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不打针点滴全攻略
(2009-02-02 13:33:43)
标签:
育儿小儿常见病防治孩子生病不打针点滴攻略 |
分类: 育儿知识 |
看到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生病特别是发烧的时候就急着上医院让医生打针和点滴,真让人着急。如果是宝宝第一次生病这样做还可以理解。爸爸妈妈也得多看看这方面的知识,否则无谓地吃抗生素和打针点滴对孩子绝对没有任何好处。孩子还这么幼小,能保护他和为他做决定的只能是父母。天下父母心,没有哪对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你的爱是安全有效的吗?千万不要草率地为了自己的感觉“见效快”给孩子柔弱的身躯带来比生病更严重而且不可逆转的伤害。
以下为转载的抗生素小知识:
1.
抗生素知识小贴士:近年来抗生素的品种不断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也常备一些抗生素药品,如阿莫西林、先锋Ⅳ号、利君沙、头孢羟氨苄、黄连素、氟哌酸、氯霉素眼药水等以及价格昂贵高档的抗生素,感冒头痛就吃“消炎药”,发烧就打青霉素,眼睛稍有不适就滴氯霉素眼药水或利福平眼药水,滥用抗生素的例子举不胜举。抗生素是对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强有力武器。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抗生素广泛应用以后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造成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排在各类药品的首位。应用抗生素应注意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二重感染。过敏反应形式多样,轻者可出现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哮喘,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毒性反应可见由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等引起的耳聋等。由于抗生素应用后杀灭或抑制了敏感细菌,未被抑制的菌种可大量繁殖,发生菌群紊乱,因而在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此种感染可为较轻的局部,如口腔、胃肠道的感染,亦有可能发展为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
抗生素使用误区:孩子得病,家长往往焦急万分,总是希望能马上用药且立即见效,由于对抗生素认识的误区,有时过于强调抗生素在病程变化中的作用,甚至在疾病的治疗中依赖抗生素,常见的问题有:发热即是有炎症,就应该使用“消炎药”。有的家长急匆匆带着高热的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在家已经服用抗生素了;有些家长就诊时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不就诊,随意服用家中现有抗生素,缺乏选择性;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随意停服或间断服用,认为不发热即为病愈,或为省事不按药物说明服药,随意减少用药次数;预防用药,认为孩子病了,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就可以不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了。
3.以医院检查结果为准正确使用抗生素
发热、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所致,而在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中,病原菌可能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对上述症状的原因作具体分析,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
小儿患病应看医生,由医生根据小儿病史、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状况,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由医生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通常,在常见病原菌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由细菌、支原体感染造成者需用抗生素,而病毒(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菌)感染造成者则不需使用抗生素。切不可孩子得病即用抗生素。
我个人经验是结合化验单的数据和医生的建议加上自己了解的一些常识,可以告诉医生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少用给自己的宝宝用抗生素。能让宝宝自身调动体内的抵抗力来过关是最好的。慢个两三天好也没关系。大人先稳住自己了就要紧。
请记住“能食疗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点滴”的原则
我的宝宝到现在三岁,没因生病打过针和点滴。吃抗生素有两次,一次是医生开的我没看清是抗生素就给他吃了,还有一次是拉肚子白细胞高用别的法子没效果才吃的,第二天就见效了。
下面是我整理的之前在本市某论坛上发的相关帖子
一、关于咳嗽
旧贴1------我儿咳嗽这四天来本着 ,吃了些小药加上多喝水算是很快痊愈了。(请参看我的 “治小咳嗽的好方子 ”帖子)
1.早上7:30起床
2.8:00 吃粥
3.凉拌的小菜一碟
炒鸡蛋一碟。几个人就打几个蛋。加一小汤匙水,盐和少许糖,中火翻炒。这样的炒鸡蛋比较嫩碎,小宝最近因为我改用此法炒后才肯吃了。
肉松一小碟
因为是咳嗽期间没办法吃鱼肉,只好吃得素一点。还好胃口都还不错。一碗都能吃掉。
4.10点吃猴栆散一瓶。
10:30喝水,不是一点是很多。到吃中饭一前差不多要喝上200ML到300ML。温开水兑麦仔茶。没点颜色他就不怎么爱喝。考虑到他生病,尽量按他的喜好来吧。10:1或者10:2都OK.我看了一下麦仔茶的配方,也算是凉茶有决明子的成分。很好,正合我意。
5.中饭就是面条。小家伙能吃一大碗。
6.1:00-3:00睡觉 睡之前喝鸭梨陈皮汁120ML
睡觉还是有开空调的。但是我有个好方法推荐给大家。我的两个卧室用布帘子拉上相通。一个房间开空调到27度,一个不开,我和小宝睡不开的那间,他爸爸睡开的那间,各取所需。我们的房间里还会开上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
7 下午起床喝水
4:00有胃口的话吃点点心
8。玩,看看非暴力卡通 最近他爱看喜羊羊喝灰太狼。有需要就喝水,只要他不拒绝。
9.
6:00-7:00吃晚饭。干饭。他非得吃鱼肉,大概是完全吃素过不去吧。那就吃点吧,再吃些菜,关键是胃口要好。吃好了才有战斗的本钱啊。之后也吃了香蕉。再之后也喝水。但是不多了。
10. 睡以前喝鸭梨陈皮汁120ML10:00睡觉
四天基本如此。照样和我有外出。BRT也照坐。问他出门坐什么车啊,小家伙奶气地说“BRT".生病归生病玩还是不拉下的。闷在家也不会好得更快的。
大家都是怎么对待宝宝生病的,探讨一下吧。希望我的贴子对大家有帮助。
鸭梨陈皮汁做法:1.建议一次买五六个鸭梨和2两陈皮(各药店都有卖。RMB0.50一两)够三天的量
2.大的陶瓷汤盆一个,吃饭用的陶瓷碗一个,小碗倒扣在汤盆里。
3.每次用量:山东鸭梨一个。陈皮三钱。冰糖三四个。
4.鸭梨洗净后切成碎丁,陈皮也冲洗一下,把它们和冰糖铺在小碗周围。
5.如烝鱼一样拿个大锅,架个架子,多放些水,盆放入中火烝1小时
6.药汁会慢慢被逼入小碗中
通常会有小半碗,但是我觉得把药渣就这么扔了很可惜。我一般都会把它们用搅拌机再弄一下,倒入钢丝过滤勺内用汤匙压,还会再出半碗的汁。
一天两次,我都是在宝宝要睡觉之前,装入奶瓶内给他吃。
小病能用食疗的,尽量不去医院了。不然我总觉得抗生素类的药吃多了,宝宝自身的抵抗力没法子锻炼了。
有朋友说用枇杷叶煮水喝有效果,我下次也会试一下。
二、发烧
其实发烧并不都是坏处,可以加强身体免疫力。发烧本身不可拍关键是找准生病的原因。
发烧小贴士:
引起发烧的原因
由中暑引起的第一种发烧正确对待一般一两天就好了。我自己的经验吃正气水发发汗就可以搞定。我个人觉得如果是中暑去冷敷的话汗出不来更糟糕。如果是感染引起的第二种,自己无法判断就要去医院化验检查,那就要听医生的建议再吃药。
旧贴2----宝宝发高烧,一天搞定
昨天下午小子又发烧了,由37.5度迅速升高到39.5度。要是搁以前他更小的时候,我不得立马往医院跑啊。嘿嘿,现在会不动声色了,再看看。能自己搞定就不麻烦医生了。要不打针点滴也是少不了的。
我回想了一下,估计是昨天晚上在楼下跑了半个钟头,回家我嫌他一身臭汗就把抓去洗了。想来是这事惹得祸。毛孔封闭,中暑。找到原因就更不急着去医院了。得想办法让他出汗,只汗出来就没事了。找了“麝香正气水”喂他吃了半瓶。他吃药一向很乖。好笑的是,他吃了一口,很讶异地看着我。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很乖,一声没吭,半瓶下肚。这个药说实话,真的很难吃,我也得鼓起很大的勇气吃能下咽呢。
半个小时我就会量一下,还是老样子。没过一会儿,汗出来一些了,但是吐的乱七八糟,全清空了。换了衣服后又没汗了。只好重新喂点面条,煮面的过程中,他又睡了。一个小时后叫醒他,吃了半碗。刚才的药是白吃了,改吃
“小儿清热宁”一包。没过半个钟头又吐关了,就只喝水。只好把剩下的半瓶正气水给他吃下,不再喂饭了。下午5点的时候39度。不开空调,让他盖上毛巾毯子,把手脚都包进去。小睡了一下。头上出了一点汗,不是很多。但是只要有了,就不怕了,按以前的经验很快身上也会有的,要有个过程。6点的时候38,5度。起床后还是没胃口,只喝水(加点盐)。
7点看了一会电视后在沙发上又睡了。看来烧得很累。没挪他。之后观察,头上脖子都冒汗。不断拿毛巾擦g干。9点
37,5度。睡醒后喝了200ML牛奶。晚饭是不吃了。
10点30睡觉。睡麻将席,穿短T-恤,短裤。不吹空调开半扇窗户,电风扇头往上120度角吹,保持房间空气流动。不直接对人吹,但是可以感觉有点小微风。睡前吃清热宁一包。
半夜摸头及身体,温度很正常。早晨5点量了一下36,8度。今天一个早上都OK.
中午还是老样子睡,不开空调,风扇朝上。体温正常。
三 拉肚子(腹泻)
小贴士:
小儿腹泻是2-3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喂养不当、细菌病毒感染、甚至季节天气的变换都会引起,又以夏秋季好发。
常见表现:
- 大便次数增加
- 大便糊状或黄绿色稀水便、蛋花汤样,可混有黏液和脓血
- 发热、精神不佳
- 呕吐
- 脱水时产生口渴、眼窝凹陷等
- 危重时,呼吸加快、昏迷
危害:
腹泻干扰正常的胃肠功能,频繁、大量腹泻、呕吐引起体内水分、电解质丢失、失衡,甚至导致死亡。反复或迁延性腹泻导致患儿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
如果是消化不良和受凉我一般都给宝宝吃金双岐两片,不喝牛奶改吃山药粥和苹果泥胡萝卜泥食疗。如果去医院化验是感染就吃抗生素。
四、感冒
感冒小帖士
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初期,病情较轻时,家长可以在家中给孩子喂些小药,可以使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下面介绍一些小儿中成药的应用:
当出现流清涕,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给服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次一丸,每日3次,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次一丸,每日2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只可用一天.
感冒一般都伴着咳嗽
对于易患咳嗽的病儿,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尤其是冬季,注意胸腹部保暖。病后适当休息,多喝水,不能进食油腻食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
多喝水
晚上睡觉如太热,睡觉如有开空调要睡隔壁间(两个房间要相通),用加湿器。我的帖子里有介绍。穿长袖衣服睡觉,里面穿贴身背心。注意保暖,流汗要及时擦干。湿了要换。保持不冷不热最好。注意脚心,如冷,最好套上袜子。
白天不要光脚走路不吹冷风。
咳嗽就试试看炖枇杷叶水的效果看看咯。
旧贴3:如何要保持适宜的室温
两个房间中的布帘子不用刻意去买,每家都会有吧。两个钉子一条粗绳四五个夹子。布帘就用家里棉布的大被套。一般那种两米多长宽的双人大被套对折后夹在绳子上。绳子尽量贴着屋顶。因为重力会有个月形大缝隙,影响不大,因为冷气会下沉,漏泄出去一些也没关系。这里充分不考虑省电了。宝宝不生病最要紧吧。强调用被套是因为被套不会太重也不会过轻,不会飘压得住冷气。天气凉了绳子和被套就收了,简单方便。
五、病愈后的注意事项
1.加强锻炼
2.注意保温
3.加强营养
昨天的这个帖子有几个提醒的地方:
1. 给宝宝吃的时候,淮山块用汤匙背压一压,成泥状比较好喂。
2.两个房间中的布帘子不用刻意去买,每家都会有吧。两个钉子一条粗绳四五个夹子。布帘就用家里棉布的大被套。一般那种两米多长宽的双人大被套对折后夹在绳子上。绳子尽量贴着屋顶。因为重力会有个月形大缝隙,影响不大,因为冷气会下沉,漏泄出去一些也没关系。这里充分不考虑省电了。宝宝不生病最要紧吧。强调用被套是因为被套不会太重也不会过轻,不会飘压得住冷气。天气凉了绳子和被套就收了,简单方便。这招也是网上收罗来的用了两个夏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