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教儿子学会打架

(2009-08-09 09:35:38)
标签:

爸爸

儿子

打架

孩子

宝宝

打人

被打

莫拉克

台风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豆爸 

    昨天去单位预防第8号台风“莫拉克”,晚上回家吃完饭,豆妈说,豆豆今天又被小区一个小朋友打了,被扇了一耳光,留了5个手印,他突然有点傻了,站在那里,嘟噜一句“我们一起玩,怎么打人”。我一听,跳了起来,这还了得啊,已经是第三次被人打了,这小子,太懦弱啊,善良过头就是懦弱。善良本没有错,可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人善被人欺。我们从小就教导豆豆要文明礼貌,与人和善,现在我要教他如何还击了,作为一个男子汉所应该做的。我立马把豆豆叫到身边,问“小俊为什么打你”,妈妈正欲插话,我示意让豆豆自己说,豆豆说“我去追他的滑板车,他被我追到了,生气,不让我追”,妈妈说“小俊就停下来,二话没说直接给豆豆一耳光,豆豆被打懵了,我说小俊你怎么可以打人,就把豆豆带开了”。豆妈接着说,我告诉豆豆别人再打你,你就要用力拍他肩膀,大声呵斥他“你怎么可以打人”。我一听,来气了,“孩子被人打,就应该主动还击,不是被动消受。” “儿子,来,爸爸教你怎么打架。” 这样继续下去,还了得啊,之前几次,我发现豆豆根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与小朋友打架,别人打他,他都是在遭遇突然袭击后一阵傻站,过一会才缓过神来,嘴里小声嘀咕着“我就XXX”,之前我都是把他拉开,教育他不要和小朋友吵闹,和平相处。现在想想,如果还一直这样教育的话,儿子将来的性格一定会变得懦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我必须改变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儿子,站好,看爸爸的动作”,我蹲着马步,双手握拳向前,豆豆也很好奇地学着,“双手握紧”,“集中全身力量,右手出拳”,“收回来,再出拳”,如此反复训练,儿子倒也学了个大概,告诉其要领,“一定要握紧拳头,爆发力量出击”。豆妈在一旁着急了“你怎么教孩子打架”,我不理会“你一边去”。

“儿子,接着来,我们来踢腿训练……如果有人用脚踢你,你就以脚还脚……注意,不要踢到对方小鸡鸡”,“对,也是摆开马步架势,集中右脚力量,出脚”,亦是反复训练了一阵。

 

   在基本功练习完毕,我把儿子叫到身边,交待他“别人没有打你,你一定不能先出手……若有人出手打你之后,你要先警告对方一下,他还是不听,你就狠狠出拳,或出脚”,“不要像你以前那样轻轻、软软地还两下,那样别人会打得更凶”,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爸爸再教你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随后,我立即写下来,这些字豆豆都会认识,我稍加解释一下,他就都领悟了。这句通俗易懂的话,他应该记住了,我希望他能把这句话深深印刻到脑海里。

 

    豆豆看电视的时间到了,他安静地在一旁看着喜欢的《布奇乐乐园》DVD,豆妈把我叫到一旁,小声地说“你这样教他,以后万一把小朋友打伤了怎么办”,“他马上要上幼儿园了,以后这样的小碰撞、小冲突,肯定很多,你让他动不动就还手、出击,这样太危险了”,“现在每个家庭就那么一个宝贝,把人家打个怎么样,你还不是吃饱了,兜着走”。我一时无语,“我只是教他如何还击,不被人欺负,又没有教他主动进攻别人”。想想豆妈说的也不无道理,我一时有些迷茫,很快,我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做法,“我这样教儿子打架,没有错”,在这样的社会,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自立,才不会被人欺负,才会被人尊敬。虽然小孩都是不谙世事,但是每个人不论大小,骨子里都有一种欺软怕硬的思想,这些被宠坏的小皇帝们更是如此,而且坏起来更可怕。所以在当今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教儿子打架(当然不是主动的打架),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是其在自己小小社会中的一种人际交往,有利于保持一个阳光、积极、健康、乐观、自信的心态,这点是不言而喻的重要相信大家都有碰到这样的情形,你是如何教孩子处理的呢?欢迎不吝赐教!

 

相关链接:

已推荐到育儿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孩子的世界,孩子做主——儿子被打之后的思考(2009-07-30 22:46)

已推荐到育儿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孩子第一次被打之后……(2009-07-27 23:35)

 

新浪新闻中心(2009.8.10)
爸爸教儿子学会打架

 
新浪论坛首页(2009.8.12)
爸爸教儿子学会打架

 

 欢迎加入 新浪幼儿教育博客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