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mac周
tmac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7,662
  • 关注人气:1,4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忆NBA那些悲催、绝望、心痛的复出经历

(2013-06-29 12:35:36)
标签:

麦迪、罗伊、艾佛森

体育

分类: 篮球评论

真实的职业体育界,并非《洛基》般的励志电影。华莱士和罗伊的复出均以失败告终,麦迪仍在苦苦挣扎。回溯历史,老兵归来素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旅程。

 /周浩

                             老兵不死?         

“一日为湖人,终身为湖人”或许是对魔术师约翰逊篮球人生最好的诠释。因病退出NBA长达四年之久后,他在1995-1996赛季后半段以球员身份重返赛场。因为身患艾滋,起初联盟很多人不愿意与其同场竞技,飙升的体重也让他不得不改变打法,加之彼时的湖人星光黯淡,当季的得分王已然是塞巴洛斯。约翰逊没有屈服于眼前的内忧外患,他以自己的真诚和努力换来了部分人的理解和尊重。多数时间担任替补的魔术师场均仍能贡献14.6分、6.9次助攻,但由于运动能力的大幅下降,他的场上位置被定义为PF,湖人队的后场则由范埃克塞尔和埃迪·琼斯把持。

这次复出非常短暂,更像是一位摇滚巨星的返场加演。但即使只有36场比赛,即使已经36岁,魔术师还是奉献了三双和得分30+之类的招牌戏码。从客观的赛场表现而言,这并不能算是一次失败的复出,但作为一个五届总冠军得主,一个天生的赢家,继续这种“表演赛”并不是他想要的,外界对艾滋病的歧视也折磨着他。在那个公牛王朝如日中天的时代,魔术师最终选择了归隐,“这个联盟从不缺少球星,总冠军更是每年一度。对我来说,是时候去做些其他的事了。”

一代巨星的退役总是会引发连锁反应,当乔丹第二次宣布离开的时候,习惯了在飞人旁边增加自己曝光率的罗德曼也有点不知所措,再加上停摆危机,他改行做了记者,却始终找不到堪比自己当年行径的八卦猛料。19991月中旬停摆结束后,急于照搬公牛模式的湖人又邀得大虫出山。罗德曼在奥尼尔的庇护下忘情地摘板,可惜好景不长,不服管教的大虫在季后赛开始前离开了球队。随后他又在达拉斯打了一段短工,因多次无故缺席训练被开。38岁的老罗就此带走了属于他的NBA传奇,不仅劈腿抢板绝技就此失传,花边新闻、球星写真也变得索然无味,帕克、亨弗里斯们的情事能被媒体反复曝光,风头却不及当年大虫和麦姐的十之一二。

去年秋天,当不甘寂寞的拉希德·华莱士宣布复出,走进尼克斯训练营时,球迷们真的有些还念他吼遍天下的大嘴了,同时期待裁判频频亮“T”。可惜整个赛季拉希德因伤只打了23场比赛,大部分时间他只能和比他更老的老头库特·托马斯坐在场下谈笑风生,暴脾气随身体的衰退而大幅收敛。“老兵不死”这样的励志名言,并不能令老头们的复出结局圆满。

人与命争

如果不是该死的膝盖伤病,本德和罗伊如今应该还在球场上驰骋。

天才高中生本德当年的选秀模板是凯文·加内特。但讽刺的是,即便KG现在的膝盖状况,也比这位玻璃人壮年时健康许多。

“在罚球线,他右手持球起跳,在空中将球换到左手然后来一个大风车灌篮。”拉里·伯德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本德训练时的场景仍然赞赏有加。而当这位步行者前锋在20062月选择退役的时候,从自家卧室到卫生间这样一段距离都得走上半天。由于失去了两个膝盖的大部分软骨,在职业生涯最后两个半赛季里,他只出场了30场比赛,但是他没有屈服。“我一直在想‘这不会是结束’”,本德谈到他选择离开NBA那天的想法,“总有一天我会试着回来。 他的复出之路充满了艰辛,或许曾经的那个大风车灌篮给了他鼓励。在离开NBA 4年之后,他在2009-2010赛季又奇迹般地签约尼克斯。但28岁的他速度慢得像48岁,在苦撑25场比赛后,身为职业球员的本德永久退出了球迷的视线。

相比于未到巅峰就已坠落的本德,罗伊的伤病抗争史更加催泪。当他去年夏天在明尼苏达宣布复出的时候,外界持有两种看法:一种觉得他勇气可嘉,一种觉得他是在藐视运动医学。罗伊的主治医生早就警告过他如果继续打球,以后就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但他不信邪,就像当年在膝盖手术8天后神奇复出一样。日前,森林狼宣布裁掉本赛季只打了5场比赛,场均贡献5.8分的罗伊。球队老板毫不讳言地承认当初花重金签下这位曾经的明星球员是个愚蠢的决定,甚至有恶毒的森林狼球迷在论坛上咒骂他毁了球队原本形势大好的一个赛季。

经验证明,当医生确定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再与命争是不理智的,即使你当时还非常年轻。因此我们目睹了姚明式的急流勇退和罗伊式的惨淡收场,但是否该用“悲剧”来定义后者?即使古稀之年坐上轮椅,但罗伊和本德至少可以告诉他们的孙子:“我曾尽力,没放弃每一点希望,而生活就是这样。”

                              不如怀念

哈达威、麦迪、艾弗森职业生涯后期都遭遇了试训的“羞辱”,却没有减弱他们想继续打球的渴望。当便士在迈阿密重新复出时,老粉丝甚至意淫了他和奥尼尔久别重逢的盛景,当麦迪在今年季后赛马刺VS勇士第二场垃圾时间完成一记抢断,麦蜜们眼含热泪奔走相告:16年了,他终于在季后赛第二轮摸到了皮球。

在他们忙着求职的休赛期,球迷都会习惯性地坐在电脑前等待他们找寻新东家的消息,从渴望中产到苦寻老将底薪,他们不断修改下限只为有球可打。在迈阿密度过了惨淡的4个月后便士宣告永久退役,而如果不是期待他在马刺保证系统训练以求来年再战CBA,哪位中国麦蜜愿意看着熟悉的1号呆坐板凳,在暂停的时候为马特•邦纳递去毛巾?

目睹曾经的偶像流星坠地的确令人悲哀。学习如何从不可一世到忍辱偷生,或许是两位传奇侧翼教给球迷的最后一课。他们的赛场生命没有猝死,而是在时光老人的不停敲打下步入尾声。但对于死忠而言,目睹这样的过程无疑是场煎熬。

如果说“我只想打球,不在乎角色,钱不是问题”是便士和麦迪得以复出的关键,艾弗森的四处碰壁则更符合性格决定命运的定律。魔术师、乔丹、奥拉朱旺……无需赘述那些历史地位比AI更高的巨星生涯后期甘做替补球员的经历,但艾弗森就是不能承认自己老了,2009年在孟菲斯打了三场后,小艾便宣布走人,原因是不能接受替补角色。短暂退役后,艾弗森又于费城复出。当他俯身亲吻主场球馆的地板时,这一切像个完美的轮回故事。但“I am what I am”就像一个毒咒,母队在赛季结束后毫无迟疑地再次抛弃了他。

 AI刚离开NBA的时候,很多人坚持认为他的能力仍然足以胜任球队首发。转眼三年过去,如今的老艾是一个能被CBA二队球员轻松晃倒的落魄球星,已经没人相信他还能够适应职业比赛的强度。而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艾蜜麻木于曾经的偶像出现在各种不入流的表演赛里,展现自己曾经让篮球之神狼狈跌倒的cross over绝技。与其如此复出,相见不如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