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逺
程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21
  • 关注人气:5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芜湖名人墓7——刘希平墓

(2012-08-18 11:59:30)
标签:

芜湖名人墓

刘希平墓

赭山公园

大赭山

舒天阁

文化

分类: 陵墓

刘希平墓,成为了我们此次芜湖之行的守关之作。

对于这位地方名人,来前对他知之甚少,只大概知道他是一位教育家。

公园内对其墓没有在沿途树立像戴安澜墓那样的指示标志,只在门口的景区地图中,标出了其墓所在地。

根据实际寻访,景区这张倒霉地图还把位置给标错了!

刘希平墓,实际位于赭山公园内大赭山山顶处舒天阁东北角。

 

http://s10/middle/3fe8ebaanc782599c4589&690
幸好我们一路没有完全相信地图,不认识的地方就要靠问。

从动物园的南面一条登山路,直插进入山林中。

山路上遇见两位暴走锻炼的大爷,其中一位对于刘希平墓依稀有些印象,指点了方位,告知继续爬山向西到山顶即可。

此时眼前已经没有铺好的台阶了,一小段土路爬上去,便是一段不算很陡的石壁。

要知道,我右脚的那只鞋,今天刚到第一处谢和庚、王莹墓时就坏了,此时更觉艰难,小心翼翼地挪蹭过去。

 

经过一番跋涉,终于来到了山顶,眼前出现了一座楼阁,想必即是舒天阁。

但我们并未及时上前,因为更靠近我们的位置,山头上还有一座小塔,看外观有三层高。

到塔下买水,老板问我们登不登塔,3元/位,这里是赭山的最高处,登塔可以俯瞰长江。

赶了一天的路,此时此刻,我们已然对登塔没有仍和兴趣了,只想抓紧时间找到刘希平墓。

正巧老板娘从山路上收集了不少塑料瓶回来,见我们打听,当即指了一条路,事后证明是冤枉路,由舒天阁和塔中间夹的一条山路下山,险些造成我们功亏一篑。

走了一段,感觉不太对劲,问了几位山中行走之人,也都不认得刘希平墓。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相信地图,大致位置向西是不错的。

正在我们进退维谷之际,前番指点我们等临山顶的那两位大爷,已经绕着山快步如飞,转到山后来了。

见我们在此徘徊,给我们指路的那位大爷主动关切地询问,找到了没有。

我们很惭愧,说未能找到。

大爷又再次进行了详细描述,到山顶的舒天阁,阁楼门前还有“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香茶”的对联,刘希平墓就在旁边。


http://s9/middle/3fe8ebaanc7825af38968&690
看着老大爷坚定的表情,我们此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相信老大爷,重返山顶舒天阁。

果然,在舒天阁的东北角,离着还有段距离,便瞧见了赫然矗立的刘希平墓碑。

爬山爬得气喘吁吁,不免感慨一番,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http://s3/middle/3fe8ebaanc7825be7e962&690
墓圹四周一圈栏杆的造型,与戴安澜墓如出一辙,当为同一人设计,同一批工匠制作,园方统一安装。

原来,刘希平墓同戴安澜墓一样,均于二〇〇一年公布为芜湖市级文保单位,二〇〇四年挂牌。

墓前有一石雕打开的书本状造型,上刻:“一九二四年秋友人学生暨家属葬先生于此。”


http://s13/middle/3fe8ebaanc7825d47088c&690
再往后便是刘希平先生的墓碑,造型仿南朝陵墓神道柱,石榜上四面刻有方绍武题写的《刘希平先生墓碑》:

“君讳畹衡,字希平,安徽六安人。少读书,不屑々咿唔呫哔。壮游东京,专攻政治经济。民国建元后,主讲于安徽江淮大学,声誉播遐迩。癸丑后,避居海上,穷困漂泊者凡十年,未尝稍移易其志。既而返

皖,出长芜湖赭山第五中学,以诚化人。学子受其熏陶,而五中学风遂为全皖冠。君生平守正不阿,人多谓其迂阔,不足趋时会变。与人言呐々不能出诸口。然一旦论大事,诀大难,则侃々而道,是非立判。体素文弱,然大义当前,每忘趋避,即刀钜斧钺

加诸身,亦不足撼摇其志。怀德履义,率性而行,非雕琢以为廉而廉,则可使贪者矜;非矫抗以为勇而勇,则可使懦者立,以故士林乡慕,以一身维系全省社会运动中心者殆数载。后以皖政日窳,乃辞五中,别创新民中学于南京,备尝艰苦,竟以身殉学

矣。自君逝世,学子无所仰止,朋辈无所稽疑,茫々斯世继君者何人耶!己巳夏,李君光烱,灵君仲农约君之友人弟子及君之子志夑等葬君于赭山之巅,因勒斯石以垂不朽。

六安高一涵撰文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四年春祁门方绍武重书”

 

http://s8/middle/3fe8ebaan7a59d5b56a27&690

 

方绍武的字,此前在合肥包河公园包公墓前看过一次,那处是大字,这里是小字。
《大江晚报》2009年11月5日第A11版,曾经撰文《刘希平墓上怎么有两个安葬年代?》,文中指出,墓地上躺着的碑上写安葬时间为“一九二四年”;而立着的墓碑上则称“己巳夏”,己巳年为一九二九年。

同一座墓,却刻有两种不同的下葬年份,确实蹊跷。

 

此次芜湖之行,就此结束,《芜湖名人墓》系列,也暂告一段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