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47)——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年选文化杂谈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47)——
李朝晖:隐匿锋芒,暗语指路
这算不得典型的禅机诗,但确有机锋在!只是,诗人李朝晖却说他要隐匿锋芒,以暗语指路。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一组诗几乎像是用暗语写成的。那是什么样的暗语呢?哲学型的语言,随处留下空白的语言,如一页白纸等待笔墨的语言……总之,真像暗语!
“是否是悖论无关紧要/玄机无人能解读,气运布下的陷阱/只等待猎物//虚构趁虚而入,在词语里开疆拓土/菩提树下的冥想/隐匿锋芒/在梦的出口过滤想象//还原最初的起点/只有一片空白,在衍生一而二,二而三”(《宿命》)。人往往这样——目光老是看外面,忽视了自己的内心。而且,目光看外面时往往还看得清楚清晰,回归自我时可就没有那么容易看得清楚清晰了。所以,清楚清晰的语言表达也就成了一件难事,隐匿锋芒,暗语指路,反倒可能是回归自我的佳途。所以,诗人在“菩提树下的冥想”,留下的“只有一片空白,在衍生一而二,二而三”。
物质的丰富,社会的物质化,并没有让人变得更加幸福。许多人在解决生存危机之后,欲望不断地膨胀,不断的裂变,幸福指数就不可能与物质的丰富同步提升,就不可能幸福。所以,我们的确需要回归自己的内心,向内心去寻找幸福,寻找真理,终至把这一个欲望膨胀的“自我”推上《祭台》:“无需说出身份,风是使者/把一些隐秘传递/绢画慨然,巫杖已经上路/面具上的狰狞/装点内心的恐惧,在一炷香之后舞动//残阳似血,深深浅浅的呼吸/梦境里的念语/交付给上天/卸下伪装,一次匍匐注定了卑微/神灵沉默不言/只是收起供品一笑”。我们把纷乱的欲望推上祭台,目的是进入清明的内心,只是我们如何才能够更清晰地进入内心,领悟这个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呢?这太难,难得“清晰”!所以,诗人李朝晖仍以“暗语指路”方式来写《本我》:“还原最初本我,一缕星光一轮明月/唤醒烟岚/一页页白纸等待笔墨//时间滑过初一,又到十五/纠结于参照物的变化/灯光闪烁在驿站,打坐参禅的稻草人/听取蛙声一片//已无法原路返回/尘起尘落,喧嚣与静寂共存”。
同样的,诗人李朝晖也仍以“暗语指路”的方式来写《隐居》和《木鱼》,寻找着心灵的归宿:“放弃排兵布阵,将指点江山的手指蜷缩/隐居/是蓄谋已久的词语//关于这个话题,一直在与幻想捉迷藏/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抹进一条小巷/点亮一盏红灯笼,为暗语指路//剧情却是反转/三两杯酒注入情节,记忆就开始若有所思/超出了想象/坠落在红尘陷阱”(《隐居》)。不必为“坠落在红尘陷阱”悲观,毕竟,进入内心,还原本我,是唯一的“解脱之途”。用阳明心学说事的话,那就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只要内心欲望和外在生活,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内心清晰澄明,人就会幸福。所以,诗人最终把“暗语”推开了些,让语言多少有些清晰,甚至明亮起来:“隐约传来,有人在夜色里轻敲木鱼/月光起伏不定/一株丁香收起暗香,沉默不语//远处山峦影影绰绰/恍若隔世,风的细语呢喃思念/时光慢了下来//万象隐入背景,锁住喧嚣/一颗星亮起/引导暗语,找寻到最终的归宿” (《木鱼》)。(少木森)
附:李朝晖《寻找一枚词语抒情》(组诗)
宿
是否是悖论无关紧要
玄机无人能解读,气运布下的陷阱
只等待猎物
虚构趁虚而入,在词语里开疆拓土
菩提树下的冥想
隐匿锋芒
在梦的出口过滤想象
还原最初的起点
只有一片空白,在衍生一而二,二而三
本
还原最初本我,一缕星光一轮明月
唤醒烟岚
一页页白纸等待笔墨
时间滑过初一,又到十五
纠结于参照物的变化
灯光闪烁在驿站,打坐参禅的稻草人
听取蛙声一片
已无法原路返回
尘起尘落,喧嚣与静寂共存
救赎轮回之痛
祭
无需说出身份,风是使者
把一些隐秘传递
绢画慨然,巫杖已经上路
面具上的狰狞
装点内心的恐惧,在一炷香之后舞动
残阳似血,深深浅浅的呼吸
梦境里的念语
交付给上天
卸下伪装,一次匍匐注定了卑微
神灵沉默不言
只是收起供品一笑
庙
暮鼓晨钟之后,有木鱼声声
一份孤独开启封印
诵一页经
隐身在山水,只渡有缘人
宽容故事里的尘埃
檐角上的风铃
弥合一个个日子里时光的流动
不需要对白
只在一炷香里
把一双双仰望的视线,悄然抚平
隐
放弃排兵布阵,将指点江山的手指蜷缩
隐居
是蓄谋已久的词语
关于这个话题,一直在与幻想捉迷藏
时而宽,时而窄
时而抹进一条小巷
点亮一盏红灯笼,为暗语指路
剧情却是反转
三两杯酒注入情节,记忆就开始若有所思
超出了想象
坠落在红尘陷阱
木
隐约传来,有人在夜色里轻敲木鱼
月光起伏不定
一株丁香收起暗香,沉默不语
远处山峦影影绰绰
恍若隔世,风的细语呢喃思念
时光慢了下来
万象隐入背景,锁住喧嚣
一颗星亮起
引导暗语,找寻到最终的归宿
原载《黄南报》2017年11月19日“隆务河”副刊
诗人简介: 李朝晖,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和散文诗作品散见于《绿风》《诗潮》《诗刊》《星星•散文诗》《青海湖》《天津文学》《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百余种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等选本。
诗人诗观:我手写我心,文字为情感服务,诗句为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