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景德镇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二)

(2010-05-14 21:30:07)
标签:

景德镇

瓷器展

视觉/图片

摄影

休闲

休闲生活

请大家欣赏景德镇瓷器,这一篇主要是元代和明代的作品。

 

青花瓷 

青花瓷,白底蓝花瓷器的专称,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是用喊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以其色调淡雅,浓艳有别,色泽丰富,受到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爱。元、明、清时期,烧制青花瓷的窑场不少,但以景德镇的品质最好,数量最大。


http://s7/middle/3fef51c2g739e615376a6&690

1        青花莲纹匜(音“移”)  公元12711368 

4.2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8厘米 

 平口,弧腹下收,平底,长方形流,下有卷云形系。内腹有卷草纹,内底有一折枝莲,器外腹为七瓣双勾仰莲。施青白釉,口沿、外底露胎,胎色白。此青花莲纹匜属国家一级文物。



http://s11/middle/3fef51c2g739e615c938a&690

2



http://s11/middle/3fef51c2g739e6162acda&690

  卵白釉堆贴梅花纹双耳瓶  元 公元1271~1368年 

高19.8厘米、口径4.2厘米、底径7.1厘米 

唇口,长颈,弧腹下垂,圈足外撇。颈部塑“S”形双耳,腹部贴塑一折枝梅花。施卵白釉,圈足内露胎,胎色白,胎体致密。



http://s11/middle/3fef51c2g739e616a557a&690
4    青白釉辅首衔环双耳瓶  元  公元1271~1368年 

高25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8.2厘米

盘形口,长直颈,颈中间有一凸棱,溜肩,鼓形腹,高圈足外撇。肩部塑一对辅首衔环耳。施青白釉,积釉处呈湖水绿色,有细碎冰裂纹,器内、圈足露白胎。

 

http://s7/middle/3fef51c2g8430047d8986&690
  青白釉花形双耳瓶  公元1271~1368年  

18.4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1厘米 

喇叭花形口,长束颈,丰肩,腹上丰下收,高圈足外撇。颈部塑“S”形双耳,近圈足处有凸棱一圈。施青白釉,釉色晶莹,圈足内露胎,胎体致密。




http://s5/middle/3fef51c2g739e61768134&690

6        青白釉印花双凤纹连座瓶(1对)  公元1271~1368年  

12.8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8.3厘米 

洗形口,短直颈,丰肩,椭圆形腹。腹上部印双凤云纹,下腹饰水波纹。器座中空呈六方形,且有六扇形镂孔,施青白釉,器内、座底露灰白色胎。

 

http://s7/middle/3fef51c2g739e614a56a6&690

7     卵白釉模印龙纹盘  元 公元1271~1368年 

高6.5厘米、口径21.9厘米、底径7.5厘米 

敛口,弧腹,圈足。外壁光滑无纹,内底模印龙戏珠纹,龙四爪,细颈,蛇身,张口,瞪眼,威武无比。施卵白釉,圈足露胎,胎体厚重


http://s12/middle/3fef51c2g842fd7fb07fb&690

青白釉点褐彩执壶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高10.4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5.6厘米 

盘口,束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颈部置条形双系,腹上部置长流,对应处置条形执柄。口沿有褐彩四块,釉面薄而均匀,底无釉露白胎。


 

窑火凝珍——五彩斑斓的明代瓷器 

涓流纳于河,百川归于海。经宋代大江南北各窑口竞相争艳又由元代过渡到明代,景德镇窑几乎一统天下。其中尤以青花最具代表,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大有提高。另外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也十分出色,最具代表的当属成化斗彩和嘉靖、万历五彩,开创了彩瓷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单色釉中,永乐、宣德的红釉、蓝釉,成化的孔雀绿釉,弘治的黄釉都很名贵,为一时翘楚。明代景德镇瓷器大量外销亚洲、非洲、欧洲,对世界各国的陶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埃及、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制作的陶器中,明显带有景德镇瓷器风格。随着瓷器的输出,景德镇制瓷技术也传播到世界各地。

 


http://s10/middle/3fef51c2g739e617c9459&690

   白釉盖罐  明正统 公元1436~1449年 

通高18.2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8.2厘米

唇口,短颈,丰肩,鼓腹渐收。笠帽形盖,内有止口。通器施白釉,光素无纹,腹部有一道明显的接胎接痕。

 

http://s15/middle/3fef51c2g8430abcda02e&690

10       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宣德 公元14261435

32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2.2厘米

唇口,短束颈,丰肩,圆腹下收。颈部饰折枝花果纹,腹部饰缠枝莲纹,胫部饰折枝花卉纹。胎体厚重,胎质洁白致密。釉面泛青,光洁细腻。青花色浓艳,料浓处有下凹黑色斑点,为进口“苏麻离青”料。



http://s9/middle/3fef51c2g8430a3d0ca38&690

11    青花缠枝莲纹碗  明永乐 公元14.3~1424年

高9.5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9.5厘米

侈口,深腹,矮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缠枝纹,口沿。底部绘回纹。青花发色浓艳,釉色泛青。

 

 

 

http://s6/middle/3fef51c2g8430a40dce25&690

12         青花缠枝莲纹双耳三足炉  明正统 公元14361449 

13厘米、口径10.3厘米 

盘口,束颈,鼓腹,笏形耳下接卷云形钮。颈部饰杂宝纹,腹部绘缠枝莲纹。炉内与底足无釉,釉面泛青灰色,青花浓艳,为正统时期的产品。



http://s10/middle/3fef51c2g8430a4694b79&690

13   青花缠枝莲纹螭耳瓶  明正统 公元1436~1449年

高19.8厘米、口径5.8厘米、底径7.7厘米

盘口,长颈,圆腹,台座式圈足外撇,颈部塑两螭形耳。全器纹样分六层,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釉色莹润,青花色调淡雅。



http://s14/middle/3fef51c2g8430a4b5986d&690

14         青花折枝花卉纹戟耳瓶(1对) 明景泰 公元14501456

16.8厘米、口径4.7厘米、底径6.4厘米 

 撇口,长颈,丰肩,腹部渐收,圈足外撇。颈部装饰两戟形耳,绘折枝果纹,腹部绘折枝花纹。此戟形耳瓶在明代“空白期”常见。



http://s8/middle/3fef51c2g8430a501f4d7&690

15   青花松竹人物纹瓶(1对) 明成化 公元1465~1487年

高17.3厘米、口径4.2厘米、底径6.5厘米

直口,丰肩、腹部向下渐收,圈足外撇。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人物,下部饰莲瓣纹,里面点缀吊脚云。青花沉静淡雅,部分采用了“分水”画法。

 


http://s8/middle/3fef51c2g8430ab442f57&690

16



http://s7/middle/3fef51c2g8430a30a58b6&690

   17    青花梵文三足炉  明成化十六年 公元1480

5.4厘米、口径8.5厘米

平口,筒形腹稍鼓,兽蹄形足。腹部有五个梵文。胎质洁白细腻,纹饰布局疏朗,造型小巧,具有典型的成化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