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少木森谈诗/柳柳整理

(2006-11-02 22:41:21)
分类: 杂拌儿
与少木森谈诗/柳柳整理



  5月25日晚上,由我做东,约上少木森、潘凌、罗春波和陈宇,我们在三杯咖啡厅一个角落谈起了诗歌,特别就诗集《少木森禅意诗精选99首》与诗人少木森本人进行了交流。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潘凌:老兄写了一整本的禅诗,数量上让我吃惊。但要我看,你的诗倒都可以称得上是哲理诗,但说都是“禅诗”,我觉得未必。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诗都可以解释为禅呢?

  少木森:我首先得解释一下,“禅诗”和“禅意诗”应该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要把我的诗往严格意义的“禅诗”去靠,可能就会发现许多诗不是那么回事了。但要说,它可能写出一点儿“禅意”来,或许还行吧,不算太牵强。

  我确实尝试着写了较多的禅意诗,也得到一些认可,既以组诗形式发表了一些,也被报刊多次论述过,也获过奖,于是就出了诗集《花木禅》、《谁再来出禅入禅》和《少木森禅意诗精选99首》。但我不认为所有的诗都可以解释为禅,我也写过、发表过一些不能标出禅意诗的诗。这次集子收入的诗,我觉得还是写出一点禅意的,也曾经有人论述过,基本是认同的。

  罗春波:那么,禅意和哲理是同一回事吗?

  少木森:我反问一下,哲理是什么呢?就是人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形而上的认识,是生存的智慧。禅,应该也算一种哲理吧!它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但我觉得,禅意中有“理”也有“趣”,比起哲学和哲理来,它要灵动得多、活泼得多。它不是一种“哲理”的说教,而是给你一些形象、意象,你从中去体味、领悟,“由象得理”。

  罗春波:我觉得这么说还不足于说明哲与禅的区别吧。比如,朱熹那首著名的《观书有感》是哲理诗,但它又很形象,很生动。你看:“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它也是禅吗?

  少木森:我觉得,朱子这诗确有禅意。就是这首诗,说读书的顿悟境界,不难读出禅机。

  陈宇:这样说,会不会成“泛禅说”呢?比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如成语“豁然开朗”等,难道也可以说是禅机吗?

  柳柳:你的两个比如好像不是同一回事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还真读出一点禅意,禅式思维;而“豁然开朗”要说禅好像就牵强了。少老师,是不是这样?

  少木森:嗯,你说的也许有道理。突然的醒悟!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模式,或许谁都会有突然醒悟过来的那种思维经历。显然,不能说那就是禅了,不能说那就是禅式思维。禅式思维,应该是在生活中,从某些具象的东西发现机趣,使思维变得生动有趣,并从有趣中去顿悟!

  至于“禅”,那也不能说成就是禅式思维,而是应该倒过来说吧,是禅式思维带出禅悟,收获所悟的禅理、禅趣!是不是这样呢?

  柳柳:禅,真太深奥了。你能不能具体谈诗呢?你的诗除了禅意之外,我觉得还有点唯美,似乎还有乐感?是这样的吗?

  少木森:我写诗是有点追求唯美。一是语言美,二是情绪美,三是意境美。我老说,诗是纯净的,它的语言、意境和情绪,如果能给人“净、静”的感觉,那肯定是好诗了。

  但诗毕竟是一种倾诉。每位诗人的凛性不同,倾诉的方式也必然不同。从理论上、逻辑上说,本来只要是真诚、率性地倾诉,就该算是好诗了。可是,那些太丑、太脏、太俗的话,如果也算一种倾诉,好像也说得过去,可它的听众是谁呢?有谁愿意整天听这东西呢?所以我觉得,诗意首先应该是一种美,甚至必须唯美。我的诗的确有这个倾向。

  罗春波:我会背你的好几首诗,背一首吧:




散落的枫红



  不想用什么打湿你的晴空
  画一会儿画写一会儿诗
  说一些风儿一般舒畅的话
  所有的情绪都被你映红

  秋风凉了 夕阳凉了
  散落的蝉音演绎什么
  树叶儿纷纷扬扬

  那个为你题诗的人走远了
  那个把你题红了的人走远了
  剩余的微笑乃如春风荡漾


  潘凌:确实很美。

  柳柳:确实唯美。

  罗春波:真正的好诗,就是动人!少老师,我还真不知道你这诗写什么?可它打动我,我一读再读,甚至象读古诗一样背下来了。

  少木森:关于这首诗,我其实写过“创作谈”了。当年学禅时曾到南京栖霞古寺拜访雪烦大师,周围一片斑斓秋色,那红色的枫叶格外惹眼,一团团一簇簇被阳光照得明丽,风吹过发出的瑟瑟声,有一种非常旷远博大的感觉,置身此境,自有超凡脱俗的感觉。当时,就感觉生命的红叶似乎被谁题上了诗,那人可能走了,离去了,渐行渐远了,“秋风凉了 /夕阳凉了…… 树叶儿纷纷扬扬”,可“剩余的微笑乃如春风荡漾”,始终伴着我,在我身旁,在我的心宇……

  柳柳:哦,这样说,我似乎就有感觉了,好像也用不着问写什么了。我也来背背这首诗……

  少木森:其实,我觉得诗有很多写作的可能性,我只是学了一种写法罢。我希望诗歌界多些宽容,真诚地写,怎么写都会有好诗。我就是喜爱禅的那种静气,就把写诗和它结合起来,觉得也还真写出点禅意来,所以就叫禅意诗。我觉得我这探索应该算是我应该有的自由吧!可有的人就说:你干啥不好好写诗,干啥老是说禅呢?让人心烦!我说,您啦,就少些“心烦”吧,我其实是在认真写诗,主要还不是说禅呢。我还真不大敢谈禅,禅深奥博大啊,所以,我说我的诗不是“禅诗”,是“禅意诗”。我只想把诗写好,出那么一点儿禅意,自己最好也生活出那么一点儿诗意和禅意。如此而已!

  陈宇:我知道,少兄这话是有感而发的,网上网下都有人这样质疑。我以为这没有什么,真的!呵,少兄这表现可就不够“禅”了,禅讲空无呀!禅谈“放得下”呀!

  少木森:哈哈,不说禅不说禅!

  潘凌: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诗歌在走向末路,有的喊着要振兴诗歌,有的说诗歌振兴无望。你是怎么看的?

  少木森:我当然很怀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样的“诗歌热”的年代,但细一想,那种热是畸型的,是当时文化沙漠化之后的必然反应。现在,不那么热,恰好说明,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到来了,甚至文化内容也相对多元些了,就把许多人分流过去了。这没有什么不好,似乎也用不着拯救!

  诗歌应该是一种安静的事业,有一些人安静的、甚至默默无闻地写着诗,诗歌就一定会有希望。但要说“振兴”到什么什么程度,我想那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真的,我真觉得新诗不可能再有一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现象,也不需要再有那样的现象!

  柳柳:你说得让我有点寒心。

  少木森:哈,或许我太悲观了?但我觉得好像也不需要怎样的乐观啊!我再强调一句:诗歌是一个安静的事业。有一些诗人在安静地写着,并时常有些让一些人想读的好诗发表。我看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每日一禅]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