09:42)
豆豆入园第一周:美丽的开始(9.1—9.4)(2009-09-01
22:16)
豆豆入园之新生注册报到记(2009-08-30
22:30)
豆豆入园报名记——热火朝天(2009-08-22
23:17)
豆豆入园体检记——勇敢独立(2009-08-18
08:49)
选择幼儿园其实很容易(2009-06-23
10: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