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阴极、正极和负极有何区别?

标签:
股票 |
1)阳极和阴极
阳极(英语:Anode)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相对的,阴极(英语: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英文anode和cathode是法拉第发明的词,anode表示“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或者失去电子的电极),相当于中文的“阳极”或“氧化极”。相反的,cathode则表示“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或者得到电子的电极),相当于中文的“阴极”或“还原极”。
字典中anode译成“阳极”或者“正极”,cathode译成“阴极”或者“负极”。这是不严格的。
但是在化学和电学领域,阳极和正极,阴极和负极的概念和原理是有区别的。
通俗一点说,阳、阴极是指电池内部的电荷运动,正离子从阳往阴极走,造成阴极电势升高;
而正负极是指电池对外做功,正电荷从高电位(正极)==实际上就是电池内部的阴极,经过外电路往低电位的(负极)运动,其实,就是带负电荷的电子从负极(内部的阳极)经过外电路往正极运动。简单言之:阴阳属于内部电荷运动方向,正负属于外部电荷运动的方向。
2)正极和负极
在电学和化学领域(电池、电路、阴极射线管等等)中,正极表示电势高的电极,负极表示电势低的电极,分别与英语的positive
electrode和negative
electrode对应。但是对于阳极和阴极而言,阳极永远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永远发生还原反应。根据这一规律,进行示意图解分析如下:
图 电池放电的示意图
根据电池放电的示意图,图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可以任意设定。在图示的情况下,1端为电子流入的方向,2端为电子流出的方向,相应地,1端为电流流出的方向,2端为电流流入的方向。根据失电子价态升高被氧化、得电子价态下降被还原的原则,以及流出电流则电势高为正极及流入电流则电势低为负极的原则,可以判断1端为正极(电势高)和阴极(被还原),而2端为负极(电势低)和阳极(被氧化)。
根据充电的图示情况,1端为负极,2端为正极。另一方面,由于1端得电子被还原,为阴极,2端失电子被氧化,为阳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放电时,阳极相当于负极,阴极相当于正极 ,
而在充电时,阳极相当于正极,阴极相当于负极。也就是说,阳极、阴极与电极的正或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前一篇:氢燃料电池图解
后一篇:Java 日历简单程序之一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