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庙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明洪武五年(1372)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牌坊式庙门,仿建)
(庙门背面)
祖庙的古建筑基本上在南北中轴线上,进入主建筑是位于西侧的“端肃门,东侧对称的有“崇敬门”。
进端肃门,北首为“三门”,面宽九开间,并排开有三个进深为一米的圆拱门洞,中门上方悬明代景泰皇帝朱祈钰“敕封灵应祠”匾额,是整座祖庙的门面。
祖庙建筑艺术高超,装饰工艺精美。看到三门上那条一米多高、三十二米的陶塑人物瓦脊和檐下贴金木雕,真让人对岭南古文化艺术肃然起敬。
看那陶塑,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彩釉露胎色泽如新;再看木雕,圆雕浮雕手法多样,贴金漆金光泽百年。
依我的观察,祖庙的中轴线不像常见的以建筑由南往北渐次布局,而是以三门为中心,往北有前殿、正殿紫霄宫和庆真楼,朝南有锦香池、灵应牌坊和万福台。如果这个推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崇敬门和端肃门开在三门前的东面和西面、灵应牌坊和万福台坐北朝南就顺理成章了。
进入三门,正殿供奉道教的北帝神。
因时间临近黄飞鸿纪念馆的醒狮表演,北边建筑内装饰和文物展示只匆匆一瞥,拍了一张照片,下面其余照片是在外面拍到的,标注不一定正确。
(正殿前)
(右前硬山顶屋为三门和前殿,左边高耸的可能是紫霄宫)
(庆真楼?)
三门南平台前是锦香池,池后是灵应牌坊,再后是万福台。
(锦香池)
(灵应牌坊,北向为正面。该牌坊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共有十二根柱子,前后各四根石柱,中间四根为木柱,顶有三层,上层为歇山顶,二三层为庑殿顶,运用了大量斗拱,是广东省现存最雄伟壮观的木石混合结构牌坊)
(灵应牌坊背面)
(万福台,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3>,是华南地区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古戏台)
现在向公众开放的祖庙,与佛山市博物馆为两块牌子一个园区,除了上面介绍的祖庙建筑群外,还有其他建筑和文物展示,有些明显不是祖庙的,但也有些辨不清是属于祖庙的还是博物馆从他处移建的,只能含糊不清了,乞谅。
(醒狮台。台上的石雕狮子是博物馆征集的,系佛山古旧建筑物的装饰构件,两只大的雕于清嘉庆戊寅年<1818>,其余均为清代作品)
(褒宠牌坊)
(节孝流芳牌坊)
(双龙壁)

(孔圣园,显然不是祖庙遗存)
(经堂古寺铁塔)
(古洛芷兰牌坊)
(庭院小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