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甬城——和丰纱厂旧址

2025-08-14 16:06:16
标签: 旅游 宁波工业设计博物馆 和丰创意广场 和丰纱厂旧址

【和丰纱厂旧址】位于宁波市江东北路甬江畔的和丰创意广场内。和丰纱厂始建于1905年,建成于1907年,是宁波乃至全国近代纺织工业史上的重要纺织企业,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宁波工业代表“三支半烟囱”之一(另两支半是太丰面粉厂、永耀电力公司、通利源榨油厂)。现存建筑有老厂房、小洋楼和纱厂烟囱。

【和丰纱厂旧址】小洋楼:位于丰庭楼与和庭楼之间。是一幢漂亮的两层外廊式欧式风格建筑,上部为砖木结构,四坡顶,均面阔三开间,建筑面积370平方米。由青砖和红砖砌合而成,外墙红灰相间。前有围廊,外廊地面铺设彩色地砖,每两个廊柱间是拱券顶,柱头为爱奥尼柱与科林斯混合式,涡卷纹装饰随处可见 

【和丰纱厂旧址】老厂房:现存建筑为原成品车间的一部分,是浙江省现存最完整民国工业建筑。厂房为两层,面宽106米,进深15米,条形基础,上部为两层砖木结构,人字坡顶,拱形的双开窗和观音兜山墙,外墙灰红相间,嵌着装饰的红砖,一楼窗户上方做弧形设计,是宁波市区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老式厂房。

【和丰纱厂旧址】烟囱:矗立在甬江畔的纱厂烟囱,犹如擎天一柱,曾经撑起了宁波近代民族工业的半边天。它是解放前宁波工业著名的“三支半烟囱”中最大的一支,也是宁波近代工业文明的缩影。和丰纱厂自1907年建成投产,至1937年,纱锭增加到26000枚,拥有员工近3000人,规模在浙东工业界位居第一。

【和丰纱厂旧址】是历史、建筑、城市文化等多重价值的聚合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老厂房和小洋楼得到了保护性开发,老厂房被打造为宁波工业设计博物馆,小洋楼作为宁波城区党支部旧址,被打造成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年,和丰纱厂入选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成为宁波市首个国家工业遗产。

【和丰纱厂旧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见证。作为宁波近代工业的标志性遗存,这些老建筑是清末民初民族资本抵御外资压迫、自主发展实业的缩影。和丰纱厂创办于1905年,在洋货垄断市场的背景下艰难崛起,成为浙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其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萌芽到挣扎求存、再到逐步壮大的曲折历史,为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史、工业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和丰纱厂旧址】是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老建筑见证了宁波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921年和丰纱厂工会成立,年底中共和丰纱厂支部正式组建,成为宁波较早的中共基层组织之一;1926年爆发的“六月工潮”更是宁波党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工人运动。这些历史事件与老建筑紧密关联,使其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展现工人阶级觉醒与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革命文化价值。

【和丰纱厂旧址】是工业建筑艺术的典型范例。老建筑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体现了近代工业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特色。例如,老厂房的灰红相间砖墙、弧形窗拱、观音兜山墙,小洋楼的欧式外廊、爱奥尼与科林斯混合式柱头、石膏线脚装饰等,既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实用主义设计,又融入了本土建筑的装饰元素,是研究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要实物样本,具有独特的建筑美学价值。

【和丰纱厂旧址】是城市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作为宁波“三支半烟囱”(象征近代工业文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和丰纱厂的老建筑早已超越了物质层面,成为宁波城市记忆的重要符号。它们承载着几代宁波人的集体回忆,是城市工业历史与文化身份的象征,对于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传承城市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和丰纱厂旧址】是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示范。这些老建筑在改造为创意广场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注入了现代文创产业功能,实现了“工业遗产”向“文化地标”的转型。这种活化利用模式为其他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其本身也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实践样本,体现了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创新价值。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