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着奇特的摩梭文化。
虽然在泸沽湖只有短短的20小时,但听了导游小马的介绍和实地家访,确实了解了过去不曾知道的有关摩梭人的知识——
△ 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有趣的是,在云南的摩梭人划归纳西族,在四川的则划归蒙古族,且大多住在泸沽湖畔。
△ 摩梭人现在还沿袭着母系氏族制度,年长女性为家族主权者,家中没有祖父、父亲,家中的男性或是舅公、舅舅、兄弟。
△摩梭人以“走婚”形式繁衍后代,即“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男女相爱后,成为“阿肖”,男的到女方家过夜,早晨离开,所生儿女归女家所有并抚养,男的尽极有限的义务,男子只对自己姐妹的孩子负责。这种婚俗世界少有,是唯一的母系社会遗存。
△
在婚姻这个层面上,《婚姻法》对于摩梭人来说效力有限,摩梭人更多的是依赖道德和遗存的族规来约束在“婚姻”上的行为,以保障母系氏族制度的延续。
当然,上面的认识不一定准确,我不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只是觉得十分新鲜,记录感知而已。
回到感性认识来吧。小马导游把全车的游客带到了他家,从外表看,他家大概属于中户人家。建筑是较典型的摩梭人家式样,四面房屋圈个院子。房屋以圆木或方木摞成墙,以木板作瓦(当然,现在许多用上了瓦片)。



正房,小马称为祖母房,是家庭中吃饭、议事、祭祀和老人儿童住宿场所,屋里的火塘长年燃着火,将梁柱檩椽熏得黑黑的,一缕天光从小窗射进屋里,青烟缭绕,安详而神秘。

祖母是家庭中的核心,也受到客人的尊敬。

院子不大,收拾得倒也干净。

院子后面,大概是他家的田地了。

我们在小马家吃了丰盛的“下午茶”,有酥油茶有苏里玛酒,有熏鸡有土豆,还有蔬菜,然后就去杨二车娜姆阿妈家。
听到过杨二车娜姆,只有“少数民族歌手”的概念。到了她家,才知道她是摩梭人,就住在四川一边的泸沽湖旁,被授予“摩梭文化大使”。
杨二车娜姆阿妈家算是富裕人家了,南面有门楼,进门楼为一个大院,四周连通着二层楼房。




我们参观了杨二车娜姆的“花楼”之房,虽然不大,倒也布置得花哨。如果她没能成名,夜里就是在这间房内等候着她的“阿住”。

大概是人们对现代艺人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在杨二车娜姆阿妈家少了些对宗教的敬畏感,甚至可以说是恐惧感(因为有些游客曾在家访中,被人以宗教的名义诈去了钱财),在她家的大院里,人们的心情觉得很舒畅。


晚上,在小马家吃了晚饭,让人难忘的是“猪膘肉”,那可是藏了多年的高档食品。据说,判别摩梭人家里贫富,只需看他家藏有的整匹猪膘肉多少。在杨二车娜姆阿妈家,我看到至少有六七匹之多呢。
晚饭后,参加了小马居住村落的篝火晚会,很一般。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告别了美丽的泸沽湖,告别了湖畔的摩梭人家,告别了那藏在青山绿水间的神秘……
泸沽湖畔摩梭人,走婚风俗独遗存。
碧水有情山有爱,夜欢晨散不成婚。

我的其他有关泸沽湖的博文
泸沽湖鸟瞰——《云南映像》No.48 
泸沽湖泛舟——《云南映像》No.49 
泸沽湖里务比岛——《云南映像》No.5… 
泸沽湖晨图——《云南映象》No.51 
环泸沽湖游——《云南映象》No.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