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宴无好宴:一场平民幽默的殇

(2006-09-18 00:03:42)
分类: 嬉笑人生百态
   
宴无好宴:一场平民幽默的殇
    请原谅我用"殇"这个略嫌ZB的字眼,那是刚受完文艺大片《夜宴》的熏陶。有关电影,李敖有这样的描述:“洗三温暖是屁股享福,脑袋受苦,看电影是脑袋享福,屁股受苦。”看完夜宴,对此我便不敢再苟同了,李总,这句话至少也应在电影前面加上一个好字吧?恕我直言,《夜宴》实在是一部让我脑袋屁股都受苦的电影。在前后座距离相当紧凑的海淀剧院,我的忍耐也在葛优大帝那句胜似搞笑的“气势如虹”里轰然到了极限,于是,坐在第四排、原想近距离亲近饕餮盛宴的在下的头发便被揪成了鸡窝。
   冯小刚以前拍的电影,剧中人物都是些很能自得其乐的小人物。那些浑身透着一股可爱劲的人们放松着你的神经,还能让你悄悄的对应那些有着各种小缺点、却一般善良的角色来轻轻的挠动你心灵中某些柔弱的部位。一部天才创意和充满平民幽默的《甲方乙方》奠定了冯小刚的电影地位,也几乎铆定了冯小刚的喜剧定位。冯小刚也以他擅长创造力和特有的亲和力成为电影市场的笑傲者。但冯小刚绝对不是大师,根本无力去驾驭《夜宴》这么大的题材。于是整个《夜宴》中无法引人共鸣的主题、松散凌乱的衔接、不合逻辑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情节都使《夜宴》没能成为饕餮大餐而沦为一部洋垃圾。冯小刚玩电影,这次真是玩大了。不过画虎不成反类犬,还坏了自己的招牌。
   这部片子有明显的媚外、至少是媚国外奖项评委的倾向。《夜宴》情节主线沿袭《哈姆雷特》这部西方名剧,也许便是为确保老外评委在被钢丝吊的七晕八转的同时还能简单的理解剧情;《夜宴》的题材挑选具备了文艺大奖所必备的非正常情结,弑君篡位、恋母乱伦、兄妹畸恋、复仇毒药便一个个成为《夜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虽然加以国人习惯性的情感抑止,但敢说,如果电影审批制度松一点的话,冯小刚玩的会更露骨。
   服装、道具的选用也很让人心里不舒服,《越人歌》是诗经年代的爱情故事本无可厚非,但那白色的面具,如果印象中没错的话应该是意大利某歌剧所特有的;羽林军蒙着的面具怎么看便怎么像欧洲中世纪诡异的黑武士;再没有那“赵客缦胡缨,银鞍照白马”的壮美;章子怡那修短了的眉,刷白脸上的一抹口红活脱脱一日本歌伎;京城闹市上那笼子里的狮子让我惊起一身的汗,要是冯小刚再敢弄个角斗士出来,我绝对义无反顾的视电影票如粪土而退场。各种畅销元素的简单糅合让人觉得那只是锈迹斑斑的青铜鼎里煮着一大锅通心粉面。冯小刚在点映会后也说“把葛忧放在威尼斯,观众不会笑……”,看得出他是有野心的,至少这部《夜宴》已不再是大陆观众习惯并喜欢看到的幽默平民剧了。
   剧中另一大诟病便是台词。以往冯小刚的电影总能留下经典的台词,这次我想也会毫不意外,假如同样是出笑果,恐怕这次只是耻笑了吧。青女献舞前那“就算所有人都抛弃了你,我不会,爱情不会”让我倍觉白痴并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厉帝那“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母仪天下,睡觉还蹬被子”让我勉强抑止笑意以便在整个电影院笑成一片时保持自己“绝不盲从”的一贯作风;但“复仇的火焰让你穿越了死亡之谷,抑或是你的忧郁打动了女人的心,让她们维系着你的生命?百般算计都不如一颗单纯的心。啊!哥哥!难道真是你的灵魂在冥冥之中保佑着你的儿子……如果是这样,那我把尊严还给你!”终于惨绝人寰的将我击倒并顺便揪乱了我的头发。
   另外,情节的荒唐甚至匪夷所思让我不由怀疑《走向共和》的编剧盛和煜是不是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推敲“以诚信为本”还是“国道即人道”,或者“搴舟中流”还是“塞车中流”好一些了。一个刚逃脱追杀、衣衫褴褛的王子会儿戏般的出现在皇后的寝宫;被猜忌的将军却总佩着长剑在后宫受到觐见;青女能轻易的纠集一套马戏班子出现在原本用来对付他父兄的鸿门夜宴上,并及时的打断了厉帝便要喝下的鸩酒。而马戏班子里还混着前来复仇的王子(保安也太不尽职了吧?);而厉帝又在完全不处于劣势、不存在逼宫的情势下,毫无道理的为一个连她自己都觉得迟早会被始乱终弃的女人而徇情(敢叫厉帝,心理居然这么脆弱?)……唉,烂片!也许这部烂片唯一值得回票的便是章子怡慷慨的大露玉背了。
观后感:(1)以后不要承诺写观后感;
       (2)诸君可与路边购一张D版盘,以作为章子怡个人写真珍藏为是矣。
       (3)再也不相信中国的大片了,还是《疯狂的石头》有点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