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遇》中的两段小曲
标签:
任白粤剧唐涤生帝女花杂谈 |
《雪中燕》
孤清清,路静静,
呢朵劫後帝女花,
怎能受斜雪风凄劲,
沧桑一载里,
餐风雨,续我残余命,
鸳鸯劫後此生更不复染伤春症,
心好似月挂银河静,
身好似夜鬼谁能认,
劫後弄玉怕箫声,
说甚么连理能同命。
《寄生草》
冷冷雪蝶寻梅岭,
曲中弦断香销劫後城,
此日红阁有谁个悼崇祯,
我灯昏梦醒哭祭茶亭;
钗分玉碎想殉身归幽冥,
帝后遗骸谁愿领。
碧血积荒径。
这不是完整的唱段,只不过听音频时于这两段小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段是长平的,一段是周世显的。
一直私心觉得唐涤生偏爱旦角,不但戏份更多,挑曲的时候亦更加用心,
不论是《雪中燕》,还是《迎凤》中的那一小段《禅院钟声》。
周世显出场里的一小段《寄生草》,倒成了意外收获。
之前用的『慢板下句』,感觉是有点平的,
就唱词而言,“歌罢酒筵空,梦断巫山凤,雪肤花貌化游魂,玉砌珠帘皆血影”,
古雅是古雅了,更似醉心文辞感觉,而欠几分切骨之痛;
“落花已随波浪去”的感觉好些,仅从任姐的声音里便能感觉这一句的画面,
但更应感叹的似乎是演唱者的功力,
以唐生之才,这一段的处理只能算是不过不失。
当然,亡国驸马相比于亡国宫主,国仇家恨毕竟隔了一层,
且女子易怨,男子沧桑内敛,
故意与《雪中燕》相区别,也是有可能的。
但《寄生草》的曲调之变,却又令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高潮时,“我灯昏梦醒哭祭茶亭,钗分玉碎想殉身归幽冥”两句。
曾将这两句与之后的“飘渺间往事如梦情难认”一段专门挑出来听,
演员的感情喷薄而出,沧桑惨痛处,听过之后是很难忘记的。
也许给演员情境和有动作性的台词,的确更易入戏并找到着力点吧。
任姐估计是跟着感觉走的,音乐和感情此时都到了高潮。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世显出场恁长的一段,确也只有这两句不能替换为旁白,是真真正正属于周世显一人的情语。
曾经很喜欢听《剑合钗圆》里的一句“泪穷力竭俨如落网归鸦困身有玉笼。”
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一句的重音居然是落在“归鸦”上的。
曲词与音乐相得益彰,
但这一句,激发演员感情的显然是音乐。
“泪穷力竭”任姐唱的也极动情,但它所处的位置,注定了它不可能是感情的沸点。
就这一点来讲,那小小段的《寄生草》,音乐与唱词的合契度,真的还蛮高的。
好演员能为剧本增色,
同样一段曲,不同人唱,注定有云泥之别。
但写词的事,终归不能倚靠演员的再创造去达到高潮。
龙剑笙都唱不过任剑辉,更不要说再出现一对任白的机率了。
从没想过昆曲不是曲牌体,却真的胡思乱想过粤剧只余广东音乐之魂,却没有其躯壳会怎样。
苏州园林喜欢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岭南之地,却爱长血漫山野的红绵花。
闺秀高楼望月,艳鬼千里魂飞。
——别说气质了,活动范围都不一样的。
“倘若杀人不在金鸾殿,可以一张芦席把尸藏。倘若杀身恰在凤凰台,银廓金棺难慰民怨畅。”(《帝女花·上表》)
不少喜欢粤剧的人都讨厌『滚花』,但喜欢的人却痴迷其味,觉得没有什么能替代它的情绪表达。
曾有朋友说,广东历来都是个出猛人的地方,思之深信其然。
“一夜修来十道本,本本铿锵刺胆寒。一死不负少年头,怕死不是真好汉!”(《大红袍·十奏严嵩》)
当年任姐用一声吆喝便让台下观众如饮醇酪——
——怎么会有人拿粤剧去与昆曲去PK文辞优美,意境闷骚呢?
文辞的确是一把双刃剑。
一说起唐涤生,众人必会赞其文辞。
但唐生之才,真在文辞吗?
有人说,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更美,
也许吧,不然诗词为什么要格律呢。
但总觉得人的精力不能太过透支,
用一个从头盘旋到底的调调去写这么激情四溢的东西,
还要推进剧情,文辞典雅——唉,唐生当真是个天才,可他原本是不是能走更远呢?
附:《帝女花·庵遇》节选
(长平「道姑身」挽旧破竹篮,背尘拂上介起小曲雪中燕)孤清清,路静静,呢朵劫後帝女花,怎
能受斜风雪凄劲,沧桑一载里,餐风雨,续我残余命,鸳鸯劫後此生更不复染伤春症,心好似月挂
银河静,身好似夜鬼谁能认,劫後弄玉怕箫声,说甚么连理能同命。
(反线二王)念国亡父崩母缢,妹夭,弟离,剩我借一死避世敲经,孰怜驸马空枉有誓盟定,怕忆
劫後情,谁愿再认,只有落叶伴残命,一哭国土血尚腥,再哭父死未得葬皇陵,奈何佛法难护庇唉
枉敲青磬。
(音乐过序)(续唱)哀帝女念尽阿弥,难把国魂,唤醒。
(白)老姑姑都已经在月前死去,呢个新嚟嘅主持但都未识得帝女花飘,更末解怜香惜玉,当此快
雪初晴,便命我把山柴拾取,唉,
(诗白)正是不求乐昌圆破镜,只凭魂梦哭皇陵。(黯然下介)
(世显上介慢板下句)我飘零犹似断蓬船,惨淡更如无家犬,哭此日山河易主,痛先帝白练无情。
歌罢酒筵空,梦断巫山凤,雪肤花貌化游魂,玉砌珠帘皆血影。幸有涕泪哭茶庵,愧无青冢祭芳魂,
祭茶亭;钗分玉碎想殉身归幽冥,帝后遗骸谁愿领。碧血积荒径。
(长平「经已取得少许山柴」食住从残桥上介接唱)雪中燕已是埋名和换姓,今生长愿拜观音扫银
瓶。(并不看见世显直入维摩庵并掩门介)
(世显起唱古谱秋江哭别)(连板面唱)飘渺间往事如梦情难认。百劫重逢缘何埋旧姓,夫妻断了情,
唉鸳鸯已定,唉烽烟已靖,我偷偷相试佢未吐真情令我惊。
(长平接唱)唉夭折红颜命,我愿弃凡尘伴红鱼和青磬。敲经断俗世情,虽则烽烟已靖,须知罡风
也劲。守身应要避世休谈爱恋经。
(世显接唱)论理佢应该把夫婿认,复合了偷偷暗中唤句卿卿。
(序)(细声叫白)唉,徽妮,宫主。
(长平诈作愕然介白)唉吔,施主你叫唤何人?
(世显白)我叫唤宫主。
(长平白)宫主系施主何人?
(世显白)唤,宫主系我个妻房。
(长平白)吓,施主你叫唤妻房,应该在家中叫,房中叫。何解会叫到佛门清静地嘅呢。
(接唱)俗世尘缘事我唔愿听,你莫寻偶清规地,将观音两番误作湘卿,你似疯颠。我不禁失惊,
暗中念句真经,我今已将剃度半生梦已醒。劝君休错认,我才十岁,经栖身归依佛法一心拜神灵。
(世显食住序台口白)吓,乜你咐忍心真系唔肯认我,试问谁无骨肉之亲,谁无父女之情呢。等我
讲吓先帝崇祯嘅惨事,若果但喊亲呢,不问而知就梗系宫主叻,等我试吓你至得。
(接唱)我复向前朝认,叹崇祯巢破家倾,你可有为佢沉痛沉痛敲经;灵台裏,叹孤清,月照泉台
静,一对蜡烛也无人奉敬。
(长平失声痛哭介)(世显白)唉吔!师傅,乜你喊呀,呀,唔通你就系宫主。
(长平愕然不知所答介)(白)施主,你错咯,皇帝系为我地而死嘅,试问我地又点可以唔喊呢。
(悲咽接唱)我哭故国凋零,问谁个能忘佢自缢在红阁,谢民爱甘牺牲性命;感先帝哭绝了声。
(世显接唱)深宫裏有朵帝女花,但嘅佢惨处你可再愿细听。
(长平接唱)帝女花已遭劫难我不愿再听,怕荒山冷静,谁愿与君孤单相对,犯了清规玷辱了名。
话说,《帝女花》的电影里删了很多经典的唱段,当真令人气结。
更不要说那整一场消失不见的《上表》了。
谁拍的电影啊?严重抗议!
雪中燕
寄生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