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问禅》之——禅意小城(组诗)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行路问禅禅意小城文化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有人说,这不像是真事
如果是真事,也应该发生在村庄
不会发生在城市。可这确是真事
多年以前,我亲历亲为过的事
先是一位朋友送我一对素腰文鸟
关在一个很大的铁丝鸟笼里
鸟笼里挂两只稻草纺织的鸟窝
还有装小米的食盆和水盂
我把鸟笼放在面江的阳台上
那两只鸟不时呢喃着
它们似乎生活得美满惬意
过了几天,竟然就引来了
成群的野生斑文鸟,在笼子外
捡食笼子里溅出的小米
并不时与笼子里的鸟儿对唱
那情境已经极富诗意
我心血来潮,与小女儿合谋
设下一个陷阱。阳台上
支一个塑料箩子,再拉一根线
我们躲在房间纱门后,静候着
那些野斑文鸟!
别看这办法笨拙,几天内
我们竟然扣住了十几只斑文鸟
而且这些斑文鸟和素腰文鸟
还配对成亲,几个月后
就养出了一大窝杂色斑驳的文鸟
我把这事对许多朋友说啦
一直说到现在。可是少有人相信
只有还在小城永安的一些朋友
相信我说的是真的!还说这就是永安!
不仅因为他们有的亲眼见过那一笼文鸟
甚至还有人分了几对文鸟去养着……
我想,今后我还会不断说起这事的
只要它是真实的,只要
说起时我是快乐的。我
为什么不一直说呢?
我不是永安人,但我在永安生活22年
是青春时期的22年
朋友说,那是青春在那里流浪
我纠正说,应该是青春在那里徜徉
离开永安后,我常有机会再聊起永安
这一天,我和诗友在说粿条
粿条是永安最具风味的小吃
粿条以清淡爽口著称
可是,永安人吃清淡的粿条时
一般要佐以活肉和鸭血,并配上
辣味特别,可说是浓烈刺激的黄椒
这位诗友说:永安文化特质是包容
这口味几乎就是一种佐证:
可以清淡,也可以浓烈!
为了表明他的观点,他换了角度说
从山水地貌来看,永安也是极包容的
南有桃源洞,北有鳞隐石林
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
同聚在狭小地带,而且
都发育充分,构成福建石林的奇观
诗友强调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样的水土,能不孕育出包容的文化
我知道,对诗友这样的说法
会有人认同,也会有人不以为然
斥之为牵强附会。在我看来
还是我的观点比较简单明了
永安外地人多,是外地人好生活的地方
这里没有多少排外意识,这是真的!
或许,这可说就是一种包容吧?
我和诗友还聊着天,家人已经煮好了
诗友带来的粿条,切好了活肉和鸭血
我们就着黄椒,喝点酒,安逸从容
别有风味……
在永安同事间养成的习惯
到福州无奈地被改变了
比如,串门聊天喝茶
在永安那是最常态的事
有事没事串串门喝喝茶聊聊天
现在,同事少有这种往来
自然,生活节奏加快了
大家都比较忙,但是
也肯定不仅仅因为忙
再比如,周末钓鱼
在永安几乎每个周末都去
同事结伴去守望流水
也几乎成了一种习惯
在福州是再不钓鱼了
这习惯,说改也就改了
肯定也不仅仅因为忙
幸好,还有一个小沙龙
保持了聊天的习惯
只是换过了一些人
不再是同事,是一些同行
生活距离稍远些的一群人
聊一些更海阔天空的话题
找回了一些感觉
偶然也聊起钓鱼的事儿
也约定说,什么时候
真该去钓钓鱼
但至今还未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