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支持万科融资
据理财周报8月10日报道,《万科21年9次融资250亿 分红仅30亿》。此文一出,市场上对万科的指责和骂声一片。
但是,我要问,为什么万科能成功融资?为什么万科每次融资都有人抢着要?融资也需要股民认账的,长期很少分红的企业为何仍然受到追捧?
如果分红太少就不是一家好公司的话,那么,美国微软公司成立以来只分红一次,而是多年送股。微软可是一家标准的“坏家伙”。
这里股民就有一个评价标准。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使资产增值,如果投资者在第一次增发时认购,以后均全额认购增发,即使没有得到多少先进分红,只要现在在二级市场抛售,获利极丰。分红是回报,出手股权的收益难道不是回报?
按此逻辑,巴菲特的公司就是天下第一圈钱烂公司,因为他从不现金分红。
当然也可能拿中联重科当成教材,上市将近10年了,就在ipo时圈了一次钱,其后每年都分红或送股,总股本从最初的1.5亿到现在的15,每股收益反而比最初翻了三倍多。
这样的企业当然值得尊敬。但是,长期持有万科股票的人都发了财,却也是事实。
那么,万科为何很少分红,与股民共享财富增长的快感呢?从理论上讲:只要市净率大于1就适合融资,数越大融资就越划算。中国股市是全球市净率最高的市场当然最适合融资。中国股市就是个适合融资不适合分红的市场。
客观说,分红多与少不是值得投资的因素,从万科融资250亿,到现在公司净资产300亿,外加分红30亿,回报率的确太低了,是公司不赚钱吗?当然不是,是赚的钱都进了管理层的腰包!
平安上市仅仅一年就融资达1300亿元,分红是多少呢?0.2%,搞得股市大崩盘。中国移动、中石油为代表的香港上市公司,是赚了海量的钱,但都给老外分红了。所以,比起中移动和中石油,万科强多了,股民的钱财用在职业经理人腰包,而不是老外的腰包。
平安可以收购富通亏损百亿搞到腹痛难忍,可人家马明哲依然年薪千万,之前上市融资千万同样也是大大高于其净资产。目前平安资产负债率88%,万科作为房地产公司仅仅33.1%。
为什么市场上会突然抛出这篇文章呢?而这篇文章背后又会想哪些机构的身影呢?对于中国的股市,用脚后跟就可以想明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