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重庆——白公馆

2023-07-07 13:00:19
标签: 旅游 歌乐山 松林坡 渣滓洞 白公馆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东麓。歌乐山松柏苍翠、林壑幽美,小溪潺潺,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地处歌乐山山腰的白公馆,地形险要而隐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权迁都重庆,白公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军统局改建成为特别看守所。

【白公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驹自诩是白居易的后代,借用白居易的别号“香山居士”,取别墅名为“香山别墅”,百姓习惯称其为“白公馆”。白公馆曾经作为国民党残害革命志士的秘密监狱,它和渣滓洞一并被称作“两口活棺材”。

【白公馆】在1939年被国民党军统局改造成为特别看守所,成为军统特务迫害革命志士的秘密监狱。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曾被囚禁于此,最多时关押人员达二百余名。

【白公馆】在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后,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被转移到渣滓洞。抗战胜利后,白公馆作为特别看守所,渣滓洞的“人犯”又迁回白公馆。重庆解放前夕,军统特务疯狂屠杀了关押在此的大批革命者,犯下了滔天罪行。

【白公馆】主楼房间现在都布置成为陈列展厅。展览用大量图片、实物及文字介绍了当年关押在白公馆内的革命烈士的事迹,揭露了国民党特务残酷迫害革命者的种种罪行。文物展柜还展出有大量烈士遗物、遗作,包括烈士生前与家人的书信,烈士们创作的诗歌、文章等。

【白公馆】展室内有一面制作粗糙的五星红旗,是当年革命先烈凭自己的想象亲手制作的五星红旗。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和歌剧《江姐》中,江姐等人绣红旗的感人场面,让无数人落泪。绣红旗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白公馆的男牢,它的制作者是罗广斌、陈然等革命志士。

【白公馆】是《红岩》、《江姐》、《烈火中永生》等文艺作品的原型地。这些文艺作品,再现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状况,展示了革命烈士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余祖胜等烈士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