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奶商与公众的“对话”延迟
刘思坤
10月12日是周日,央视2套的品牌栏目《对话》按道理将会在10点播出。在此之前,12日凌晨时刻,央视国际网站推出节目提前预告:“将播出《牛奶的诚信》——奶业三巨头汇聚《对话》栏目。”“在节目现场,面对节目主持人的尖锐提问,以及现场观众和作为媒体观察员的早报记者步步追问,三位乳品企业(蒙牛伊利光明)的负责人都认真地作了回答。”此篇预告由新华网记者采写,在腾讯等各大网站被重点推荐。
不过12日晚的观众们恐怕要失望了——节目没有如期播出。最早揭露三鹿问题奶粉的《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的博客用了两行简短的小字解释了原因:
“本期节目原本定在12日晚10时播出,晚9时多,接央视通知:节目延期播出,时间另行通知。由于早报及新浪等网站此前预告说将于12日晚播出,对此特向各位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另外,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记者、专家及现场的观众提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录了三个多小时,播出的只有几十分钟,估计正式的片子中会有不少精彩的被剪切掉。”
不知延迟播出的背后是何原因。《对话》节目都是提前录制好后进入节目播出库的,在距离节目播出前不到一个小时忽然接到“通知”,在电视台的操作规范中,如果没有硬杠杠的压力是不会如此处理节目的。那么这个“硬杠杠的压力”究竟是什么,以至于能够将本已推出并刊登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节目预告推翻,令广大公众与巨头老总对话的期待落空?
附:
1、第一篇点名揭露问题牛奶的文章,9月11日,《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豫赣鄂等现婴儿患肾病病例 矛头指向三鹿奶粉》:
http://news.qq.com/a/20080911/000782.htm
2、简光洲在发表首篇报道后的感受(发于记者个人博客)《我为什么要公布问题奶粉“三鹿”的名字》:
http://www.dfdaily.com/dfbbs/space/viewspacepost.aspx?postid=4438
3、原定10月12日晚10时首播的《对话》节目预告(目前尚未播出):
http://news.qq.com/a/20081012/000358.htm
作于2008年10月13日清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