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行为的生活指导
(2010-05-29 11:59:20)
标签:
肝硬化生活指导护士健康 |
肝硬化患者行为的生活指导
1.畅情志
中医学认为,情志忧怒既是肝硬化的发病诱因之一,也是促进病情发展及演变的一个病理因素;绝不能一听到被诊断为肝硬化就悲观失望,必须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要重视而不要恐慌。情志抑忧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肝硬化患者往往情绪又易于波动,要学会暗示自己,控制自己,避免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激动或应激反应均可加重病情的发展,过分激动或动怒会加重门脉高压,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2.调饮食
合理的饮食对控制肝硬化发展与恢复有重要影响。酒精是肝硬化的重要致病原因,肝硬化患者必须严禁饮酒。肝硬化患者营养吸收不良,既要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宜以“新鲜、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又不可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更忌暴饮暴食。早期患者可采取高蛋白饮食(瘦肉、鱼类、禽蛋蛋白)结构,代偿期患者应少食多餐,可在晚上临睡前适当加餐,如可喝些牛奶,可减少肌肉因释放氨基酸而过度消耗;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0.75--1g/kg,约35--60g/d,伴有腹水的患者需75g/d,用量不宜过度,尤其是晚期患者,不可一次摄入过量的蛋白,蛋白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易诱发肝性脑病(肝昏迷),血氨高的患者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锌元素,对肝脏恢复有效。肝硬化患者肠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必须严格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及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腹泻,腹泻可诱发腹水的产生;如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不宜食用粗糙、煎炸、坚硬的食物,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有腹水倾向的患者,要适当控制盐的摄入,以免加重水钠潴留等。
3.防外邪
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机能显著下降,容易感冒,感冒、发热及后续的细菌感染是加重肝硬化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会导致腹水的出现,必须注意预防及早期用药,将其阻止在萌芽状态。
4.免过劳
中医认为“肝者,罴极之本”,即肝脏病易于疲劳,不耐疲劳,劳累是加重肝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肝硬化活动期需绝对休息,但是恢复期和稳定期则宜加强适度的锻炼活动,以防止长期卧床引起乏力、情绪抑郁或运动过少,加重机体的衰弱。一般的锻炼可选择太极拳、散步、气功等;饭后一般不宜运动;入浴时间不宜过长,更要避免桑拿浴。稳定或代偿期的病人可参加适当的工作,但决不可过劳。此外,肝硬化患者均应节制性生活,因性生活时血压上升、体力消耗等可使肝脏缺血缺氧,这不仅会干扰疾病的康复,而且还会引起肝病的复发或加重。
5.防外伤
肝硬化患者,由于正常肝组织减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凝血机制发生障碍。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凝血功能异常,尤其是晚期患者常常有出血倾向,可出现反复鼻出血,刷牙时牙龈出血,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淤斑,严重者成为血肿。如果发生外伤,容易出血不止,发生上腹部外伤时容易发生脾破裂,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