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故事班长情节情感爱情 |
分类: 积极生活 |
老班长的新情节
这个月的18号,小李就要调到北京工作了。于是毕业后依然在青岛留守的同志们,自发地组织起了一次聚会,一次毕业后真正的同学聚会。本来计划来14个人,到最后来了18个人。小小的屋子被挤得满满,杯子、盘子、筷子,在狭小的转盘上丁零当啷地乱撞。大家的话题从房子到车子,从票子到孩子,聊不完的话题,如同沉睡的火山猛然间爆发。五个月并没有改变什么,一切依然那么熟悉,但把时间再往后调整几天,这些熟悉的面孔,可能就再也难以想见。这就是时间的游戏,它让我们有了感触,有了突破工作压力和人性懒惰,从各个时空把我们聚到了一起,于是我们举杯祝福,用下肚的酒证明祝福的存在,寄托给对方以美好的未来。此情此景,情何以堪!
有人说人老了才会回忆。但在今天这个并不是离别的时节,面对着毕业后再一次的离别,小鲲的那句:“对啊,不愧是我们的老班长!”让我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我想起了我的现在,我想起了我早就应该开始的反思。
校园里的硕士生活过于乏味。老同学带着曾经的信任各奔天涯,而在旧环境中的我,需要确立新关系,一时间难以重新与他者建立信任,本科阶段的知识和人脉储备并不能够给予我足够的交际满足,身边缺少交心的朋友,而外在学术环境的恶劣彻底断绝了我对它的希望——熏染一定的讨论氛围,形成观点交锋的学术环境——在行政条块和刚愎自用的中心论之下,在有限的3年时间中,恐难以实现了。
情感上也有了波澜。曾经的她,如今在场,让我意识到那份已经封存在历史深处的萌动感情依然存在,这份感情依然真,依然纯,看着她笑,她动,她说,一颦一笑,读着她写的留言,依然让我难以释怀。我很惊讶自己的多情,但却无法找到惊讶的理由。
当我猛然回顾我的感情之路,发现走的弯路确实太多,多得有些心累,多得有些无奈。感情的逻辑太过复杂,我无法用我的头脑思考清楚,更无法控制我自己的那份原始的萌动。我不希望它随着年龄的逝去和见识的积累而渐渐淡化,我也不希望这份萌动的感情发展出成熟的爱情之果后,随之带来的便是平淡和萧瑟。
在这个时代,自由不再难得。但对一个尚不知所从、不知方向感的人来说,自由却是另外一种无奈。感情的自由选择,不同于过去的家族包办,虽然没有了针对家族的抱怨,但自由也带来代价:错误的选择在真正的付出后,必然带来内心的伤害。伤害再所难免,同时它也让我成长。无论是我拼尽全力争取但却没有走在一起的那个人,还是短暂地走在一起最终分开的那个人,我都会感激,感激她们让我感觉到痛,感激她们让我感觉到爱。情与欲,痛与爱,恩与恨,在无数理不清的思绪中,其实没有真正的是非,只有真正的回忆。
总是回忆过去并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但当一种回忆深深地烙在心里,同时当下又让你看到过去的那种场景时,你不得不回忆。这份回忆带有青春期对异性特殊的兴奋感,带有对感情朦胧之美无法解释的向往。而当这种兴奋与向往只有在回忆中才能浮现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绝望的产生?
“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我始终没有完全读透。绝望是与希望并行存在的,当现实的铁冷让你对希望的信心尽失,也就没有不产生绝望的理由。
萌动的感情固然美丽,但短暂的美丽并不能给人真正的幸福。永恒的幸福固然重要,但需要风险式的磨合与适应。当我有充分的信心把握自己事业的未来时,爱情却或多或少多了一丝无能为力的外在感:爱是双方的事情,没有真正握在手中的控制感,也就没有必然会如何的预测,所谓可遇不可求。强求的结果,是可能失去一个至关重要的朋友,是可能搭上自己的所有付出却无所回报的冰冷结局,是未来更加不确定的幸福。
于是,经历了弯路的爱情,实际上依然在大地上不断地划着问号。人生的终极目标能够给人积极与动力,但这一目标的尾巴,如果始终拖着这样一个巨大的爱情问号,怎么看都是不完整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只能通过时间和人生的积淀,一步步地品味、寻觅、把握。这条路很长,从来没有未来的确定性。
但当下我们至少要对它抱有希望,因为过去不再,当下转瞬,未来才是充满可能性的所在。绝望与年轻不应是近邻,希望和阳光才是应有的生命品质,对爱情的保持与追求,是生命自信的表现。
刘思坤
作于2007-11-4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