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浪新诗》泛读录

(2006-08-13 07:38:26)
分类: 文化随笔
《<新浪新诗>泛读录》


少木森



  《新浪新诗》网刊出了创刊号,我极感兴趣,下载了,认真阅读了每一位诗人的每一首诗。自然就读出了一些感受,整理一下,就成了这一篇《<新浪新诗>泛读录》。

  何为《泛读录》呢?一是我只算“泛读”,虽然所有的诗至少读二遍,也有读了四五遍的,但还算不得“精读”,很可能没有抓准“读点”;二是只能是我个人的读诗感受,只算是泛泛而谈而已,与大家做个交流,抛砖引玉;三是我把每位诗家都读了,也都说一说,面上还算是广泛的。

  首先说说玲子10 00。她是网刊的选编者,是一位编辑了。编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有人这样说:读出好诗,这可以是读者的事;读出这诗为什么好,那该是评论家的事;而读出好诗与好诗的区别,这可就是编辑的事了。一个好的编辑,就是要在成堆成堆的稿子里淘金,不仅选出好诗,还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以个人好恶为尺度,选出“路数有别”、“风格各异”的好诗来。这样,编出来的刊物才五彩缤纷,五味既具,好看好读。我觉得玲斑是尽了一位好编辑的努力了,奉献给我们的是新浪坛子里的好诗,且具有各自的一些特色和气韵,都值得一读!

  玲子10 00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这次自选的诗很有特色。可以说,这诗分为三类,《祸》、《乱》一类,《红楼烟雨处》一类,《透过露珠的花朵》一类。《祸》、《乱》这一类诗,以哲学思考的目光透视都市现存生活,闪现着批判意识和人性光彩,她还善于把典故打碎、杂揉于诗中,造成跳跃、闪回的意境和大气的哲理思考,颇有点儿“丈夫”气慨。《红楼烟雨处》则尽显女诗人的优势,古典、精致的情绪闪现其中,有情绪美,更有形式美,尤其每一首的结句,都是四字二行,但情绪饱满,很有读头。《透过露珠的花朵》这一类,把“物理”、“电流”等引入诗中,发掘“科学”蕴含的诗情,算是探索诗,好像有不少人写过,但写出好诗还不多,很值得探索。

  说说山东十一傻。我读过山东斑的诗,也说了一些话。他的诗作一个很突出的长处是想像力丰富,气韵流畅。他似乎有着一双诗性的眼睛,能够发现生活细微处的诗情,并尽情抒写成诗。这样的人,应该是活得比较“诗化”的,而“诗化”用另一种评价,即世俗评价,或许就叫作“傻”了。不过,我读他的诗,感觉到的却如他所说的:“一个诗人有时候非常可爱”(《白露》),或者说,他是“傻”得“非常可爱”吧!再读读他那“傻傻”的诗句吧:“你不要笑我/但是我多么喜欢你笑我啊/你笑一笑/你笑一笑/整个草原就绿透了”(《达尔罕,我草原的妹妹》)。他的诗有可读性,处处还对你有启悟,给你许多阅读的快感。

  说纤手太阳。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对当下生活的描模,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尽量逼近当代青年的生活状态或心理状态,一个诗人和一首诗肯定也如此。因为,一个时代的状态其实主导地位的是青年的状态,一个时代的心理,主导的也应该是青年的心理。纤手君好像不年轻了,他要做《一种过时激情的最后表述》,可我在他诗中读到的多是年轻的心态,他要让“河流站起来”:“河流站起来的样子/一定风情万种/但你们看不见/看不见”。他还歌吟《永远的好兵帅克》,他一句也没有说到“年轻”这样的字眼,但我感觉他那些坦白和尖锐犀利的叙述,恰恰含着对年轻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追忆,且对其有独到的理解和体悟。纤手君的诗因此而大气和睿智。

  说云随风飘到天涯。曾经有一位文友起个网名叫天涯海角客,专爱以古典文学的人物故事为素材,述写、翻新,很有些建树。难道是巧合吗?又遇一位“天涯”了,竟也植根于古典文学的土壤,述古咏今。这好像不是巧合,而是共同的“古典情结”,必然结出的共同的果,都名叫“天涯”了,都满是忧患意识!“咏古诗”极难写,难在是否出新意;难在是否有个人经验、个人思考的介入,从而启人一番新思考。云随风飘到天涯迎难而上,做着探索,并且有许多好读的诗篇和诗句。不容易!

  说菩提红楼。读到这里时,突然想到一句话:“让诗回到生活,让生活升华为诗”。菩提红楼有一首《房间的一角有部钢琴》,是写给女儿的,是“生活化”或“化生活”的诗,让人读出诗的精致和她的生活本身的精致。但菩提红楼的诗视角远比此深邃,其观照古迹、遗物的诗,写出了相当的历史纵深感和对当下生活的观照。

  说雷黑子。雷黑子有很高超的调配语言的能力,他的诗里有许多佳句可摘,你看:“这是个什么气候,雪夹雨。/每天都会有少女从爱情走过/每天都会有冷气候喝醉/每天都会有冻伤充满玻璃杯/每天都会有玻璃杯被摔碎”(《冷气候》)。我们不必深究这诗中的深意,只需这诗句就足够玩味,并从中获得阅读的快感。不过,雷黑子诗中的深意当然是有的,他关心着:“孩子,中国还好吗”(《作为一匹马》);他还说:“在玉米糊的清晨热气腾腾/贫穷着含苞,富裕着开放 ”(《在武汉》)。我很想把它读作是关心“民生”的诗,那也就是“主旋律”了,可他把“主旋律”唱得别致,而与时下一提主旋律就出不了“诗情”的诗,实在要让人欣喜得多。

  说刘南北。他能把细节、幽微的心境描模得相当逼真,他这样写《等待》:“空中只剩下时间了/声音消失掉/寂寞绽放/周围没有响动”。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曾经喜欢或者还喜欢着徐志摩?总之,我似乎读出他有徐志摩的炽烈与深情,也有徐志摩式的诗句和诗情,或许还有徐志摩式的那种心性。这对一个诗人来说,是难得的,尤其在时下浮躁生活中还葆有这心性!

  说杨旭东1918。读杨旭东的诗,我有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你看这诗题《拈花微笑》、《只不过我忽然爱上你》、《贵族的城堡》,处处都隐现着一种“过来人”的味道,一种“回头看”的感觉。“过来了”,“回头看了”,会有两种人生不同境界的:一种是耿耿于怀,有着某种“情结”解不开,轻者怀旧恋旧,而不“向前看”,重者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另一种则拿得起放得下,一切无非过眼烟云,挥挥手不带走什么。杨旭东肯定属于后者,诗是从骨子里透出这气息的。

  说酒徒杨雄。又一个根植于古典文学的人,又一个述古咏今的人,诗酒精神值得写,杨雄已经写出了一些酒气。一定有人爱读,一定有人想陶醉其中的。我想!

  说伊湖水。舒婷当年写过挽“渤海湾沉船死难兄弟”的诗,忧愤之声,纸上可闻。看来,诗歌的这一传统相传着,伊湖水挽“矿难兄弟”的诗,也让我从屏幕上读忧愤之音,读出诗人的良知。《时光小手记》是十分机智的小诗,简明其外,复沓其中,那种机趣的理趣,使小诗不小。

  说心无沙漠。诗有诸多写法,诸多写作的可能性,其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叫“反讽”。“反讽”与“讽刺”不同,它更像是抒情说理,但其情其理让人读出类似于悖论的意义。心无沙漠的《佛不在庙里佛在路上》当属于“反讽”,读起来颇有意味。而且诗句流畅,环环相扣,颇见功力。《上帝的眼睛在流泪》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值得大写特写的诗的题材,见着诗人的心智心性。

  说牧马都市。《致某某》这类诗,似乎是许多人常写的。这类诗,难得的是真知灼见,难得的是深情厚意。我觉得在《致年青的海子》显现出诗人自己对人生、对诗人诗性的一些见解,《致朵朵》则似喃喃自语,而“痴爱”之毕现矣!

  说月色如水水如天。其《黑色断章》深可玩味,且读《古庙门》:“比梵音的颜色还要深/比经文的高度还要响亮/ 菩提树的魂魄附着在你的身体上/落满灰尘的明镜 叶片满地/与你皈依 只听见一声‘吱呀’的叹息//如苔藓一般 爬满一路空阶”。活画出一堵“庙门”,还活画出什么呢?相信读者会有所体悟的。这便是诗的张力了,便是好的诗让人反复咏读的理由了。还可以读一读《秋天》,坐听秋风四起,凉意破窗而入,直撞“心脏的一个瓣门”。

  说merry永远的等待。飞鸟是天空的语言,其实也是我们心空的语言,或许可以这样断言:没有一个诗人没有写过鸟儿,没有一个诗人没有用心倾听过鸟儿啁啾!诗人与诗,天然与鸟儿有深缘。merry永远的等待的《雀儿在林梢》写得清新、别致。“多情的鸟儿,在为谁/舞动出满眼的风景/装点了这个下午阴冷的冬天/沉醉,温暖……”我觉得这些“在林梢的鸟儿”不是要安慰这个阴冷的冬天,不是要安慰那些站立着的树,而安慰着你与我躁动着的灵魂。

  说水榭梅花。民俗是写作者普遍热爱的题材之一,但这期网刊里的诗,写民俗的不多。水榭梅花《民俗之三:纳布鞋》写得特别,不是纯写民俗,而是写“劳作”,实在、质朴中,透着对普通劳动者命运的关注。《战火弥漫的天空》更是直接关注民众生活,述写战争对民生造成的“灾难”。读罢,顿生苍凉之感,余韵悠悠然,在心间。

  说遥望高空的鸟。他的这一首《2005的第一次细心观察》很有意思,诗情恣意纵横,语言前卫。而且,观察与思考并存,诗意与哲理同在,显出一定的厚度和质感。我还真希望能这样生活着,不一定活得轰轰烈烈,也不活得太匆匆忙忙,而要活得有心有思,活出个平静、细致而有味来,常常细心地观察点什么,体味点什么?使得这一颗心不会太快地粗糙和老化。

  说张玄机。又是一个有点儿意思的诗题,叫《拿什么留住你,2004》。诗不长,但把青春的躁动、青春的无奈、青春的向往传达出来了,有点感人。

  说细雨骑驴来广州。《想你时》乃是情诗。这情诗有点味道,整组诗每一首起句都是:“想你时”,然后是不同场景、不同思絮的交织,造成了淡淡的忧伤、柔柔的情绪在诗中循环着,似乎也就有一种“此情绵绵”的效果。诗就给人一种纯情感和透明感了。

  说兰台公子萧石逸。他的诗是《午夜悬疑》,我也愿意把它诗作情诗,絮絮道来,用力似乎并不重,却有点儿举重若轻的味道,深情在其中了,思考在其中了。效果不错啊!

  说俞昌雄。读俞昌雄,我感到惊喜,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出人意料的想象!真的,我觉得选入俞昌雄的诗,其最大意义在于肯定和强化了想像力。作家莫言曾经疾呼:中国人太缺乏想像力,中国文学太缺乏想像力。不能设想,没有想象力,还能有真正的文学吗?想写作想写诗,看来,我们得好好培养想象力!当然,俞昌雄的诗还有很突出的优点,意象的闪回,逻辑的推进,都服从于一个内核——那就是“思”与“哲”,诗句便因此显得尖锐、深刻,诗情因此显得凝重。《我的秘密之花》、《爱是深渊》都是值得读几遍的诗。

  说少木森。不好说。真的,自己说自己是不好说。留个空白吧!如果有愿意说的朋友,你来填空好了!当然,我是期盼有人说说的,好说歹说,都行,启迪了我,让我受益,一慨拱手致谢,真诚的!

  说黄迪声。黄迪声是用诗意的目光打量生活的,黄迪声是有一颗敏感而可贵的童心的,黄迪声是有绘画天赋和写作天赋的。这是我读黄迪声《组诗选五》时,冒了出来的想法。黄迪声竟然能发现那么多平凡生活里的诗情,没有诗意的目光,行吗?黄迪声能把《夏夜》说得那么有趣:“风走得远了/就成了天空/往事沉得多了/就成了星星”,没有童心,行吗?黄迪声能用准确的语言,描模事物并处处有画面感,没有天赋,行吗?!

  说黄海雷。又是一个能把诗写出画面感的诗人!诗趣,有情趣,有理趣!情趣浓郁者,多于抒情诗中;理趣盎然者,多于哲理诗中。黄海雷的这诗,似乎更近于哲理诗,但他弄出了画面,弄出了情趣,很好的诗,有点像一种杂文形式:配画的语丝。但是,又更“软”些,“软软的”,容易击中心尖。

  说相见如水。这情诗是直抒式的,这种写法现在渐多起来,但要写好不容易。因为它既不能用力过重,说得太过反而“矫情”,又不能用力过轻,说得不够,它不感人!平心而论,这首诗,如果剔除一些重复和多余之处,总体感觉还是说得比较得体的。

  说申scb—345。写的也是情诗,但借着“车窗外的车窗”娓娓说来,像是对着对方说话,也像着痴情的独语,手法更灵活,更显一个“痴”字,更感人。对情诗,我有个人的偏好,那就是不特别喜欢“直抒式”的,更喜爱那种借物抒情,婉约而典雅的。台湾老辈大诗人纪弦有一首诗《你的名字》,全诗没说一个“情”字,而情切切,十分感人啊!

  说向天笑9898。极平常的生活场景,不平常的发现。这就是向天笑9898诗的特色,就是向天笑9898不平常的地方。读他的《风景与心境》,知道他是让你读风景,更是让你读心境。他的语言总是平静而深入的,能不慌不忙地引领着你穿越所写事物的表面,进入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获得共鸣,也获得新知。你看“你浑身透露出迷人的光彩/你让天空变得更加低矮/并不是所有的雨后 /都能见到你处女样娇羞的姿态”。这仅仅是天空中的《虹》吗? “其实,你离我并不遥远/只是世俗象无形的玻璃/横隔在我们之间”,这样的庐山可真是“云雾将真面目遮遮掩掩/让我无法打探你心思的深浅”了。

  说春风怡人醉春风。年轻就是资本,“少年心性总是诗”。读《感悟》时不能不想:年轻有年轻宣言,是诗性的宣言!

  说吻过你的梦。《秋天》不错,有唯美的诗句,跳跃的意象,跳荡的诗情。秋与春揉着写,“靓丽的背影”,确实让人“悠悠远思”。别致!

  说天马行于天边。无奈与抗争。这是一代代年轻人都有过的心态,是一代代年轻人都想表达的思想。哪一天不想表达了,有人说那叫成熟了,那叫《适应》了,实质上那是“老”了,是圆滑了,也必然就是麻木了,平庸了。我爱读这样的诗,似乎也常想再年轻一回。可是岁月不饶人,岁月不倒转呀!

  说梧桐书屋。《梧桐情诗集》可说是细腻的诗、清丽的诗。但真正最具特点的是七首诗都有梧桐,都写梧桐,且都抒情,这是给自己一个挑战啊!弄不好就重复了。这组诗还好 ,稍有重复感,总体还是好读的。

  说牛梦耕。小诗如珠,煞是可爱。晒着牛梦耕的《冬日暖阳》,读读牛梦耕这《偶感》,真好似“沐浴在阳光的众生/对幸福的感受有不同的争议”。

  说眉心剑气。诗写得颇流畅而有一定气势,特别是排比式的诗句助长了这气势,也见出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说赵宇尘。我觉得赵宇尘《打铁的古典时代》这诗题,或许可以读出两层含义:一是诗的硬气,如铁如剑;二是古典的诗性。诗与古典,更多被解读为“和谐”;诗与现代,则更多被解读为“阻隔”。换一句话说,有古典意味的诗,总像是更亲近读者,更易于解读;有现代意味的诗,往往更生涩,而不太接近读者。这似乎是一个诗歌难题,其实是对诗歌的一个曲解或误读。有现代意识,外表却古典着的诗还是有的,而且往往就好读,有味。赵宇尘的诗,就是这么个味儿。

  说春江花月夜0110。这该算是一棵诗的嫩芽啊,春意正浓,春阳正好,成长得好快!《无眠的思念》纯情和淡淡的忧伤,有一种透明感!

  说鬼妹要出嫁。乡愁人人有,写法各不同;所以再写再读,还写还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写乡愁得写出一种家园感,得让漂泊的灵魂,为想家而读,读着以为到家了!鬼妹要出嫁婉约的诗句,我爱读,想以此误以为到家了!

  说淡蓝色的双鱼儿。“纯白的心”是不是“纯洁的心”呢?也许世界有《尽头》,心不会有《尽头》。愿一颗诗心“曾经晶莹剔透”,也“永远晶莹剔透”。

  说芙蓉笑琴仙子。“历史从来就是当代史”,冥想历史,就是静虑今天。有思想,有智慧的闪光!

  说竹外疏枝。诗句流畅,气韵贯通。从原点到原点的距离,那该就是上升了,升华了,真的精神升华了。诗艺也是这样螺旋式上升的。

  说了每一位诗家了,全说好话,因为我发现这些诗的确各有长处,各有可说之处。当然,每一个诗人,每一首诗也肯定有不足和缺憾。不一一说了,归纳一下,说点看法,与大家交流,说对了你笑一笑,说错了,你也笑一笑吧。两个字:谅解!

  一是,许多诗失之于用力过重,急于要表达什么。诗肯定要表达点什么的,不然写诗干嘛。但太急于表达或表白,就露了,直白了,影响诗味了!二是,一些诗,语言锤炼不够,冗句冗字颇多。三是,稚嫩思考与想像时存,有些诗还不免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之嫌!四是,……

  算了算了。这次既然只说好!“坏处”就少说吧!下次如有机会,有心思,也有时间,我想就只说“坏处”,不知道被说者接受与否?

  2005年3月30日 急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