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堂秋深话乡故(1979.10.22.)

(2022-04-04 16:09:58)
分类: 我的散文、诗歌、随笔

草堂秋深话乡故(稿于1979.10.22.

我踏着田间小路,慢慢地走着,看着,想着。霜,打黑了碧绿的山芋秧,打黄了树叶,打紫了棉叶。可是,棉桃还是开了,白白的犹如团团积雪赖在棉桃枝上。黄黄的苎麻花在潇潇的秋风中依然怒放。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牵牛花在路旁争相夺艳。

我来到当年洗澡的南汪(池塘),塘水还是那样浑浊,好在堤埂加高了一些。芦苇丛丛,瘦瘦的芦秆倒有点亭亭玉立的味道,可惜的是,不能用美丽漂亮的少女来形容,因为那白白的芦花,恰像一位老态龙钟的白头翁。芦花柔软,暖和,家乡人喜欢用来编做鞋,称谓“毛翁”,寒冬腊月穿在脚上,踏雪踩冰,防寒取暖。家乡人大多喜欢这种“毛翁”,当然,爱漂亮的年轻人很少穿它。南汪虽属于死水池塘,却没多少鱼,即使有鱼,也没几条,而且小的可怜,上斤重的鱼是见不到的。不像江南,有水塘就有鱼。这儿没人钓鱼,也钓不到鱼。除非夏天雨水旺盛,马陵山上的洪水下来,能带来一些鱼。于是,有人用腊条(荆棘条)编成“8”字形葫芦状似的笼子,在流水的地方堵起来,来个“守笼待鱼”。再不,就等池塘水快干的时候,下塘浑水摸鱼。鱼类大多是鲫鱼,家乡人叫草鱼,还有鲶鱼、參子鱼、泥鳅等。这两种捉鱼的办法,我小时都搞过,特别是后一种,浑水捉鱼,很有意思,有人用竹篮、有人用纱网。我则用的是秫秸杆编制的“羄”,看见鱼张着圆圆大嘴露出水面呼吸时,慢慢走到跟前,用羄一下子就兜上来了。也有人弯腰在水里摸鱼。故乡的水塘要是起了的话,那真比逢集还热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围在水塘边或看,或直接下塘捉鱼。捉到鱼后,兴高采烈地带回家,或炒、或煨、或煮,一饱嘴福。

顺南汪向南再走二十来米远,就是南园。园里有几个人在种菜,浇水。园里种有红的萝卜,青的辣椒,绿的韭菜,还有四季豆、芹菜,绿茸茸的有点“郁郁葱葱”的样子。园北边有个园屋,——像个三角形的草棚。草棚是留给看菜园的人住的。多少年了,这个草棚也许翻新过,只是地方和模样、房间的大小没变。记得在草棚的北墙跟,当年我和故乡两个姑娘说过笑话,那时候他们也不过十六七岁,一个“长辫子”,一个“二道毛”,每人背个粪箕子,不是拾草,就是拾粪。其中一个叫“贤华”的,还被我爱过。大队合作医疗医生群昭就是我和那姑娘的媒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此事没有成功。再说,那时我们都还小,还没到结婚年龄。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是新社会,当然不可能“十五得妻,十六生子”了。

顺南园往西行,有块地,原是种棉花的,我母亲和我谈的第一个女朋友的母亲都在这块地里种过棉花,如今这块地成了谁家的“自留田”。地里种了山芋,地头种的是田青。地西面多了一条大渠,不,是人工河。渠水夏天猛,冬天无,是截了原来西南流向的老沙沟改造的。这是水利的一大成果吧,修改这条渠道,看样子,花费了不少功夫,但愿它不是形式主义的产物。

自留田里都有人再忙着。一对小夫妻拉着耙,耙地种麦。一对叔嫂用板车拉粪,累的满头大汗,还在拼命地往地里拉。我家自留地的北面,有个“罢农户”,四十多岁的人,不想干农活,背个粪箕子在地里拾碎山芋梗当柴烧。他蹲在我对面,抽着丽华牌香烟,和我天南地北扯着,看样子怨气不少,牢骚满腹。

“凭我这个样子,到中央里反映问题,中央一定会很好接待。”他说。

“恐怕不行吧。”我应酬说。

“俺光身一个人,又不带东西害他们,怎不给见?”

……


闲扯了一会儿,淑凤的母亲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淑凤什么时候回来?”听人说淑凤要回来了所以我问她。

“马上就来了,二十三号叫人去徐州接,路上可不容易了。”

“是啊,要在车上过五天五夜你。”

{她到乌鲁木齐还要两天两夜呢。”

“唉,太远了!

淑凤原是我的对象,谈了一两年,也打算结婚了,后来因为县宣队的进驻,把我们两家都打成坏人,婚事也就吹了。

她的婚事确也曲折。

在我们即将成婚之际,我父亲(原是贫协主席)因为保大队书记被县宣队打成投机倒把分子,她父亲在医院治病期间也被揪斗,说他是叛徒。我本想落户在故乡,被逼无奈,我只好离开老家返回芜湖。在此期间,不少人挑拨离间,毁亲之后,她可受了不少欺辱。她本人想找个有文化的出头露面的人物,她母亲想给她找个能做上门女婿的人,她二姐想给她找个城里工人,结果全没实现。后来一个房族的长辈——经常流窜在外的流浪汉,给她介绍一个新疆人(汉人),因为那个新疆人是癞痢,被她两个叔伯哥哥轰走了。再后来,她的一个老师把她介绍给另一个新疆人(汉人),说是下放知青,在那儿当生产对会计。因为信任老师,所以她家连男方面都没见,就答应了亲事。男方寄给她一百块钱做路费,到了新疆,凭身上几个字,和男方会面。见面之后,才知其新郎文不识丁,根本不是知青,而是个道道地地的赶车汉。身无分文,离家千里之外,想回家也不行,只能屈而从之。每每提笔给家中父母写信,都是痛哭流涕,痛骂不已。她父母也是悔恨莫及。

可巧,今年回来了。她生三子,夭折一个。一别九年,我们能再次见面,也是天赐良缘啊。

没有“一打三反”,也许我们早已经结婚。可是,如果淑凤和她父母坚持,如果我继续坚持,即使县宣队再惨无人道,也打不破我们的婚姻,毁不了我们的亲事。算啦,我俩有缘无分,过去就过去了!我还是走我自己想走的路。

太阳已经落山了,故乡的大地还留在太阳的余晖中。

余晖虽然短暂,但它正孕育着一个新的太阳明朝升起。(完稿于1979.10.24.

 思絮散记  

真理

在诚实善良的人眼里,你成了骗子的外衣。(80.2.25.

魔术

明明是假的,它可以让你相信是真的;当你信以为真时,它却又告诉你它是假的。(2.25.

及时雨

少了无用,多了害人。(2.28.

春笋

大地虽厚,锁不住你绿色的生命。(4.19.

当你红得最得意之时,冬天也就快来了。(4.19.

花与枝

花离开枝,花就失去了自己;枝失去了花,还能再放一枝。(2.28.

哈哈镜

它把你变得奇形怪状,面目全非,你却不恨它、怨它,相反乐得嘻嘻哈哈——你看谁像它?(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