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木森2017禅意诗及网友评说(之六)

标签:
少木森禅意文学/原创杂谈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近日开了微信公众号,关注的朋友不少。有几位评论家、诗人,以及同事、学生一直跟着读,并给许多指点与启迪。特摘下大量点评材料,由学生整理成篇,以此致谢!也再请朋友关注!
少木森2017禅意诗及网友评说(之六)
柳时平
第三只眼睛(禅意诗)
诗人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
走在
人挤着人
走向深处
一个人刚好碰上想见的另一个人
一个诗人更难于碰上想见的一个诗人
或者
诗歌长一声短一声
叶子纷纷落下
那诗人睁着另一只眼睛
不拒绝那一握秋声
那是一份来自内心深处的自由清净
尽管
秋蝉与汽车声交鸣
诗人里尔克说:真正清福存在于孤独之中
暮色苍茫听秋声
别去担心——人来车往
哪会有谁
掷落的
——见微信公众号《禅意少木森》2017-09-03
评《第三只眼》——
心理老师(碧蓉):两眼看世界,第三只眼看自己。如果看见自己的孤独,恭喜你找到了清福!
似花若木(碧钦):诗人的第三只眼睛,能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事物,在常人眼里是根草,而在诗人的眼里是个宝,这就是诗人作诗灵感的出处!
丁文霞:我想为第三只眼好好活一回,放下工作的压力,抛却生活的烦恼,跋山涉水,为心中即将泯灭的念想活一回,与心中像诗一样美的欲望对话,寻求内心深处的自由清静,绽放生命,高歌梦想。当尖厉的石子飞掷秋蝉,碎了我的第三只眼,才惊觉发现,我依然活在两只眼的当下,那秋蝉早已渐行渐远了!
潇云.炜英:内心深处的自由清净,那是独守寂寞又追求独立,于喧哗处守一净土。
合欢隐喻(禅意诗)
拼全部赤诚
开一树合欢的企盼
我依然相信
一钩又黄又瘦的月亮
寂静如秋
美丽的感伤
拍一幅圆满的彩照
还得有
江南断桥
月满中天
烟雨蒙蒙
还得有
人间的温暖……
附——里尔克诗句:
——见微信公众号《禅意少木森》2017-09-04
评《合欢隐喻》——
刘忠诚:金合欢中有瘦月亮有伤感/圆满中有断桥/烟雨有温暖!月圆思月亏,月亏盼月圆,关爱我的我!
不愿把它想象成没有哲理——月盈则亏!
沈(奕瑄):人生是一门艺术,艺术在很多时候,一个多种相反因素的映射游戏。如书法里头讲“计白以当黑”,会写书法的人他会留白,黑处是字白处也是字。少老师的诗之所以那样有打动人心,正是巧妙的运用了明示与暗喻,为我们呈现出合欢的艺术人生。
丁文霞:希望扔胡一位女子,她有西施的容貌,李清照的才情,陈丽华的财富,阴丽华的个性,最后还要有长生殿你浓我浓的深情,梁祝幻化蝴蝶的生死相随!如此,便了了我一树合欢的企盼。
终归是一些不太安份的文字
像被风从彼岸吹来的落叶
沙沙的弄出一点声来
就像是谁在唱着歌
终归是一盆案头清供
已经把花开过
寂静的冬月
仍散发着清新
伴我
想一点儿
自己爱想的事
你问我:看过去你真悠闲!
呵呵!我说:
写几个句子的时间
终归是有的!
于是 一夜的文字
又串成句子
终归还是悠闲
星儿叶子贴来一篇短文《少木森关于禅的“三心”说》:
少木森回复:谢谢!我一直致力于“生活禅”的传播,生活即禅,禅即生活,“三心”到位,禅意沛然。
星儿叶子说:是的,我也有个意识,一直不太清晰,今日读到老师的文章,豁然明朗,我所想的禅意和老师所说的一致。
少木森回复:套用阳明心学的一个理念与句式来说事,那就是:你看满大街都是禅意,满大街看你也是禅意。
——见微信公众号《禅意少木森》2017-09-05
刘忠诚:谢谢!这一夜的文字,终于迎来了滋益与滋润的闲适,也来点心灵鸡汤吧!不要那个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终归。
这首诗写得没有用力的痕迹,且读起来很让人享受。禅,这就是禅呵!
沈(奕瑄):禅不入心,无非文字,心若入禅,终归悠闲。少先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终归悟道。
心理老师(碧蓉):人世这么复杂,平常心终归也是不平常。规矩这么多,自由心终归也是不自由。伤心这么多,谁有空去慈悲谁?终归参禅悟道还是悠闲有心人的事!
青柏(冬青):终归老去,一地金黄。
似花若木(碧钦):您真够悠闲的,令人羡慕不已。把作诗当休闲,看着头清供,想一点儿自己爱想的事。不小心那不太安分的文字,就患 成一句句诗。终归还是悠闲。这就是诗人的做派,哈哈。
丁文霞:自由是最让人着迷的!能随心随性想自己爱想之事,作自己爱作之文,即使一夜无眠换来几串句子,看似不安分,却是心之悠闲所在。
问
问诗有用吗
这和问扑克有用吗
也许是一样的问题
我知道问这个问题的
不少是写诗的人
而问扑克有用吗
很少是正在玩扑克的人
这个问题也许很浅很浅
却被一群玩着扑克的诗人
表情深奥地探讨着
天黑人散前
这个问题会不会有答案
——见微信公众号《禅意少木森》2017-09-06
心理老师(碧蓉):如果没有诗,生活是不是只剩苟且?有些问题是拿来解决的,有些问题只是随口问一问,不一定非要答案!
刘忠诚:诗是神性的,诗是写给神看的,不是写给人看的,只有把人性升级到了神性,才能进入诗的圣殿!
蜗牛嚣嚣:一口气读几首,合起来说说:《第三只眼》是一只长在心里的眼;《合欢隐喻》寂静断桥,如何让人不感伤;《终归》落叶不美,落的过程却是极美;《问题》闲话白话诗,意绪不闲。
丁文霞:这个问题很浅很浅,却深奥的让我答不上来。天黑人散前,我没有答案,不知道明日黎明的曙光会不会将答案带给我!
沈(奕瑄):很多时候人们提问题是为了答案,而对于用“心”生活的诗人,也许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感受和体验,很浅的问题却有很深的感受,而后写出很美的诗句。
欧阳白云:去执去念,本来无一物。
似花若木(碧钦):把诗和朴克相提为同一个问题,几类似把科学家与演员比对,问哪个角色更有用的问题,现实让人无语。
说一个童话 (禅意诗)
少木森
说一个童话给你听——
人是一些会思想的芦苇
左边的叶子不相信右边的叶子
只要左手一扬
弹出铅弹石子或者什么
晚景中
比如
那一种楚楚动人的小精灵
如果像老格林所诉说的:
在愿望还可以成为现实的古代
我就变成
跳响在蓬间
谁听到这歌声
瑟瑟风中
然而 现在我不能!
我们都变不了另一只苇莺
晚景中
注视那一只苇莺
左手一扬
凶猛地惊飞起了
楚楚可怜
——见微信公众号《禅意少木森》2017-09-07
评《说一个童话》——
刘忠诚:我在评少木森《问题》一诗时说:“诗是神性的,诗是写给神看的,不是写给人看的,只有把人性升级到了神性,才能进入诗的圣殿!”同理,只有狩猎心理的人,听不懂童话,看不懂诗,也入不了蝉。
蜗牛嚣嚣:风过苇塘,听见了芦苇的思想……好诗,就是读起来太费劲!或如刘忠诚所言:“诗是神性的,诗是写给神看的,不是写给人看的,只有把人性升级到了神性,才能进入诗的圣殿!”咱得努力,看能不能具足神性!
刘晓虹:篇篇精品,令人深思!摄影作品亦精致有意境!令人品味无穷!
唐大强:放下左手,颂起“心经”!
似花若木(碧钦):苇莺的欢欣雀跃,令人羡慕,可是旦夕祸福,就在善良与邪恶的左右手的一念之差。真该庆幸自己,没有能变成一只苇莺,说不定一下子就被石头砸中。人生要认真,有时又认真不得!
丁文霞: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心灵里都信着一只楚楚动人的小精灵。为何他日长大,小精灵却有了狩猎的目光,猎获的心情?随手一扬便是铅弹石子!心在琵琶风中,渐渐失了拂尘的宁静,看不到苇莺跳响在蓬间,听不到琴键起落处那动听的歌声了!这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童话故事!幸福和快乐不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