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名人墓22——伍子胥墓

(2012-09-30 09:14:39)
标签:

苏州名人墓

伍子胥墓

胥王园

文化

分类: 苏州名人墓

2012年9月18日,正好活到73岁的伍绍祖少将没能迈过这道坎,才想到苏州还有一座伍子胥墓。

伍子胥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香山行政村胥渔自然村胥市街胥王园,2007年12月30日寻访,门票30元,停车免费。

当时的导航仪上,所搜集或更新信息还没有近年这么及时,根本显示不出这个地方,我们一行离开了韩世忠墓之后,驶上孙武路后,一路朝向西南往胥口镇而来。

到了胥口镇之后,走一路问一路,当地人对于伍子胥还都了解,每问必能指引出准确方位。

最后在越过了纵跨胥江的一座角度颇陡的危桥后,便发现了路西的一处崭新的园林式仿古建筑,想是目的地到了。

再瞧导航仪,显示我们正行驶在旷野荒郊的一片农田之中。

 

http://s3/middle/3fe8ebaancae0fd03b872&690 
门口挂着“胥王园”的匾额,只能暗自揣摸,胥王应该就是指伍子胥吧,可这个“王”的的封号是哪个朝廷追认的呢?

印象中,伍子胥从未被封过王啊,如何凭空就能称王呢,那岂不是妄自尊大了吗?!实在看不明白。

在礼崩乐坏的当今,没有礼治等级的约束后,只要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谁都可以称王称霸,这不是胡来嘛。

再一看售票处的门票价格,30元/人,啥优惠都没有,在向售票员确认这里就是伍子胥墓之后,来了嘛不能空跑一趟,买票进去吧。

 

http://s10/middle/3fe8ebaancae0fd4ed089&690  
由于整个园区是当地政府2005年才开始筹资3000万元修建的,看样子我们来时应该才刚刚落成不久,仔细闻闻,空气中明显有粉刷的气味儿。

正由于是全新的墓园,匾额题字也都是新的,就未曾一一观赏。

一进门,就见立着一尊伍子胥的造像,底座上书:

“伍子胥(?-前484年)

相土尝水

象天法地

建筑大城”

由于整个园区的中轴线是自东向西的,我们到的时候已是午后,太阳开始偏西,此尊造像坐西朝东,因此拍摄时逆光,就不上片了。

 

http://s2/middle/3fe8ebaancae0fd6e09c1&690 
整个胥王园逛下来,感觉建筑有些喧宾夺主,所谓的伍子胥墓和胥王庙并不是主体建筑,个人感觉高大的“申胥阁”抢占了风头。

因此,虽然一进门最先来到的应该是此处,但我们将之放在了最后游览,就是怕顾此失彼。

在游览过整个园区后,回到这里,更觉得大煞风景,不知道伍氏后人是怎么想的,祖宗墓东面修建如此高大的阁楼,而墓的西面啥玩意没有,只是胥江流过,不怕煞风水吗!

而且,墓地里建一个楼阁,中国自古至今,那座陵墓有此创新的设计?

所以,由此得出的结论,来此参观也非常后悔,感觉是被伍家圈钱之法,借老祖宗的名声,骗走了钱财。

 

申胥阁的介绍牌上是这样描述的:

“申胥阁因伍子胥受封于申地百(这个字没看懂,是不是“而”字,大概是用五笔打的)得名。它是园区的主景建筑。高18.6米,气宇轩昂,形象突出。它可囊括四周景物,统领全局。底楼为:伍子胥石刻人像;二楼为:‘苏州仿古船模馆’;三楼为《伍子胥兵法》;四楼为古吴阖闾大城模型,可谓内涵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蹬(这是要把楼蹬倒啊,应该是“登”吧)至五楼可一览胥口风景,朝南可见太湖渔帆点点,水天一色。”

 

http://s9/middle/3fe8ebaancae0fccbcfa8&690 
过了申胥阁,沿中轴线继续向西,便来到了胥王庙的入口。

从入口处的胥王园,到此处的胥王庙,始终都不明白“胥王”是从哪里凭空冒出来的。

大殿内供奉有伍子胥的像。

园中,事后回顾所拍照片,仅仅照片中,就有伍子胥不同的想象多达6种以上,没一个形象雷同的,能做到这一点也很不简单啊。

孔子长啥样,我们谁都没见过,但孔府好歹公布了孔子的一个标准像,至少保证了以后塑造的孔子形象能够达到统一。

想问伍氏后人,同一个胥王园中,竟有如此众多的长相不同面貌各异的伍子胥,是要七十二变吗?

现在的年代真是不错,这要换了明太祖当政,最多只许供一个木主,如果弄出这么多不相干的花花肠子蒙骗世人,就是杀头的罪。

大殿四周的走廊中,也展出了许多伍氏后人前来祭拜的场面,其中就有伍绍祖,这也是开篇联想到他的原因。

 

http://s9/middle/3fe8ebaan7ab019546e38&690

 

享殿内“彪炳千秋”的牌匾,看上去实在过于刺眼。

因为早在《史记》中,太史公对于伍子胥的评价就不高,正因为引外国军队攻打祖国,还将已故楚王拖出陵墓鞭尸,这在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王朝,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

即便换作今日,伍子胥的大逆不道,还是颇具争议的。

他的这种性格的显现,也早已注定了他不得善终的结局,换位思考,吴王在得知他鞭楚王尸时会是怎么想,如果有一天吴王不慎得罪了伍子胥,下场又会是怎样!

 

过了胥王庙,再往西,就是伍子胥墓了,还好这里没有望此尊大地称胥王陵。

 
http://s16/middle/3fe8ebaancae0fda0dbef&690  
按景点介绍牌上“伍子胥古墓”的说明:

“伍子胥古墓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胥口一直为伍氏后裔所瞻仰,现已修葺一新,以甬道为中轴线,由北向南,分别分置牌坊、祭台、墓碑、土冢。组合严正,氛围肃穆。墓碑名:‘古吴伍员鸱夷藏处’是伍氏后人所立。”

碑的正文两侧,还刻有“乙酉年冬”,“伍氏宗亲敬立”。

其他没什么好说的,伍子胥的故事,小学历史课本上就开始介绍了,大家都耳熟能详。

需要注意一点,伍子胥,子胥是他的字,而他的名字是员,“员”在这里的读音不是yuán,而是读yùn音运,通“贠”。

 

这里忍不住,还想多说两句此地的风水。

伍子胥墓,坐南朝北,前没照,后没靠。

面临的是院墙外的胥江,流淌不息;背后没有靠山,靠地是院墙外紧邻的东胥香花园小区楼盘。

不知道此小区的业主是怎么想的,推开家中朝北的窗户,眼前就是好大一个坟冢,据传说里面埋葬的还是一个横死他乡身首异处的厉鬼,晦气不晦气?

而且,通过卫星地图,明显可以看出,阁楼、祠庙、墓冢是横向一字排开的。

墓的东面是一座阁楼、一座祠庙;墓冢的西面除了个码头就是河流,什么护卫都没有,码头是敞开式的,不能拢气,只能泄气。

这恐怕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吧,如此的布局、设计,不知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http://s10/middle/3fe8ebaancae0fe14f129&690 
2010年8月15日,寻访唐寅墓时,在唐寅园一进门后西墙根下,看见摆放有一口巨大的石椁,缺少椁盖。

按边上的说明文字:

“据考证,大部分专家认为此巨型石棺的主人为伍子胥。”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人看地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 

此所谓石棺,是何年何月出于何处,都未交待;“大部分专家”,这个用语更是搞笑,敢不敢把专家名字全部公布出来!

真是拉大旗作虎皮。
 

http://s14/middle/3fe8ebaan7ab01cec600d&690

 

另据报道,在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付家寨镇陈家港村委会铁匠沟村,也有一座墓传为伍子胥墓。

 

 

 

下一处,建文帝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