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豆爸
前一阵在网上风靡流传的幼儿园版新闻联播《幼闻联播》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叫好声与谩骂声,更多是担忧,这些同志忧心忡忡,这样的恶搞是残害幼苗,恶意炒作,是成人游戏,是成人的寂寞。因为这个视频竟然出自厦门,实为罕见,落款是“厦门市东浦幼儿园”,更引起我的兴趣与关注。后来一打听竟然是一位好友的朋友卷毛,他是视频中“男主播”黄祉语的爸爸,媒体人士。在与之进行多次交谈之后,了解了其中一些想法、缘由。因此豆爸说起这个话题,算是近水楼台,在此絮叨一二。
对于这个视频,争议最大的是,反方认为,用成人的模式来娱乐孩子,严重抹杀孩子的天性,是病态的快乐!这样说来,似乎过于危言耸听,有些卫道士的味道。童真并不会因一个游戏而丧失,而且这个游戏,孩子也是乐在其中,正是孩子平时过家家的正式版。原创者卷毛说,他的创意就是来自儿子幼儿园中的小朋友用纸箱子做成一个电视机,人站在后面,模仿电视台主持人在里面表演。这些正是孩子最平常的过家家游戏,只不过是我们的卷毛哥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将这个过家家游戏高端化、媒体化,借助网络,让更多的人分享。有认真看过这段视频的人,特别是家有小孩的人,都知道里面的“新闻报道”都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玩的种种游戏,幼儿园生活的写照,只是形式滑稽搞怪些,这也不行啊,一定要正襟危坐、字正腔圆、正面表演才行?
这样的过家家,和我们小时候扮演爸爸妈妈,小女孩喂布娃娃吃饭,有什么不同?记得我们童年时86版《射雕》风靡全国,当时的
我们不也学着郭靖、黄蓉、洪七公、欧阳锋等人在一招一式比划着,还有同学学着欧阳克拿着扇子“调戏”黄蓉?只是现在的时代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孩子的视野广阔了,扮演一下红、白园长、噢•斑马、白小松、韩小生、敬小丹,体验不同角色扮演,这有什么不好。相反,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让孩子模拟不同角色的语言、生活,从而认识周围事物、人物的多元化,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表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卷毛说:“拍这样的东西,可以培养小孩的学习能力,进行记忆力训练。最重要还有个安全教育,我们多次提到甲型H1N1流感,提醒小孩饭前饭后一定要洗手。”“女主播”张卓妍原来在幼儿园很怯场,现在也敢于大胆表现自己了,这就是锻炼的结果。实在想不出,这样的游戏对孩子的心灵会有多少摧残,会掠夺孩子的创造性、启发性?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现在打开电视,不少的儿童节目,不少的模仿秀活动,有些还真是成人味十足,小女孩穿着三点式在走T台,也不见有多少反对声音。现在的不少儿童模仿秀不是更是大人的游戏?从创意、编排、走台、对白设计哪个环节不是大人的意志?孩子不需要背台词?电视台对于这样的节目要求更高,自然要求孩子更是照本宣科,按照计划进行。尤其是那些儿童拉丁舞、肚皮舞大赛,看着满脸稚嫩的孩子穿着成人样式的暴露服装,跳着他们自已也不理解的舞蹈,似乎更为别扭。而对于这样一个草根自创的视频,就要这样唾弃?这是官方与草根的区别?显然不符合泱泱大国有容乃大的精神。相信更多的大众是喜欢草根味道,原汁原味,才有各式各样的山寨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什么不好?
这只是一个游戏,寓教于乐的游戏,轻松一刻的游戏,实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搞得像阶级斗争,上升到道德层面,思想问题,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等。生活多一些乐趣不好?孩子们在玩乐中体验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生活,享受自己的乐趣。各种兴趣的尝试,综合能力的培养,才是我们教育之根本,这样的尝试不好?这些忧国忧民的思想者实在没有必要为此心痛伤感、生气郁闷,这样的游戏并不会抹杀孩子的天性,不会危及民族存亡!
观看老马博客的原创UUTV《幼闻联播》
http://you.video.sina.com.cn/b/27134990-1211507084.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