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业规划大学生教育 |
分类: 职业规划成长 |
从玄奘的白龙马的讲起吧,誉满天下的白龙马原本是长安城磨坊里的一匹白马,由于生下来就在磨坊里工作,这匹马的出众之处在于身强体健,任怨耐劳。玄奘在挑选坐骑的时候心想:西方路途遥远,去时要当坐骑,回来时要驮经书,所以要挑选忠实可靠,任劳任怨的马。于是选中了这匹磨坊里的马,这一西去,就是十七年。
待玄奘取经回到东土,世称“三藏法师”,成为名满天下的英雄。这匹白马也成了取经的功臣,被誉为“大唐第一名马”。白马衣锦还乡,来到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驴子和老马艳羡不已,请白马讲取经途中的奇妙见闻。白马很平静地说:“各位,我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幸被玄奘大师选中,一步一步,西去东回而已。这十七年间,大家也没闲着,只不过你们是在家门口来回打转,其实咱们走过的路是一般长,也一样的辛苦,因为我去的是西天,所以才有今天。”
大部分时候,我们也像磨房里驴子和马一样的生活和工作,漫无目的的耗费着力气,却不知道该为了什么而努力,似乎总是在绕着毫无意义的圈子,尽管碌碌却是无为。
也许对我们来说,第一重要的不是如何使自己跑的更快,而是首先找到自己奔跑的方向。人只有知道自己想到哪里去,奋斗才能有意义。
热爱还是热门?
一般来讲,高考时候报考专业是考生依据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在高考成绩、学校以及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是回到现实,大部分家长、学生可以实事求是的问一下自己,又有多少高三学生能真正做到大致明确自己的理想、了解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对于未来的意向职业又有多少真实的了解呢。所以普遍情况下,选择专业时还是拘囿于普遍认同的所谓有前景的专业,也就是选择一些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
现在大学生就业前景差强人意,相信家长、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都会更多的考虑到所学专业会不会比较容易的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这当然无可厚非,但这样的思考模式下却隐藏着一个悖论:热门专业又会因为大量考生的涌入,四年后毕业的时候却陷入大量毕业生没有市场出口、求职竞争十分激烈的窘境。
这已经不是秘密,当年的热门专业如生物科技、法律、财会,所有的管理类专业,就业状况恰恰最不容乐观:北京市IT行业应届毕业生的起薪逐年下降,早已不见当年的风光,计算机毕业的很大部分去了中关村装电脑;当年红火一时的法律专业毕业生很多选择与法律无关的就业方向,或者无奈选择读研乃至读博。
像经济形势会像波浪一样周期性的出现波动,所谓的热门专业更是如此起伏变化,而且波动的周期或许比想象的还好迅速。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世上本没有热门,报考的人多了就成了热门,同样,这世上本没有冷门,毕业的人多了就成了冷门。
再差的行业也有做的很好的人,再好的行业也有做的很差的人。既然没有绝对的热门,选择专业或者就业,或许应该更多的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在一篇关于他热爱工作的文章中曾这样描述自己道:“我每天醒来,就觉得无比的兴奋,以至于自己无法吃下早餐,迫不及待的去摄影棚是我最想要做的事情!”
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在07年股东年报里这样说道,我每天都是激情四溢,是踩着舞步去上班,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你能想象这个对工作充满了无线激情的人已经83岁了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仅仅是勤奋或者逐利的天性,可我相信是热爱的力量让他选择了继续卓越的工作。
热爱是一切成就的源泉,是实现卓越的基础,而“一般”是没有出路的。假如你现在学习的专业、工作的职位是你所热爱的,或者至少有很多部分是可以带来快乐的,那我真是要恭喜你了;如果不是,那我也恭喜你,至少你现在知道了,还有今天和明天去去追求自己的热爱。做你喜欢的、热爱的,同时,它对社会、对人群有所益处,这才是最重要的、幸福的。
对你的热爱承诺
你的学习快乐么?有没有经常通宵网游,却将此归咎专业不吸引你?有没有觉得学习了无用处却只是无能为力?有没有想过辅修自己喜欢的专业,却仅仅是想想而已?有没有想过毕业以后只要能去写字楼,至于干什么不重要?你真的认为这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么?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抱怨、有人在迷茫。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抱怨?为什么会迷茫?
其实,不快乐主要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什么也得不到。
我坚持认为,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的被满足。大多数同学大概没有真正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的工作,一份还不错的薪水。
为工资而选择职业是一件十分不值得提倡的事情,没有热爱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绩。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饥不择食,越容易失败,你的未来职业经历会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不必怀疑,你会一次次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不喜欢,现在不喜欢专业,将来不喜欢工作。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了解,还仅仅是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吗?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才是人才。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回首往事,最遗憾的往往不是曾经做过失败的事情,而恰恰会是没有勇气做的事情。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问一下你的底线,没有考上现在的大学,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就会很失败?未必吧。
毕业生吸引用人单位的无非是学历加能力,如果在能力上有足够的说服力就能够绕开学历的障碍寻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如果你现在是大四了,面临着就业。通过职业兴趣的探索能有助于确定就业的方向,然后是脚踏实地的找到一份和大方向吻合的、能解决生存的工作,做好思想准备,花几年的时间去为一个华丽的转身做准备。如果你现在是大二、大三的话,要赶紧着手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做探索和定向,通过实习来弥补专业和学历的不足。实习一般不需要你有专业,而有了足够的实习,形成一定的能力,毕业时又能绕开学历的障碍。
最后,我想引用哈佛大学首位女校长福斯特在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福斯特对哈佛的毕业生们这样说道:“做你热爱的工作吧!如果你一半以上清醒的时间都在做你不热爱的工作,就很难有幸福可言。”这也是我想跟大家说的。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很经典的职业倾向测评方法——Holland小岛测试(具体描述网上可以查到)(http://www.nedp.cn/download/2007/1011/article_4.html),可以帮助你开始探索自己热爱职业的旅程。注意:这个仅仅是探索的开始,绝对不是终点。有条件的话建议和有经验的心理学专业人士一起辨别分析自己的测试结果。
MBTI人格类型测试(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