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菲律宾华报》错爱,从2008年1月25日始,开设少木森禅意诗专栏《禅眼觅诗》,每周一到二次。我于博客上也一次次贴出,便于关心着我和我关心的人阅读,也便于博友的赐教和彼此的交流。近日,几位博友的诚意批评,给我很多有益的启发。谢谢了!
《菲律宾华报》(2008年1月25日第十三版
新天地)
《禅眼觅诗》专栏
前言
又有机会开个“禅意诗”的专栏,而且是在海外的《菲律宾华报》,自是高兴。不过,我首先又得解释一下,“禅诗”和“禅意诗”应该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要把我的诗往严格意义的“禅诗”去靠,可能就会发现许多诗不是那么回事了。但要说,它可能写出一点儿“禅意”来,或许还行吧,不算太牵强。
我一直主张:“以禅眼观物,以诗心生活。”所以,尝试着写了较多的禅意诗,也得到一些认可,既以组诗形式发表了一些,也被报刊多次论述过,也获过奖,于是就出了诗集《花木禅》、《谁再来出禅入禅》和《少木森禅意诗精选99首》。但我不认为所有的诗都可以解释为禅,我也写过、发表过一些不能标出禅意诗的诗。这次要在专栏登的诗,我觉得还是写出一点禅意的。
我写诗有点追求唯美。一是语言美,二是情绪美,三是意境美。我老说,诗是纯净的,它的语言、意境和情绪,如果能给人“净、静”的感觉,那肯定是好诗了。
但诗毕竟是一种倾诉。每位诗人的凛性不同,倾诉的方式也必然不同。从理论上、逻辑上说,本来只要是真诚、率性地倾诉,就该算是好诗了。可是,那些太丑、太脏、太俗的话,如果也算一种倾诉,好像也说得过去,可它的听众是谁呢?有谁愿意整天听这东西呢?所以我觉得,诗意首先应该是一种美,甚至必须唯美。我的诗的确有这个倾向。
其实,我觉得诗有很多写作的可能性,我只是学了一种写法罢。我就是喜爱禅的那种静气,就把写诗和它结合起来,只想把诗写好,出那么一点儿禅意,自己最好也生活出那么一点儿诗意和禅意。如此而已!
[禅意诗]硌牙的沙粒
是谁
把你的全部
交给海水
交给了风
亿万斯年
你没有消失
然而
你已经小小小
小成一粒沙子了
只是
除掉你的名字
你质地没有改变
就在你掉进我的口腔
一颗牙被硌了一下
我会说
你还是石头
你呀
让我想起
许多曾经刻录在心底的事
是不是也刻在钟摆上
和时间一起沙化
成倍地小小小
小成太多太多的沙子……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31)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30)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9)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8)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7)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6)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5)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4)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3)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2)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1)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0)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9)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8)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7)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6)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5)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4)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3)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2)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1)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0)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9)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8)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7)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6)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5)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4)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3)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2)
《菲律宾华报》《禅眼觅诗》专栏(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