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渐进是如何在《塞尔达传说》游戏中发挥作用的?

(2015-05-08 10:05:47)
标签:

杂谈

《塞尔达传说》系列中几乎所有的游戏和关卡都是渐进型游戏的优秀范例。为了详细说明渐进是如何在游戏中发挥作用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The Legend of Zelda: Twilight Princess)中的“森之神殿”关卡。这一关中,玩家需要控制游戏主角林克前去探索布满邪恶生物的古老森林神殿,并救出八只猴子。在这个任务中,玩家需要解救八只猴子,并击败小头目—猴王Ook,从而得到重要道具“疾风回旋镖”,最后还需要击败关底头目—寄生食人花Diababa。图2.3是森之神殿的关卡地图。图2.4用图表概括了玩家的任务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要达成过关目标,林克必须讨伐关底头目;为了前往关底头目所在地,林克必须找到钥匙并救出四只猴子;为了救出猴子,林克需要拿到疾风回旋镖;为了得到回旋镖,林克必须击败猴王头目,如此类推。有些任务的完成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例如林克先救哪只猴子都无所谓。还有的任务是可选的,玩家如果完成它们,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rite_epubit_com_cn/2de9ca8a53616ce799fe6a6b0a7c6862.jpg

图2.3 森之神殿地图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rite_epubit_com_cn/b5901a6b75352b9f753b7f147e9d2371.jpg

图2.4 森之神殿任务图示

塞尔达系列并非纯渐进型游戏

《塞尔达传说》系列的所有游戏都是突现型玩法和渐进型机制的结合体。例如,游戏中的战斗主要基于突现型机制,玩家在战斗时必须学习并掌握许多不同的战斗技巧,并根据敌人的特点采取最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之前说过,纯渐进型游戏现在已经非常稀少。然而,《塞尔达传说》系列游戏确实包含了大量渐进型机制,这些作品通过巧妙设计的关卡和漫长的故事情节来构筑可玩性体验。就这点而论,塞尔达游戏是用来说明游戏中渐进特性的首选例子。

森之神殿关卡的任务结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其中一个特点是任务中的瓶颈设计。关卡以玩家击败小头目并拿到回旋镖这个事件为瓶颈,把关卡任务分成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分别包含了若干个平行小任务。此关卡的游戏空间遵循辐射式布局(见小专栏“塞尔达系列游戏中的辐射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支撑起了这种平行任务结构。在关卡前半部分,以中央房间(击败大型蜘蛛的地方)为起点,玩家有三条前进路线可供选择,其中右边的路线又会迅速延伸出另外三条分支路线。这三条路线通往要救的猴子所在地,其中一条还通往小头目所在地。通往小头目所在地的道路只有靠关卡前段救出的四只猴子帮助才能通行(图2.3中标有“×4”的位置)。玩家得到疾风回旋镖后,就能到达关卡前半部分中之前无法进入的一些地点,并前往关卡后半部分继续冒险(后半部分的空间结构同样是一个辐射式布局)。

塞尔达系列游戏中的辐射式布局

塞尔达系列游戏中的地下城1经常被设计成辐射式布局(hub-and-spoke layout)。其中的一个中央房间作为辐射的中心区域(hub),由此为起点,玩家可以探索其延伸出的各个子区域(spokes)。在完成子区域任务后,玩家会频繁地返回中心区域。辐射式布局的优点在于能让玩家自主选择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如果玩家觉得某个任务太难,就可以选择先完成其他任务)。此外,中心区域也是设置存档点或地下城入口的良好地点。使用辐射式布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玩家重复路过同一区域的情况。关于辐射式布局的详细论述,可参见《Fundamentals of Game Design》第12章。

锁-钥匙机制是塞尔达系列的一种典型机制,疾风回旋镖就是这种机制的一个好例子。正如Ashmore和Nietsche在论文《The Quest in a Generated World》(2007)中阐述的那样,这种机制广泛应用于许多动作冒险游戏之中。如果一个关卡任务中有着很强的先后关联条件,你就可用锁-钥匙机制将这些条件转换为空间性结构,通过若干个小任务将它们的关联性体现出来。疾风回旋镖既是武器,也是多种场合中的开锁道具。玩家可以用它推动某些控制吊桥的风力机关,开启一条通往新区域的道路,也可以用它来依序推动四个机关开启房门,拿到通往关底头目房间的钥匙。此外,玩家还能用它来取得远处的道具(它会自动收集飞行时碰到的物品),或把它当作武器来使用。回旋镖的这些特性使得设计师可以在关卡前半段任务的途经地点中就放置好后半段任务(打败小头目后)所需的物品。玩家在前期阶段会因各种障碍而无法拿到它们,直到获得开锁道具—回旋镖后才能克服这些障碍,取得物品。

塞尔达游戏中的离散机制

塞尔达系列游戏将离散机制和物理类的连续机制结合了起来。塞尔达游戏中的空间是连续性的,大多数物理挑战也是这样。然而,游戏中也存在大量的离散机制。用来表示生命值的心形血槽以及角色的攻击伤害都是离散的,某种敌人对你造成的伤害量是固定值,为了消灭这个敌人,你需要用剑砍它的次数也固定不变。同样,控制渐进型要素的机制也是离散性的。为了开一扇门,你需要一把钥匙;为了越过一个沟壑,你需要特定数量的猴子协助,等等。

依靠这种关卡布局以及锁-钥匙机制,《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的森之神殿关卡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英雄传奇故事的流程体验。林克刚进入神殿就解救出一只猴子,并在它的指引下接受了救出其他七只猴子的任务。紧接着他又遭遇到了守卫着第一个中心区域的大蜘蛛。击败蜘蛛后,林克得以前往关卡前半部分的各个区域。接下来他还会遇到各种考验和阻碍、敌人和朋友。当关卡过半时,林克遭遇到猴王头目,但剧情在这里发生了转折,林克发现对方并不是真正需要打倒的敌人。他从猴王手中夺得疾风回旋镖后就离开了战场。依靠这个神奇的道具,林克开启了通往关卡后半部分的道路,并在最后的一场大战中击败了真正的敌人头目。就像同样结构的“英雄之旅2”模式在童话故事和冒险题材电影中似乎永不会过时一样,这种游戏结构也广泛应用在林克的各种冒险旅程以及其他许多游戏中。

每个敌人、触发器或上锁的门都是一种简单机制,它们关系到玩家能否前往故事的下一阶段,设计渐进型游戏时必须慎重进行规划。要记住,关卡的物理布局和其中关键道具的位置是你控制玩家进度的最重要工具,你应当使用这些元素为玩家创造出一个流畅连贯的游戏体验。同时,你还需要确保玩家有机会学习并应用那些过关所必需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让玩家克服那些他们早先无法完成的挑战,从而使他们充分享受游戏过程。

注意:我们无法在这里详细阐述英雄之旅这种故事模式,但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大量相关资料。Christopher Vogler的著作《The Writer’s Journey: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1998)是一本较受欢迎的参考资料。

1在游戏用语中,“地下城”(dungeon)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并不一定指真正的地牢或地下城,而是泛指那些供玩家进行探索和冒险的空间区域。这种空间区域的布局通常比较复杂,具有迷宫式特点。—译者注

2“英雄之旅”(The Hero’s Journey)模式由美国神话学家Joseph Campbell在著作《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中译《千面英雄》)中提出。该书的主要理论是:世界各地的神话虽然千差万别,但其中的英雄都遵循一些相同的基本冒险模式。Campbell将其总结为“英雄之旅”模式。此理论影响了包括电影《星球大战》在内的众多文艺作品。—译者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