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节示范课
(2009-03-09 21:05:36)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一堂课可操作性北京 |
分类: 教育视点 |
首先,要上好一堂课,我们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目的。在这堂课里教师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也即是要明确让学生掌握的技能,要开发的智能;明确这些目的后,老师还必须为此做好具有针对性的计划,设计好达到这些目的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要细致地分析学生,充分地把握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进程,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准确地拟定教学过程,对学生多种可能的反映和课堂氛围做出预判并拟好相应的应对预案。
其次,教学目标达成与否,课的有效性强不强。这是示范课所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特征之一。一般而言,一堂课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1.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既要看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情况,也要看学生的相应能力发展目标、相应人格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创造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自由表现的课堂学习氛围,一个相互支持、互相依存、彼此质疑、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只有知识、能力、人格三方面都完成了预设的任务,才能说达到了教学目标。2.考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的程度。教师既要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又要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即要使学生得到必要的知识积累,又要受到所涉的文化和历史的熏陶。3.示范课还应体现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个性特质的魅力、个人创意的新颖与排他性。好的示范课应是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和谐与统一、是学习过程和趣味独特的相融与契合,以促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并因此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形成反思。总之,示范课应该是有创新的高质量、高效益的课。
第三,示范课应是一堂实用课,所谓实用就是说这堂课应是一堂常态下的自然生成课,而不是为“示范”而精心设计的做秀课。这堂课应是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应是我们平时可以上的课,应是具有知识和过程以及能力自然生成性的课,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既是实践,又是艺术。因此,课堂上教师不应拘泥于某种教学法,而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课程目标、学生的水平与需求、教学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原则为指导,适时调控课堂进程,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收集学生的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过程进行适时调整,并在课后进行反思,从而在学生反馈和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形成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第四,示范课应是可操作的课,所谓可操作性是指这堂课应和班级学生的现有知识程度和能力水平相符合,不是严重脱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理论实践课。可操作性还表现在一堂课有没有可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本脉络;有没有可体现老师教育思路并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草灰蛇线。课堂的可操作性就是要从校本特点和师生能力与知识特点以及教材、课程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不是只为好看、作秀,也不可只为某个理论做验证和注释,而刻意的去雕琢某种结果。
总之,一堂示范课应是丰富多彩,高效实用的,教师要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自悟、反思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并通过实现任务目标来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学生自身探究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只有做到这些,示范课才能称之为示范课,示范课也才真正具有了示范课的意义和作用。也只有这样,示范课才会真正体现出其自身的意义和作用,也才具有示范课存在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