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名人墓10——刘大櫆墓

(2012-07-06 12:24:02)
标签:

刘大櫆墓

桐城派

向荣村

杂谈

分类: 安庆名人墓

2012年4月2日,离开了方以智墓,我们继续前往刘大櫆墓。

刘大櫆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金社乡向荣村云丰队张家大洼山南麓刘家笤箕地。

这也是我们此行,位于安庆最东面的一站了。

 

http://s13/middle/3fe8ebaanc421c69b01ac&690
从浮山一路往东,便可到达金社乡。

一路本无话,只是在路上看见路牌上有一名为“ǒu(上图这个字)山”的地方,不认得这个字该怎么念。

回来查了字典,念ǒu,音是有了,可还是无法将这个字打出来。

看了字典上的解释,也就是用在地名,一处在江苏溧阳,一处就是安徽枞阳了,同名均叫“ǒu山”。

想来,用到该字的当地居民还是不少的,可输入法中普遍没有收录该字,十分不便,不知公安、民政部门遇到该字时如何处理。

 

还没有琢磨完该字,便很快来到了向荣村,村子很好找,村口村委会的楼房也很显著。

云丰组在哪儿呢,又该开始问人了。

村委会门前,有一妇女停着三轮车,正在收一位老大爷卖的破烂,抱着撞大运的心理上前询问,果然他们均不知道,但是还是给我指了条明路,村委会北墙旁边有一间小卖部,村干部在里面。

进入小卖部,果见一位干部模样的长者(或许是村长吧,没细问)在柜台外端坐,和旁边几位正在聊天看电视。

上前请教云丰组和刘大櫆墓,长者先没敢确定,还和旁边的人讨论了一下,确认了准确位置,方才给我指路。

过了村委会, 沿村道一路向北,来到下坡路段时,道路自然拐向西北方向,这时,眼前出现了一片红色屋顶的村舍,便是云丰队了。

来前查询应该叫云丰组,但是当地都称云丰队,入乡随俗,就按当地说法了。

 

http://s10/middle/3fe8ebaanc421a7d63d79&690

 

村道实在狭窄,只能容一辆车通行,感觉刚刚到了云丰队的门口,一户人家正在翻修房子,建筑用的沙子堆在了正道上,车辆无法通行,只好弃车步行。

走过这片房屋,眼前豁然开朗,路南是低洼的水塘,路北是升高的坡地,一级级的旱田、水田错落有致,其余的空地上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美不胜收。

既然路北是山麓,便找路向高地绕行过去。

此时,山中走出两位村民,和我们迎面交汇,他们一直盯着我们看,也不说话,定是在打量村里来的外乡人。

都已经擦肩而过了,我也是被他们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本不想问路的,出于礼貌,象征性地向他们询问刘大櫆墓所在。

果不其然,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他们说,就在前面不远,赶紧去,正好有人在给刘大櫆扫墓呢。

难道和上午在戴名世墓一样的巧合,在此又能遇见刘大櫆后人?

可现在已是下午接近黄昏时分了,什么人家会这么晚来扫墓呢?


 

http://s12/middle/3fe8ebaanc421a804072b&690

 

可就这百十来米的路程,还遭遇了意外,不知哪家的一头耕牛,也不好好拴在圈里,此时此刻横在了我们面前,把本来就不宽敞的小道,就留了一条缝隙,刚好能贴着它的犄角过去。

赶紧回头想向两位村民求救,哪知这么短的功夫,两人已经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牛牛咋嘛咋嘛眼睛,看着我们,它也不吱声,就是横在道当中。

我们暗自揣摩,这是让我们过呢,是不让我们过呢。

最后,我一横心,贴着它的犄角慢慢挪过去了;容斋兄不愿冒险,从边上绕了山路跌跌爬爬也过来了。

 

就在前面的那片红顶的村舍背后,就看见两列墓道延伸上山,形成一个簸箕的形状。

这里应该就是刘家笤箕地了,忘了请教当地人,为何起这么个名字。

只能从字面意思结合墓地的地形,妄自揣测,莫不是刘家过去存放笤帚和簸箕的地方?

西侧的墓道上,过见一农妇正在扫地,原来这就是方才两位村民所言的“扫墓”啊!

这可真是标标准准地在扫墓呢!

 

http://s1/middle/3fe8ebaanc421a81366d0&690
不打扰人家认真地扫墓,我们从东侧空着的墓道拾阶而上。

两条墓道下宽上窄,最后在墓冢前的平台相交汇。

中间包含的一片坡地,载种着竹子,倒也诗情画意。

平台上,一位大叔正在对着石缝中间顽固生长地野花野草喷洒着农药。

我们向他打听,得知该墓又经过了一番悉心修整,刚刚从市级文保单位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但是文保碑还未立。

后天,4月4日,是今年清明节的正日子,有领导会过来视察祭扫,所以今天他们还在做着清理扫尾工作。

至此,“桐城派”中葬在安庆地区的奠基人戴名世,“桐城三祖”其中的两位刘大櫆、姚鼐均已探访。

唯独尚缺葬在南京难以寻觅的桐城派创始人——方苞。


http://s2/middle/3fe8ebaanc421a826f4f1&690

 

从刘大櫆墓下来,眼前一片开阔,莫不就是过去人们追求的“农妇、山泉、有点田”的景象么?

在这无限美丽的风景中,加上阳光柔和地洒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什么叫留恋往返,什么叫久久不愿离去。

果真有不想我们离去的,还是之前那头牛牛。

等我们返回原路时,这回他可是得寸进尺了,将整幅路面堵地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

我们没有放牛经验,只知道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惹不起躲得起。

没有方便的近路可行,只好照方抓药,按着容斋兄之前的办法,爬到山坡上去绕路。

绕开了牛牛,我们回头看着它,发现它也掉转了头在看着我们,依旧咋嘛着那双大眼眸子。

圆满结束二探安庆的第一天行程,趁着余辉尚在,赶往安庆市内的驻地黄梅山庄。

 

 

 

 

下一站,严凤英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