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心灵的自由与自在——少木森禅意诗《渡头》简析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评述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渡头本来就是一个意象,这个意象在古诗词里早已为人所耳熟。渡头是一种选择,是去是留,是渡还是不渡,全因为一条河的流动与船的运行而成,选择因此存在变幻莫测的不确定性。此岸与彼岸,那绝对是不同的两种心境,因此,古人才赋予了渡口如此深遂的哲思与伤感。“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地空余黄鹤楼”,此种浩叹多与此有密切关联。
渡头同样也是驿站,是送别的一扇窗,所以,“远行的人远在秋雨里了/就像一只鸟雀飞去”,诗人在此用一句简洁的话就把这一切带过了,从而自然引向了另一个更新的角度:回望。在此,诗意又有了新一层的递进与延伸。诗人看见了“远去的人”心中的不舍与不甘,他“希望有人注视你的背影/期待有人在你的脚印里/辨认你所走的方向”,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恋,因为忙忙碌碌的渡头谁也不会在意来来往往的人群,更不会有人在意那偶尔飞回渡头的小鸟“是不是原先远去的那一只”。在此,诗人似乎是有一点悲凄,但又更像是在安慰自己。正如诗人所记: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一个人能算是什么呢?不就是和一只鸟雀一样吗?飞去了飞来了,谁那么在意它呢?谁非得认出那一只是谁吗?至此,诗意得到了一种升华,人生有了洞悟与禅意。《金刚经》言:应无所住。真意即在此。不为名利所束缚,不为外在的物象所牵累,一心追寻心灵的自由与自在。
渡头(禅意诗)
远行的人远在秋雨里了
就像一只鸟雀飞去
渡头的船依旧忙碌
争渡
却是
也许
也许
辨认你所走的方向
你的心情
然而过去的历史早已忘却
一只鸟飞回渡头
是不是原先远去的那一只
难道
——发于《福建文学》2004年4月号,2005年被选入美国《新大陆》诗刊第90期“中国诗歌学会专号”。
附:曾经在几所大学谈此诗时谈到的写作背景:
《渡头》的写作背景:
我当过校长、书记,后来不当了,就调走了。有人说我还是洒脱的,一拍屁股就走人。可我知道,在洒脱之余,其实,我心底还是有点儿失落,还是时时会去怀念那时候的“风光”的。人生这“渡头”,还是让人感慨万千的。我就又给自己打气和警醒:“总是回头看,或许还要错过眼前不错的风景的。”所以,就有了“渡头”一诗。真的,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过去的历史早已忘却”,别总想让别人注视你远去的背景,别想留下什么脚印让人去考证,你要活得轻松得多的。一个人能算是什么呢?不就是和一只鸟雀一样吗?飞去了飞来了,谁那么在意它呢?谁非得认出那一只是谁谁吗?
我觉得,这多少有点儿悟性在,有点儿禅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