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金顶乃是世俗地


标签:
旅游 |
分类: 在途中 |
峨眉金顶乃是世俗地
文/青儿
http://www.dabaoku.com/gif/150/gif002.gif
青儿站在接引殿外上金顶的小道前,感觉小小窄窄的梯子陡峭得仿佛缠绕在雾里的带子,树木草叶朦胧幽深得湿漉漉,怎么看都觉得意思不尽。回想起刚才乘缆车上金顶,尽管立于窗边用尽目力,看到的仍然只是凝结于窗的雾气水珠,不由沮丧万分。
每每出游总是独行,因为太不喜人多的纷扰,尤其不愿借助这些代步的设施。可这回身不由己地与一群人同行,被迫加入了一个旅行团,处于封闭的缆车里,仿佛间成了被空运的绵羊,莫名其妙地登上了金顶,不知所云地被导游赶着瞎逛了一通,几有窒息的感觉。
可绵羊们总是听话温顺得不可思议,那份虔诚,变异成了令人发指的昏蒙。
很是奇怪,金顶上每一个帮助游客点灯或是值守的工作人员,仿佛都被佛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一堆一堆虔诚的绵羊,不时地大声吆喝“不准照相”“不准用手指佛”“不准摸”。。。。。。。在金顶十方普贤的脚下,绵羊们战战兢兢,工作人员趾高气昂。
生在庙宇三分佛啊。也许,不尽然是峨眉,所有的名山古刹,皆如此。这,或许也算得佛光普照的一解吧。
而导游们,则是笑嘻嘻的牧羊人,为绵羊们指点出一条又一条花钱祈福的光明大道,或点灯,或烧香,并美其名曰:要先舍才会有得,此乃舍得也。
在卧云禅院(银殿)前,一个导游神情肃然地介绍:这是我国唯一的坐东朝西的寺庙。青儿听了,忍不住叹气,绕开了绵羊们,自顾进寺。
几天前,乐山的导游也是如此这般介绍凌云寺的。那当儿,青儿问导游:凌云寺的大和尚修的是禅宗吗?口若悬河的导游一脸的茫然,点了下头,便再不理青儿。
乐山峨眉一带的寺庙多供奉华严三圣,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峨眉山是普贤的道场,且金顶的金殿是永明华藏寺的普贤殿,华藏世界是《华严经》的境界,所以青儿一直疑惑众多寺庙僧人修习华严宗。可乌尤寺的大和尚却告诉青儿,他们修行的乃是净土宗。
离开了绵羊群,青儿再也不肯做回绵羊,只是在金顶的雾里游弋。银殿里的玉佛光润欲透,清洁澄明。华藏寺大雄宝殿的三身佛金碧辉煌,一般地宝相庄严。
一方寺庙如此这般舒敞有致,极尽一时文化的,并非只是峨眉。佛教流淌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骨髓里,无论时代再是如何贫瘠,那寺庙,也要尽可能地繁华和尊崇。由此可见得中国人对精神信仰的虔诚,已隐隐然超越了对物质的欲求。
寺庙于青儿,乃是清心的平常地。而青儿于寺庙的喜欢,在于寺庙房屋院落的清幽雅致,在于众佛像神情线条的天工。佛,在青儿的眼里不是神,只是文明的沉淀。心里的喜悦,是欣赏的懂得,并非膜拜。
其实,游人香客们叩拜的香烟缭绕,也是寺庙的风景。佛法西来,生于中国的世俗里几千年,氤氲在雕刻建筑音乐诗歌文学政治里,若是没有普天下的盲信,也未免单调无趣。
只不过是,青儿始终做不成绵羊。喜欢寺庙的风景,却做不成风景,终归是路人。心里与诸佛亲切,却仍是没有半点烧香拜佛的心思。
在路上,相伴的,仍只是孤独。http://www.dabaoku.com/gif/150/gif057.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