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地块,潘石屹的完美与难堪
潘石屹40亿拿下望京地块后在博客里表示,要给望京画上最完美的一笔。老潘说这句话,有着忏悔的味道。在CBD坚守数十年,留下的除了一堆“大花脸”,就是眼下正在闹事的“冰美人”。而业内对他的建筑产品多有抱怨,特别是设计师们对潘石屹简直就是痛心疾首:多好的地块,多好的地段,怎么搞了这么一个怪怪。这种声音伴随着老潘十几年,这次拿下望京地块,如果从产品的角度讲,是不是要痛改前非,决心留下一座传世的经典?
老潘曾说过:“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我想,我是个很受女生喜欢的男生,好想有人告诉我,以后的路怎么走。”
老潘的确是讨女生喜欢的老男生,而且喜欢他女生的年龄线很宽泛,小的、中的、老的、圈里、圈外、平常百姓、名流,等等。但是,他的客户群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都可以背下来,投资客、中小型企业主、中小型商家。特别是最近的物业,受到山西煤矿主、河北铁矿主、内蒙兄弟的追捧,他自己总结说是,晋察冀、察哈尔革命老区人民最喜欢他,从来没有整栋购买的客户。
客户中很少有国内巨无霸企业、跨国巨头买单。这种感觉就像是住宅开发商盖了一辈子的小高层和高层,你要是问他,哪一个项目最能代表他的开发理想和建筑理念,他会很痛苦地说,全都是。因为全部都不是,所以全部都是。
老潘开发的SOHO系列,从产品线上说,都到了孙子辈,难分仲伯。很难说,哪一个是代表作品。虽然说有相当高的商业价值。我想,老潘也不是没有做过这个梦,比如建筑师走廊,就是一个玩艺术的作品,但是仅仅是艺术,叫好不叫座。
叫座不叫好成了他转不过的圈圈。
作为开发商,他做到了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在销售模式上,每次都要搞个天价拍卖,坚持“全北京撒黑单”的销售模式,大搞人海战术,在产品定位上,SOHO到底,快进快出,盘活现金流。老潘的文字是柔软的,而心里却充满了反叛和燥动,一直在讲一个很俗套的故事,买我的东西,不要问好坏,保证你有钱赚。在赚钱第一的商业社会,这就是天条,至少是暴发户的天条。
因为快,所以注定无法成为经典。
望京这个地块周边有很多跨国巨头购买的写字楼,而老潘此次是否有决心要做一个让跨国公司购买的写字楼呢?很难说这个地块会不会是下一个服务于跨国巨头的中小型企业主集群的超级大配套。虽然这也没什么不好,仅仅是我们对他要求太完美?仅仅是他说要留下望京最完美的一笔?仅仅是因为他是潘石屹?
作为眼下很火很成功的商人,在很多年后,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他保留下的遗憾。而望京地块,将是他“赎罪”的最好机会,是他为后人树立榜样的最好机会。
相信望京地块成为经典,时间长河里的经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