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72岁老太靠拾荒供养九旬母亲

(2010-01-12 17:37:16)
标签:

浪子的寂寞

原创诗歌

72岁老太

拾荒

九旬母亲

情感

分类: 现代诗歌

http://s16/middle/3fee7ea8t7ce6e5cedfaf&690

寒风中
是你踯躅的独行
烈日下
有你孤单的背影
是什么
让你的步伐如此坚定

 

高楼林立
到处杂草丛生
车水马龙
多是虾蟹横行
太阳不再温暖
只因阴霾布满了天空

 

故我惊叹
七旬的老人
竟然有如此纯净的眼睛
任世界有多么污秽
却无法在你心灵蒙上半点灰尘


你说,我不苦
最苦的是我的母亲
她为了养育我和弟弟
一辈子受尽了艰辛
我要是不养她,天理不容

 

朴素的话语
不是简单的亲情
那是人间的大孝
那是铁骨的铮铮
那是泱泱五千年的中华之魂
那是永远不会倒的万里长城

 

还有那条独眼的流浪狗
便是禽兽也懂得报恩
只吃捡来的骨头
不吃主人的馒头
但求与主人相依为命
它比所谓的人更懂得如何做人

 

我庆幸我还有眼泪可以流淌
可以涤荡麻木已久的魂灵
我庆幸,我还有自己的母亲
可以享受母爱的甘醇
我虽然,没有给她洗过脚
也没有,给她洗过头
但是今天,我要大声地告诉她
我爱你,母亲!

 

 

附:2009年12月12日05:12舜网-济南时报:

    

  住着破旧的、昏暗的、漏雨的小屋,吃着捡来的、别人送的食物,每天给母亲洗脚、暖被窝,用饮料瓶子给母亲制作“热水袋”……

  说起拾荒养活九旬老母,72岁的孙法菊根本不觉得自己有多苦。

  但是一提起老母当年为养育自己和弟弟所吃过的苦,她的泪水不由得往下掉。她说:“3岁时,我爹死了,我娘还怀着我弟弟。我娘要饭养活我们姐弟俩。你说,我怎么能够不养活母亲?不养老人是要遭天谴的!”

  ■最容易满足的“家” 垃圾尽头便是家

  12月11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民族医院后边徐家花园73号东侧附近,这里有一条很窄的胡同。胡同两侧墙根处堆放着各种各样的垃圾,这都是孙法菊捡回来的“宝贝”。

  在垃圾堆中曲曲折折向前穿行了大约100米,记者看到了两间几乎要倒塌的小屋。

  屋子里又黑又暗,门口挂着的塑料袋里装着一些吃的,已经发了霉。

  孙法菊佝偻着身子,正在一个小小的蜂窝炉子上煮地瓜粥。

  屋里很冷,孙法菊的母亲坐在床上,目光炯炯有神,安详地看着女儿在一旁忙活。记者问她冷不冷,她拍了拍盖在腿上的一床新棉被说:“不冷了,不冷了,好心人昨天送来了一床被子。”

  孙法菊告诉记者,《济南时报》12月10日刊发了她拾荒的一张照片后,很多热心人前来看望她和她的母亲,让她很感动。

  小屋很破,但孙法菊已经很满足了。她说:“我和我娘在这里住了将近20年。前段时间说要拆迁,我真的很害怕。还好,人家知道我的情况后,让我继续在这里住。”

  ■最艰辛的回忆寡母讨饭把她和弟弟养大

  记者问孙法菊苦不苦,她笑了,说:“比我苦的人多着呢,我毕竟还有地方住。我不苦,就是苦了我老娘了。”

  提起母亲当年的艰辛,孙法菊的眼里突然流出浑浊的泪水。她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用老树皮一样的双手去擦拭。

  孙法菊说,她是江苏邳州人。她3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还怀着她的弟弟。“我娘没有改嫁,硬要把我弟弟生下来。她说,只有生了男孩,她在家里才有地位。”

  生了一个儿子,孙法菊母亲的日子并没有好起来。为了养育两个孩子,她曾经乞讨多年。“我弟弟小时候经常生病,每次生病都把我娘吓得半死。她养育我们姐弟俩真是不容易啊!”说着说着,孙法菊又抹起了眼泪。

  后来,孙法菊的弟弟来到山东读书,孙法菊则在老家和母亲住在一起。

  ■最无奈的现实弟弟“失踪”了家人太贫穷

  大约25年前,孙法菊的弟弟孙法仁(音)将母亲接到济南。没过几年,孙法仁便让姐姐来济南照顾母亲,原因是母亲和他的妻子过不到一块儿去。

  再后来,她的弟弟搬到了泰安,三四年前突然“失踪”了。“我弟弟其实很孝顺。他的老婆得过病,借了很多钱,他们一家好像躲债去了。”孙法菊说。

  孙法菊自己也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徐州,女儿在济南一处集市上做着小买卖,女婿早就下了岗。“女儿对我很好,对她姥姥也非常好。你看,这电视机是她买的,煤也是她买的……就是太穷啊。”

  以前,屋里没有东西生火,她就去附近烧烤店要一些人家不用的碎煤点火取暖。后来,女儿给她买了一个小炉子,既能做饭,又能取暖。

  ■最忠诚的回报捡来的小狗从不嫌她穷

  在破旧的小屋里,一只小狗时不时在孙法菊的腿上蹭来蹭去。

  说起小狗,孙法菊的脸上晴朗了许多。她说:“它太忠诚了,每时每刻都跟着我,从不嫌我穷!”

  今年年初,孙法菊外出拾荒,在一个垃圾堆里看到了一只流浪狗,左眼残疾。她觉得小狗可怜,就把捡来的骨头扔给它。

  小狗找到了归宿,她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没办法,她就收留了这只小狗。

  “它不吃馒头,只吃我捡来的骨头。只要有人动我的车,它就上去朝着人家大叫。”

  ■最温情的“发明”饮料瓶子?暖水袋

  地瓜粥煮好了,孙法菊给母亲盛了一碗。她的母亲端起碗来,吃得很香。

  每天上午,孙法菊都要先把老母亲安顿好,然后才出去拾荒。“冬天了,天气比较冷,我起来得比较晚。”

  “多睡一会儿对身体好。”记者说。她见记者误会了,连忙说:“每天晚上,我要给我娘暖被窝。早上我要是起来早了,容易把风弄进被窝里,那样我娘不就遭罪了?所以,我得晚起。”边说,孙法菊边从被子里拿出一个饮料瓶子来。

  “这是什么?”记者问。孙法菊说,她买不起热水袋,只好把热水灌进瓶子里给她的母亲暖脚。“这个‘热水袋’有两个作用,既可以暖脚,又可以解渴。我出去捡破烂,如果我娘渴了,她不用起床,直接喝这瓶子里的水就可以了。”

  孙法菊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每天晚上都帮她洗脚,每隔一天都帮她洗一次头。

  ■最质朴的心愿和弟弟一起为母亲送终

  在济南,孙法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一家花店的工作人员经常给她送一些吃的。12月10日晚上,三位热心女士骑着电瓶车找上门来,送来衣服、被褥、花生油和卫生纸,还留下了500元钱和500元购物卡。

  孙法菊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找到“失踪”的弟弟。“我的背驼了,身体不大好,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就没人照顾我娘了。希望弟弟回来,和我一起给娘养老送终,叶落归根。”

  上午11点左右,孙法菊看了看炉子里的火,为母亲盖好了被子,锁上那扇破门,又推起她的破旧三轮车,出门拾荒去了。

  身后是她无比牵挂的老母,陪伴在她身边的,是那只无比忠诚的流浪狗。

  (记者黄智义实习生韩林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