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新出土西周青铜器及其铭文释读
逸空,2006年11月21日晚和22日晚
摘要
近日,在陕西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新出土了一批被其他学者定为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该县的博物馆人员,将一些资料馈发于我。此文主要将两件“壶”内各有铭文释读于众,以备参考。包括新出土西周青铜器的简单介绍、金文原文与楷书对释、及其白话文翻译。
关键词
扶风;西周;青铜器;金文;字源学;白话
一、扶风开光之西周宝器
2006年11月8日,陕西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新发现西周青铜器,经初步勘察清理,共出土青铜器27件(组),系出自窖藏。计有编钟五件,“盥”两件,“壶”两件,矛头十二件,瓒三件,鼎一件,汉白玉扳指一件,车马器小件及车饰一组103件(图一)。两件“壶”内各有铭文112字。这是继 10月15日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出土商代青铜器后的又一重要发现。
图一,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新发现西周青铜器,党立科(扶风县博物馆)摄影
二、天书易解之古今对释
扶风县新发现西周青铜器两件尊内,各有铭文112字,根据扶风县博物馆发来拓片,逸空初步做了如下释读。
铭文一(扶风县博物馆拓片)
逸空释文(从右向左,从上而下):
隹五年九月,初吉。赏(前人通释为召)
姜以琱(周)。生灭五师。壶
两。以(原文作厶)侷(原文从局从氏)命曰:余考(同老)之(原文作止,同)
我仆(僕,原文从亻从對[对]),享往(原文从彳从壬)田,多柔弋,
许勿叛散,作(原文作乍)余宕其
参,汝(女)宕其贰(原文从戌从贝从二),其望(原文从止从工从兄)公
其夬(读厥)。乃余惠大章,报(報)
守(原文从宀从土从丸[丮])厥(原文作氏)帛束璜一取(原文合文),嗣眔
盥(此处不清,参考下篇)两,辟(原文从人从辛)琱生拜(原文从手从卩),扬朕
宗君,休用作(乍)赏。公尊
卢(盧,原文从虍从豆从皿)用军(原文从斾从单)韦(原文从凡从双止),率得(原文从贝从手)屯灵
冬。子孙永宝,用之(止)享
其。又敢辞(原文从双吅、从乿[辞字去辛])兹,命曰:汝(原文作女)
吏(古同事),赏厥(原文作久)公,则明亟。
注释:
赏——原文含“召”,而前人通释为“召”,逸空认为“赏”之本字,“召”和“尝”之子文。赏从嘗(尝)从贝。“嘗”(尝)含“召”,后化为“旨”,召旨本同。“日”为讹。“贝”为后加。上面的“”,怀疑为本为双“又”双“卩”之省。诸字典无西周金文之“赏”,因前人不识。
侷——原文从局从氏,局或为君之别体。因此,“侷”与下篇之“侰”,同为“君”意,表示对君王的尊称,为代词。
望——原文从止从工从兄,若望。
守——原文从宀从土从丸[丮],无对应字,疑“守”之古字。
厥1——原文作氏,按照语法,传统文字学释读为厥。
一取——原文一取合文,为数量词。
眔——原文从目从水,为褱、鳏等祖文,泪之胞文。
卢——原文从虍从豆从皿,释为盧。
军——原文从斾从单,而军在战国时期从又从车,上面的“又”是旗帜象形“斾”(方)之演。而从单之“斾”(方)者,亦为“倝”。于是也怀疑原字为“幹”。
韦——原文从凡从双止,而“韦”(韋)常从口(丁)从双止或四止,为“卫”(衛)之祖文。通常,双止同下为“夅”;双止同上为“步”;而“韦”(韋)常双止相背。此字怀疑为而“韦”(韋)之别体。
得——原文从贝从手,而之前商代和西周早期之得,从贝从又。
辞——原文从双吅、从乿(辞字去辛),楷书无对应字,以辞代替。
冬——终之祖文。
厥2——原文作久,按照语法,传统文字学释读为厥。
铭文二(扶风县博物馆拓片)
这则铭文基本与上同,释读时,若遵照原文,则略有不同。
逸空释文(从右向左,从上而下):
隹五年九月,初吉。赏(前人通释为召)
姜以琱(周)。生灭五师。壶
两。以(原文作厶)侰(原文从君从氏)命曰:余考(同老)之(原文作止,同)
我仆(僕),享徒(原文从彳从土)田,多柔弋,
许勿叛散,作(乍)余宕其
参,毋宕其贰(从戌从贝),其望(原文从止从工从兄)公
其夬(读厥)。乃余惠大章,报(報)
守(原文从宀从丨从又从丙)厥帛束璜一取(原文合文),嗣眔
盥(从益从丌)两,辟(从人从辛)琱生拜(从手从卩),扬朕
宗君,休用作(乍)赏。公尊
覆(原文从復从皿)用军(原文从旂从单)韦(原文从凡从双止),率得(原文从贝从手)屯灵
冬。子孙永宝,用之(止)享
其。又敢嗞(原文从双吅、从爪、从兹、从又)兹,命曰:汝(原文作女)
吏(古同事),赏厥(原文作久)公,则明亟。
注释:
赏——原文含“召”,而前人通释为“召”,逸空认为“赏”之本字,“召”和“尝”之子文。赏从嘗(尝)从贝。“嘗”(尝)含“召”,后化为“旨”,召旨本同。“日”为讹。“贝”为后加。上面的“”,怀疑为本为双“又”双“卩”之省。诸字典无西周金文之“赏”,因前人不识。
望——原文从止从工从兄,若望。
守——原文从宀从丨从又从丙,无对应字,疑“守”之古字。“守”字春秋战国文字为从宀从丨从又。
厥1——原文作氏,按照语法,传统文字学释读为厥。
一取——原文一取合文,为数量词。
眔——原文从目从水,为褱、鳏等祖文,泪之胞文。
盥——原文从益从丌,丌为双手之形,晚期常见金文双手在上。
军——原文从斾从单,而军在战国时期从又从车,上面的“又”是旗帜象形“斾”(方)之演。而从单之“斾”(方)者,亦为“倝”。于是也怀疑原字为“幹”。
韦——原文从凡从双止,而“韦”(韋)常从口(丁)从双止或四止,为“卫”(衛)之祖文。通常,双止同下为“夅”;双止同上为“步”;而“韦”(韋)常双止相背。此字怀疑为而“韦”(韋)之别体。
得——原文从贝从手,而之前商代和西周早期之得,从贝从又
嗞——原文从双吅、从爪、从兹、从又,楷书无对应字,以嗞代替。
冬——终之祖文。
厥2——原文作久,按照语法,传统文字学释读为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