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复合常见白点气泡分析
(2013-03-28 16:07:50)| 标签: 压力温度复合白点复合气泡胶粘剂杂谈 | 
白点和气泡的剖析
 
 
复合薄膜常见的的气泡或白点有三种不完全相同的表现:
 
 
 
气泡和白点产生的原因之一
上胶量不足
任何看起来很光滑的表面(如PET、BOPP、NY、 PE、 CPP、镀铝薄膜、铝箔等),但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都是凹凸不平的。尤其是印刷后的油墨表面更是凹凸不平且多孔隙 。
 
复合时,首先要将粘合剂填平复合基材本身的凹凸不平和填平油墨表面的凹凸不平和众多的孔隙、同时还要在油墨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粘合剂层,这样才能将二层需复合的基材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用于里印的复合白墨中的树脂含量通常少于表印白墨,所以复合白墨的表面更为粗糙和有更多的孔隙。粗糙的表面本来是复合白墨的优点,有利于胶粘剂渗透产生足够的剥离强度,但反过来由于要将凹凸不平和众多孔隙的油墨填平,因此遇到满版白墨的印刷膜复合时往往需要更多的上胶量。
 
 
 
复合膜上胶量的常规要求
 
| 
结  | 上胶量(g/m2) | 
| 塑/塑(无印刷) | 2.0g/m2左右 | 
| 塑/塑(油墨少) | 2.5g/m2左右 | 
| 塑/塑(油墨多) | 3.0g/m2左右 | 
| 塑/铝(无印刷) | 3.0g/m2左右 | 
| 塑/铝(油墨少) | 3.3g/m2左右 | 
| 塑/铝(油墨多) | 3.5g/m2左右 | 
| 塑/铝(抗酸辣) | 3.8g/m2左右 | 
| 塑/铝(耐蒸煮) | 4.5g/m2左右 | 
| 塑/纸 | 5.0g/m2左右 | 
 
 
 
 
 
判断涂布量不足的简易方法
因刚复合完的复合薄膜,尚未固化的双组分聚氨酯胶像热熔胶,在熟化室内会再次被融熔而流动,熟化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大,我们称为“二次流平”。
 
 
决定涂布量时不但要考虑剥离强度,还要顾及涂布的流平性。而流平性还与是否采用匀胶辊、基材的表面张力和胶黏剂的表面张力、胶槽中胶水的粘度等有关。综合条件好的,涂布量可适当降低。
造成上胶量不足
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 1
(1)网线辊的规格选择不合适; 
(2)配制的胶液工作浓度偏低。
 
 
 
原因 2 —— 堵版
(1)胶液复溶性差,造成涂胶时胶水的转移率逐渐下降。
对策
选择复溶性好的粘合剂。
(2) 胶液粘度太大
随着胶水中乙酯的不断挥发,胶水的工作浓度会不断升高,粘合剂的粘度也会随之升高 
,升高到一定程度 
, 
粘合剂的流动性能、转移性能及流平性能等均会开始逐渐变差,差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涂布工作的正常进行,会出现涂胶膜的透明度下降、平整度下降
,甚至出现 “
胶点 ”、“ 
橘皮状 
” 
对策
 
 
 
对策
1、每天复合结束,一定要认真清洗版辊的网坑;
 
 
(4)同一种薄膜它的厚度越大,它的挺度(也称作刚性)往往也越大,在复合热辊处贴合时就不易被压平,也容易产生气泡现象。
 
 
 
 
 
 
(5)薄膜的挺度与薄膜的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低的薄膜,它的挺度就越大,这也是较厚的薄膜在冬天复合时更易出现气泡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泡和白点产生的原因之二
 
 
胶粘剂干燥不充分
干燥不良就是溶剂残留超标,干燥不良也会产生气泡。
 
 
干燥系统一般分三段式加热。涂胶薄膜刚进入烘道时,由于粘合剂中的溶剂挥发容易,故干燥温度应低一些,以免溶剂挥发过快,造成胶层表面结皮。随着粘合剂粘度升高,分子量增大,溶剂挥发变得困难,此时则应适当提高第二、第三干燥箱的温度,使残留的溶剂完全挥发掉。
 
 
 
 
判断干燥不充分的简易方法
将刚复合好的样品膜放置在 80℃ 的烘箱中30分钟。
 
 
 
应急方法
若发现因干燥不良造成气泡现象,复合后可将复合膜放置在车间里,在常温下复合薄膜中的残留溶剂就不易产生溶剂快速汽化的问题,复合薄膜也就不容易出现气泡或气泡现象恶化的问题。
 
 
油墨干燥不充分
常出现在大面积迭印部分,尤其是在浅色油墨部分复合后更易出现白点现象。 
 
 
气泡和白点产生的原因之三
 
 
胶层未流平
有时候,胶粘剂干燥很充分,上胶量也不少,但刚下机的复合薄膜还是有白点或气泡出现。
 
胶液的流平性与基材涂布面张力、油墨和胶液的表面张力、涂布时胶液的粘度以及是否采用匀胶辊等因素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判断胶液未流平的简易方法
 
将刚复合好的样品薄膜放置在 
 
1、确保胶盘中的粘度
薄膜上的胶层表面在进入干燥箱前必须确保流平。要胶层表面流平,除了薄膜表面张力和油墨的表面张力要达到要求外,胶盘中的胶粘剂本身必须具有较好的流平性能。
 
 
| 15 | 
| 20 | 
| 25 | 
| 30 | 
| 12 | 
| 22% | 
| 26% | 
| 38% | 
| 46% | 
| 30% | 
| 13 | 
| 40% | 
| 20% | 
| 37% | 
2、确保流平时间
干复机从上胶辊到干燥箱之间留有一段空间(越是速度高的复合机,这段空间就越大),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胶液在这段空间中提供足够的流平时间。 
 
 
假如有一台干复机,上胶处的薄膜到干燥箱入口处的距离约为1米,设备工作速度为120米/分,则薄膜上胶后到干燥箱入口处约需0.5秒钟。
 
 
| 初始工作浓度 | 0.1秒后 | 0.2秒后 | 0.3秒后 | 0.4秒后 | 0.5秒后 | 平均升速 | 
| 25% | 26.0% | 27.3% | 28.4% | 29.8% | 31.3% | 1.35%/ 0.1秒 | 
| 30% | 31.3% | 32.6% | 34.1% | 35.7% | 37.5% | 1.55%/ 0.1秒 | 
| 35% | 36.5% | 38.1% | 39.8% | 41.7% | 43.8% | 1.85%/ 0.1秒 | 
| 40% | 41.7% | 43.5% | 45.5% | 47.6% | 50.0% | 2.08%/ 0.1秒 | 
显然,胶水的工作浓度如选得过高,薄膜涂胶后胶液的流平性能变差所需的时间更短,这是我们在解决复合小白点时也必须要充分注意的一点,尤其是天热的季节,尽量减少胶盘与干燥箱进口之间空气的流动。
 
案例
有一软包装企业,其复合设备本身有三段烘干箱,发现气泡后,操作工将第一段烘干箱加热关掉,只使用第二、第三两段。
 
前面我们已讨论过,产生气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溶剂干燥不良,而烘干箱的作用恰恰就是要使第一基材上所涂布的胶水中的溶剂充分挥发掉;怎么会出现烘干箱用得越多、烘干效果越差的结果呢?
 
 
3、选择良好的薄膜
基材薄膜的表面润湿性差、表面处理不好或添加剂析出等原因也会影响到胶液的流平。
 
4、使用抹平辊
5、适当提高复合热辊温度
复合热辊加热的目的:使从干燥箱出来的第一基材上已干固的胶粘剂再次熔化、流动,进一步消除小孔洞、小缝隙,在复合压辊的压力作用下排出空气,使二层膜紧密熨合。
 
 
6、适当提高熟化室温度
不含溶剂但还没有充分固化的聚氨酯胶粘剂还有一定的流动性。熟化室中的复合薄膜中的胶粘剂在较高温度的作用下还会缓慢流动,温度越高流动性能越好,大的白点会缩小,小的白点会消失,直至胶粘剂的分子量增大到胶不能流动为止。
 
气泡和白点产生的原因之四
 
 
胶液中混入水份
水分进入胶水中造成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R-NCO+H2O → R-NHCONH-R+CO2↑
 
(1)乙酯中的水(还有醇、酸等)与固化剂中的异氰酸根基团(-NCO)发生化学反应消耗固化剂,使配比不准确,严重时造成复合膜固化不良(发粘——不干) , 剥离强度差;
 
 
 
2R-NCO+H2O → R-NHCONH-R+CO2↑
 
 
 
主剂20kg/桶 
 
 
| 工作浓度 | 乙酯 | 含水率 | 含水量 | 消耗固化剂量 | 
| 25% | 48kg | 0.1% | 48g | 1728g | 
| 25% | 48kg | 0.2% | 96g | 3456g | 
| 35% | 27.4kg | 0.1% | 27.4g主剂20kg/桶  | 986g | 
| 35% | 27.4kg | 0.2% | 54.8g | 1973g | 
 
 
 
空气中的含水量 
 
( 单位:g / m3 )
 
| 
含        | 60 % | 70 % | 80 % | 90 % | 100 % | 
| 20℃ 25℃ 30℃ 35℃ 40℃ | 10.32 13.74 18.06 23.58 30.46 | 12.04 16.03 21.07 27.51 35.56 | 13.76 18.32 24.08 31.44 40.64 | 15.48 20.61 27.09 35.37 45.72 | 17.2 22.9 30.1 39.3 50.8 | 
露点与温度、湿度的关系
 
|   | 50 % | 60 % | 70   | 80   | 90 % | 100 % | 
| 20℃ | 9.0℃ | 12.0℃ | 14.0℃ | 16.5℃ | 18.0℃ | 20.0℃ | 
| 25℃ | 13.5℃ | 17.0℃ | 19.0℃ | 21.5℃ | 23.0℃ | 25.0℃ | 
| 30℃ | 18.5℃ | 21.5℃ | 24.0℃ | 26.0℃ | 28.2℃ | 30.0℃ | 
| 35℃ | 22.5℃ | 26.0℃ | 29.7℃ | 31.0℃ | 33.3℃ | 35.0℃ | 
| 40℃ | 27.0℃ | 30.7℃ | 34.4℃ | 36.2℃ | 38.5℃ | 40.0℃ | 
对策
将胶盘加热,使胶温始终稍高于露点温度,这样就可以确保周围环境中的水气不会进入胶盘中。
气泡和白点
产生的其他原因
1、胶压辊质量不佳
 
 
 
 
 
2、复合压辊不平整
复合压辊和热辊不平整,或压辊两端压力不平衡,或因轴承磨损造成与热辊之间不平行、不平整的地方都会带进空气产生气泡;
 
3、较厚的薄膜从复合热辊处带进空气形成气泡
与较厚的薄膜复合时,上胶量不足也容易产生小气泡。
 
 
 
特例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