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2年姚明进入NBA,中国就诞生了两个新名词,“姚蜜”与“姚黑”。经过了四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姚蜜”与“姚黑”,都已经形成了空前庞大的组织,也成为了针锋相对的死敌。为什么会产生所谓的“姚蜜”与“姚黑”呢?
从道理上讲,由于相对论的关系,有“蜜”就必有“黑”;如果没有“黑”的存在,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蜜”。所以只有“蜜”没有“黑”是永远不可能的。
下面重点谈谈“姚蜜”与“姚黑”的来源。
“姚蜜”的来源很简单,一群喜欢姚明的人所组成的共同阵营就叫“姚蜜”。有的人是喜欢他的球技、有的人是喜欢他的性格、有的人是喜欢他的长相、有的人是喜欢他的为人……不论是出于什么角度,总而言之都是因为喜欢所以“蜜”。
“姚黑”的来源相对比较复杂,个人认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因爱生恨型。因为对姚明过于喜爱,所以导致一部分缺乏理智的“姚蜜”因爱生恨,变身为“姚黑”。这一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是:对姚明期望值过高,缺乏理性思维。姚明一场比赛拿到20分10篮板2盖帽,在常人眼中应该是个不错的数据;但是,在这一部分人眼中,他应该每场比赛拿到40分20篮板5盖帽才算及格。由于缺乏理性、期望值过高,所以难免失望,久而久之便因爱生恨,恨铁不成钢啊。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人的心理特征“爱之深责之切”。
二、自娱自乐型。因为性格关系,所以导致一部分人以自我为中心,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只要自己高兴,管他是“黑”还是“蜜”呢。这一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是:没有目的、没有理由,一切跟着感觉走,想说什么说什么,不在意别人怎么想。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人的心理特征“有钱难买我乐意”。
三、损人利己型。因为要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所以导致一部分人不得不做“姚黑”。这一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是:心中并不一定认为姚明不好,不过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口不对心的去做“姚黑”。有的是为了吸引别人关注的目光,提高自己知名度;有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帖子的人气;有的是为了报复某人,和某人做对……总之是要达到自己的某种利益。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人的心理特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四、没事找抽型。因为自己的嫉妒心理,所以导致一部分人为了发泄自己心里的怨气而做“姚黑”。这一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是:对姚明取得的一切心存妒忌,凭什么你有钱我没钱?凭什么你是明星我不是?凭什么大家都爱你不爱我?……因为我的一切都不如你,所以我要骂死你;我没能力超过你,我就天天攻击你。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人的心理特征“整你就要整死你”。
由于各自出发点的不同,注定了“姚蜜”与“姚黑”将要成为对立的双方,这对天生的死敌将会继续战斗,直到分出输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