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凉镜台里觅茶境——阅读少木森禅眼诗心的聪慧(6

(2009-09-30 17:59:57)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评述

文化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转]凉镜台里觅茶境——阅读少木森禅眼诗心的聪慧(6
 
凉镜台里觅茶境——阅读少木森禅眼诗心的聪慧(6)
 
                    江苏红草
 

    有禅意的诗,读之余韵萦绕,挥而不去,犹如月中天凉亭下赏夜露,依稀可见,迷津尽头——赤忱,痴嗔,辛苦执着,弃置敝履——放生,方胜,走出迷津,神明悲悯。

 

    少木森先生的禅意诗,有一类是我尤喜读的:甘中回味少许苦涩,苦中回味几丝微甜。比如《心境渐凉》。

 

    十行,书写一生:仅用杯盏茶水自觅怡然,仅一愣神便轻轻跨越。

    时间,人类最忠实的保姆,教会我们领悟死生同大,有一生所以有一死,而一死乃为一生。这道经由人类无故叠加解答的原始命题,生生死死,复制无根的浅薄欢娱、无端的深沉悲情、无助的衰老疾病;死死生生,演绎无非的乌有一梦、无奈的空无一物、无由的造化一程。

 

    十行,起自“渐凉的心境”,中有“殷殷的向往”,然后是“认真”时,“随意”处,直须“一杯茶”,就轻松地收纳天地,待到结句“一愣神便是一生”写成惊醒尘世中人的格言,水到渠成,毫不费力。

 

    将心境之凉写出成熟心态沁凉的清醒智慧,与其说是诗歌体式使之承载,不如说是禅意所给予的。禅意诗,诗中高僧,方中仙家。写禅意诗,即使做不了高僧仙家,但将甘苦人生活出略带禅意的诗韵,看起来倒是不难,就像少木森先生这样将自己的创作精力分出三分之一给禅意诗,不止自己得了怡然,与他人分享裨益。死亡固然有它冰凉的面孔,但人类学会听取它召唤声中的“预言”,是唯一能够稀释浓缩成格言的一生的途径——先知死,再知生,是为天命真知;违拗,无知,无谓,更无生趣。不如静坐凉镜台里渡迷津,这一生便有望怡然自觅杯茶境了。

2009.06.04

 

附录:

 

      心境渐凉(禅意诗)

 

         少木森

 

以渐凉的心境  将一生写成格言  

听过唱过遗忘过的歌或诗  很多  

不论感官也不论灵魂  没有谁  

能预言最终的旋律

 

殷殷的向往  然后  

认真或随意地  听一首  

谁写的歌或诗呢  

如  望着望不见底的茶杯  

以一杯茶的姿势  自觅怡然  

 

一愣神  便是一生

 

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9f6650100fxrv.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