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虚心学子
虚心学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4
  • 关注人气: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进户线、套户线、进户线?

(2009-10-19 15:45: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技巧

    什么是进户线?
    1、从低压电力线路到用户室外第一支持点到接户配电箱得一段线路,称为接户线.
    接户线的相线和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应从同一基电杆引下,公共接户线总长度最长不超过80米,其档距不应大于25米,超过25米时,应加装接户杆.沿墙敷设的接户线,两支持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米. 
    2、接户线的对地距离?
    接户线的对地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低压接户线2.5米,
    高压接户线4米,
    跨越街道的接户线的低压接户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通车街道6米,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3.5米,胡同3米.
    低压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门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米
    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米;
    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0.75米;
    与墙壁.构架的距离:0.05米;
    3、接户线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1、工作者必须穿绝缘鞋及长袖的工作衣裤,戴安全帽,所用的老虎钳、尖嘴钳的钳把绝缘层必须良好无损伤、无受潮,登高工具必须完好。
(2、杆前,先选好杆上工作位置,分清低压的火线和中性线,上杆后再用试电笔验证,以防接户线与低压排线搭接时搭错中性线、相线。如果搭错,额定电压为220V的电气设备将承受380V的电压,不仅设备容易烧毁,还能引起火灾,这是十分危险的。
   (3、接户线与低压排线搭接前应先展放好,展放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和出现扭、弯等现象。
   (4、撤旧接户线时,应先撤相线后撤中性线。接接户线时,应先接中性线后接相线。
(5、农网中接户线以单相接户线占绝大多数,因此,接户线与低压排线搭接时不能只贪图方便,低压排线那相顺手好搭就专搭那相,而应将负荷在三相尽可能地调配平衡,以防止中性点位移带来危害。

    什么是套户线?
    由接户配电箱引至用户室外入户支持点的一段线路称为套户线.任一套户线的长度不宜超过50米,套户线一般沿墙敷设,其两支持点的距离不应大于6米. 
    套户线知识
   由配电箱引至用户室外支持点的一段线路称为套户线,推荐采用耐高温抗老化型绝缘线,且套户线的长度不宜超过 50m。由于农村住宅比较分散,配电箱所带户数若在6~12户范围内,套户线的长度可能大大超过50m。如果不严格限制套户线的长度,就很难保证电压质量。此外,当户数超过5户时,单相制的N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的规定难以落实。若采用共用N线,6户的套户线不少于7条,12户的套户线不少于13条,这么多的套户线,在敷设安装时就很困难,运行维护也不方便。众所周知,单相负荷,其N线通过的电流是各相线电流之和,N线截面应是各相线截面之和。若取各用户的同时率为0.8,N线截面也不宜小于各相线截面之和的80%。统计资料表明,接户线和套户线的阻抗在8.22~14.92/km间。如果N线是10 户共用的,通过它的电流可达40A左右,其N线长度在100m时,若每km的阻抗取其最小值8.22/km计,在N线上的电能损失每月(最大负荷使用小时按200h)可达:I 2Rt=40 2×0.822×200=263kW·h,损耗十分可观,N线线损率可达到14.9%,这是不允许的。由于共用N线上"T"点多,一旦共用N线发生故障,将造成与共用N线相关的用户停电,这也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套户线不宜超过50m;单相负荷宜采用相线、N线两线供电,不宜采用共用N线供电,这应是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什么是进户线?
   由套户线引到用户室内第一支持点的一段线路称为进户线.
    以往进户线的安装方式是采用绝缘导线,穿墙时套硬绝缘管,这种安装缺点有两方面:一是导线无保护护套,使一些不法用户破坏进户线绝缘而进行越表窃电;另一方面是导线的机械强度和绝缘状况不能得到保证。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采用进户线套双行塑料管,保护进户线即可得到解决。进户线穿墙时,对地距离不小于2米,塑料管应内高外低,以防雨水进入室内。双行塑料管上方设防水弯,防水弯对地不小于2.5米。防水弯的做法是将单股铁线或铝线穿于塑料管头中间3厘米处,然后使塑料管头向下弯曲到垂直位置,再将铝线绑于接户杆上即可。
    双行塑料管穿墙后,直接进表,尽量不使塑料管沿墙敷设一段距离后再进表,以给窃电者造成窃电可能。进户线截面的选择可按用电设备容易及发展和允许截流量。如单芯橡皮绝缘铝线以大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为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