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天贶殿是我国古代三大宫殿建筑之一,与故宫太和殿、曲阜大成殿齐名。
天贶殿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刚过千年纪念不久。

天贶殿中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最令人惊喜的是,该殿的东、北、西三面高大的墙上,是一幅完整的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原作绘于宋代。
整幅壁画长62米,高3.3米。画面借描绘泰山神出巡和回归时的浩荡场面,表现宋真宗皇帝封禅泰山时的宏伟气势。据史记载,天贶殿建成后,曾在金代和元代遭遇大火,壁画遭到较大的破坏,金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补修。据现代学者的研究,现存的壁画不是宋代的原物,而是清代补修、重绘之作,但基本上保存了宋代原作的面目。
宋代壁画,除岱庙外,只有敦煌保存有原画。不过,敦煌画属佛教题材,岱庙画属道教题材。因此,岱庙壁画在中国艺术史、绘画史、宗教史和宗教文化史的研究上,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岱庙壁画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启跸”(出巡),二为“回銮”。据统计,全画共绘有691个人物,装束仪态各异,并有山川花树、亭台楼阁、祥兽瑞骑,不失为中国绘画史上的艺术珍品。
大殿内光线黯淡,仅有开着的两扇门和关着门的上部木格透进的自然光,壁画又很高,视角也不理想,再加上不知可拍与否,偷偷摸摸的,成像效果打了很大折扣。乞恕。
先看看壁画泰山神启跸部分。











再看看泰山神回銮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