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君信俗的文化价值

标签:
少木森文化杂谈 |
分类: 杂拌儿 |
“张圣君信俗”是指民众对张圣君的一种信仰,并由此信仰而演绎开的民间风俗,它包含着由此衍生出来的祭祀活动和文艺巡游活动等内容,寄托着广大信众敬仰这位“农业神”与“商业神”的特殊感情。
据研究者介绍,张圣君信仰的形成在南宋时代,当时张圣君信仰的文人化气息非常浓厚,进入明清,张圣君信仰的俗民化特征日趋明显,在传说和民俗方面则不断体现出了农业神信仰的特质.而此后往沿海和海外传播,张圣君又由农业神而成为商业神。
如今各地信众每年均有一定形式的祭祀纪念活动和文艺巡游活动,祭祀供奉五品五牲和各种适时水果等,并举办文艺演出与文化活动;文艺巡游则是农业神特色极浓的“游田了”活动。
“张圣君信俗”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寄托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的愿望。张圣君一生护农匡耕,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业神,传到沿海又成为保商护财的商业神,对他的敬奉朝拜体现了老百姓祈求富裕富足的愿望。
二是蕴蓄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勤劳智慧、解人困厄、守望相助、行善致远”是张圣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张圣君一生行走各地劝人向上向善,自古以来对八闽大地的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是饱含着医者仁心的人间大爱。张圣君一生做了许多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消瘟灭疫的好事,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农村,被视为神仙降临,又比神仙亲切温暖,民众甚至称他为随喊随到的神仙。他的医者仁心自古被民众所敬奉,人间大爱温暖着人间。
四是贯穿着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张圣君生前心忧天下,护乡卫民,力斗妖邪恶人,其精神理所当然地为民众所接受、所崇祀,香火遍八闽,祠庙现四乡。而且由于闽台的地缘关系,张圣君文化传向宝岛台湾,如今融通着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体现着老百姓热爱和平统一的愿景。
“张圣君信俗”的文化价值也可以做做归纳,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其一,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张圣君文化”所体现的道德精神与正能量,自古以来对民众具有强烈感召力,如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张圣君文化”里“那些缘于人心深处的传说,将不断被演绎到人心的更深处”,对世态人心永远起着重要的滋育与调节作用,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二,创造了优秀的民间艺术。从古到今,“张圣君信俗”祭祀纪念活动和“游田了”巡游活动,吸引着许多文艺队伍参加,培养了地方文艺人才,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地优秀民间艺术。
其三,凝聚了海内外信众与乡亲之心。永泰、闽清、福州台江和德化等地,各有张圣君“祖殿”“祖宫”等,吸引着海外华人以及台湾同胞来认祖归宗,定期或不定期组团前来祭祀。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海内外乡亲信众的心,共同为祖地家园做奉献的作用,对祖国和平统一也起着积极作用。
其四,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张圣君信俗”不仅吸引众多海内外乡亲前来参加活动,也吸引一些乡亲捐资兴办福利事业。可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激活了民资民力,拉动了地方经济。
其五,提高了“圣君祖殿、祖宫”所在地,比如永泰、闽清、福州台江、德化、仙游和安溪等地的知名度。“张圣君信俗”的每一次民俗活动,信众云集,海内外乡亲既回祭祀,也领略家乡美丽山水,同时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旅游观光,提高了知名度,可更好助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