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重庆——龙门浩老街

2023-08-02 11:40:45
标签: 旅游 东水门长江大桥 龙门浩月 龙门浩 历史文化街区

【龙门浩老街】地处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中段,面朝长江、背靠南山,占地540余亩,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历史悠久,遗迹众多。老街有200多幢不同时期的建筑,其中有18栋是优秀历史文物建筑。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明朝“巴渝八景”及清代“巴渝十二景”中的“龙门浩月”所在地。

【龙门浩】是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地名,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据传北宋嘉佑元年,苏轼三父子自嘉州乘船东下去汴京赶考,船至恭州(今重庆),惊见长江主流南岸段一条顺江巨大石梁被巧夺天工劈开,浩口两侧酷似龙头,可容船只进出浩内,苏轼父子被这独特的景观所吸引,并叹大自然之美景,便将岸边村落江口村取名“龙门浩”。

【龙门浩老街】里外巷子见证了重庆城市的发展变迁。里外巷子的前半巷以巴渝文化与开埠文化的历史为主线,打造了城市记忆历史馆。后半巷则汇集了不同地域的美食与文化。里外巷子以巴渝文化与开埠文化共融的方式来雕琢城市记忆,以“聚里外•汇中西”为理念,让前来游览的朋友感受到南岸这片土地的开放与包容。

【龙门浩老街】是最具山城特色的老街旧巷。爬坡上坎的青石甬道,上下落差有近五十米。依山而建的各种建筑,青砖黛瓦,层层叠叠。穿梭在这充满沧桑的历史建筑里,无不让人感受到鲜明的山城特色。这里不仅保存了大量开埠时期的外国使馆与老建筑,还因滨临长江而拥有了极为开阔的视野,成为眺望渝中半岛的绝佳选择。

【龙门浩老街】毗邻长江,因水而生、依水而兴,千年前就是巴渝先民活动的核心区域。百年前的龙门浩码头是中国西部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老街是当时最大的外商聚集地。抗战时期这里又成了重要的外事机构驻地及活动区域。巴渝文化、开埠文化,抗战文化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其成为重庆重要的文化地标。

【龙门浩老街】毗邻东水门长江大桥。这座连接渝中区与南岸区的公轨两用桥,是一座钢桁架梁斜拉桥,主跨520米,桥面宽21米,全长1000米,是重庆市区重要快捷通道和地标性城市景观,与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合称“重庆两江大桥”。从老街观赏轻轨穿越长江大桥,从繁华现代的渝中开往复古魔幻的老街,成为网红打卡一景。

【龙门浩老街】是重庆文化精华之所在,是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历史文化老街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历史博物馆。漫步龙门浩,你看得见消逝的历史,摸得着建筑的质感,闻得到久违的味道,唤得醒沉睡的记忆。龙门浩老街不愧是一座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备了现代时尚元素的千年老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