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小组赛终于落下帷幕,尽管出线之路布满荆棘,但是中国男篮依然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斗志,在关键时刻取得连胜,成功杀入16强。球队出线,理应论功行赏,小可自知才疏学浅,就斗胆排一排中国男篮的功劳簿。
姚明无疑是中国队小组出线的首功之臣。进攻中,作为球队核心,在5场比赛中,姚明场均拿下28.4分,稳居世锦赛得分榜首位。防守中,姚明场均贡献9.2个篮板,排名世锦赛篮板榜次席,而场均2次盖帽更是为球队的防守立下汗马功劳。在最后的两场关键战中,姚明场均贡献31分9篮板4盖帽,姚明不仅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世界第一中锋”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更是用他的实际行动给予球队赢球的信心。最后一场生死大战,姚明打满全场,没有休息一分钟,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鼓舞着场上队友。比赛还剩30秒时,姚明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依然坚持打入扳平比分的关键一球,不仅极大的带动了球队士气,也为中国队最后时刻的绝杀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姚明是用一个人的力量抗起了整支球队。
王治郅虽然在前三场比赛表现欠佳,但是凭借其在最后两场比赛的优异表现,理应排在功劳簿次席。两场关键战中王治郅场均贡献14.5分,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进攻能力,完全起到了球队第2得分点的作用。两场关键战中,王治郅在进攻上无所不能,内线突破、外围远投、罚球,完全发挥了自己得分手段多样化的特点。生死大战最后3分半钟落后5分时,王治郅临危授命,上场后连得5分,帮助球队扳平比分,为中国队最后的绝杀奠定了坚实基础。防守中,王治郅不仅能够积极配合姚明进行内线协防,而且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姚明遮挡犯规,充分起到了内线保护者的应有作用。正是因为有了“明郅”组合的优异表现,中国队才能够再次上演“雅典奇迹”。
王仕鹏可以登上功劳簿第三位,完全凭借生死大战的压哨三分。虽然说这个进球更多是运气成分,不过中国历来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以成败论英雄。既然球进了,王仕鹏理应记一大功。
刘炜、朱芳雨、杜锋在关键两场比赛中,能够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进攻中可以抓住有限机会,外线发炮命中3分,起到了外围的牵制作用;防守中能够拼尽全力尽职尽责,虽无大功也无大过。所以他们三人并列功劳簿第四位。
孙越、易建联、张庆鹏三人,进攻中由于出手次数不多,导致得分较少;防守中由于受能力所限,也鲜有亮点,但是作为团队一员毕竟上场后能够尽心尽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球队出线理应记上一功。
莫科、陈江华、张松涛三人大多数比赛没有机会上场,更多是作为拉拉队,在替补席上为球队加油鼓劲,球队出线少不了拉拉队的支持,就也给记上一功吧。
最后说说主帅尤纳斯。生死战上,从姚明的40分钟不下场,到一大四小阵容的运用,再到最后时刻依然相信全场无所作为的王仕鹏,都显示了尤纳斯的用兵如神、出奇制胜,按理说应该给尤纳斯记上一功。考虑到,如果不是因为尤纳斯在对意大利和波多黎各的比赛中战术单一、用人失误,中国队完全可以提前锁定16强,所以功过相抵暂且不记。待赛程全部结束,再下定论也不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