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2011-08-30 17:15:58)
标签:

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沅陵

杂谈

分类: 路中拾零

(文/ 雨滋)

(图/ 凌峰、婷婷、雨滋)

http://s9/middle/3fe4b906g7784a5856858&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上上周五,我正坐在凉爽舒适的办公室里,敲着键盘上着网,顺便盘算着,星期六同事孩子满月的自助大餐该如何肆意一回时,却接到老公的电话,说下午动身去阮陵,带我去看原生态的森林公园,并且这森林公园还有着一个奇怪的名字,名唤“借母溪”。我方寸有点乱,这消息也来得太急湍了。舍不得原生态,也为着那引人瑕想的“借母溪”三个字,咬咬牙,弃了生平最爱的海鲜自助,急急忙告假赶回家收拾行装了。

    同行的,还有远人夫妇,一对典型的才子佳人组合。一路上,倒也轻松,听车上三个文人的高谈阔论,再看看路边愈来愈美的乡景,时间也就轻易打发了。大约3个半小时,我们抵达沅陵。接待我们的是沅陵县作协主席戴小雨,一个极具文艺范儿,蓄着长发,说话风趣的作家。别看他很瘦,却很男人。

    去到借母溪,是第二天的事。从沅陵县城出发,两台车在一条会车十分困难的窄马路上行进了2个多小时,我们才到达一处农舍前,这一块小小的卵石坪,已经停了若干辆车。一群背着专业户外运动装备的男女,正准备向内进发。看看人家,咱立刻相形见拙了。据小雨介绍,借母溪是原生态的自然森林公园。沿溪而上,没有车路,只能通过羊肠小道深入腹地,要想走完整个景区,甚少需要3天的时间。我们停车的地方,仅仅是借母溪景区的门口,离真正的景区的大门--“借母溪村”,还有数小时的路程。回头看看我们这帮“歪杆子兵团”,估计只能在借母溪的门口转转了。不过,好在,我们都很会自我安慰,呼吸着森林公园的负离子,脚下踩着借母溪流淌的水,这就够了。

http://s3/middle/3fe4b906gab2e67d38092&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幸而,小雨安排的住处离我们停车的地方并不远,我们放下行李,已是11点半了。店家已准备好了一桌子原汁原味的农家菜。

http://s9/middle/3fe4b906gab2e686c1e88&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吃饱喝足,我们开始溯溪而上。http://s15/middle/3fe4b906g7784a591ba2e&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离住处不远,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四合院,开的亦是农家乐,可以住宿,看其正在营业,小雨有些遗憾,没有选择在这里住宿。

http://s12/middle/3fe4b906gab2e80db49fb&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老四合小院,古朴成了一种味道,吸引着我与众人。对于古老的东西,我总是百拍不厌。

http://s14/middle/3fe4b906gab2e8249861d&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走出老院,几个男子汉与小孩们已经下水。女人们都没有带泳衣,看着他们象鱼一样在清凉的溪水中畅游,心中只有羡慕的份了。http://s6/middle/3fe4b906gab2e696040b5&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http://s2/middle/3fe4b906gab2e8164a9f1&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这就是借母溪的路,众多的、不规则的,或美或丑或奇形的石头组成的路,不能称之为路的路。

http://s16/middle/3fe4b906gab2e6b39421f&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路上,时有热爱户外运动的驴友快速地走过。山上流下来的清泉,冰凉且甘甜可口。

http://s14/middle/3fe4b906gab2e7caf42ed&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猜猜我在干嘛?

http://s8/middle/3fe4b906gab2e69cb1d07&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答案揭晓——捉螃蟹。翻开水涧里的石头,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小的螃蟹。一路上,捉螃蟹,游泳,拾有着奇异图形的彩石,边玩边走,笑声不断。虽说走了3-4个小时,也没觉得太累。当然这样走出的路程也不会太远。
http://s10/middle/3fe4b906gab2e6aafffb9&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http://s2/middle/3fe4b906gab2e7d759cd1&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这是我们走得最远的地方,后面的队伍因为沉溺在捉蟹的游乐中,当然也累了,始终没有再跟上来,所以,我们手持捡来的彩石在此合影,以作留念。

http://s15/middle/3fe4b906gab2e81deb79e&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沿原路返回,才不过5点钟,大家坐在屋前晒谷坪里闲谈,这样的场景,我觉得很温馨。

http://s1/middle/3fe4b906gab2e6b94e000&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小美女,与沁沁年龄相仿,经常跟着父亲户外活动,性格也像大自然一样开朗与活泼。

http://s13/middle/3fe4b906gab2e7aa866bc&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远人的爱人婷婷拍摄的这两张照片,我非常喜欢。谢谢婷婷!

http://s10/middle/3fe4b906gab2e6bffb5c9&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丰盛的农家大餐。小雨夫人手上端的,正是下午的劳动成果“香炸河蟹”

http://s16/middle/3fe4b906gab2e7dc1e1cf&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陈家村的清晨,清凉,稻香扑鼻。

http://s6/middle/3fe4b906gab2e66655bb5&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趁着时间尚早,在陈家村里游走了一回,亦是古香古色。不曾通车的地方,宁静,幽长http://s2/middle/3fe4b906gab2e6c79cb31&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陈家村,晨起且忙碌着的人们

 

    吃过早饭,我们亦踏上了归途。在接近沅陵县城的地方,是著名的文化名山——“二酉山”。二酉山是大酉山与小酉山的合称,小酉山前有酉水,酉溪相汇,山半腰上有一山洞,便以二酉洞得名,别看这小山洞毫不起眼,却是名传千古的圣迹。

http://s7/middle/3fe4b906gab2e6ce48376&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去到二酉山,需要渡船而过,每人二元的船资。

http://s12/middle/3fe4b906gab2e7e2c9fbb&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二酉山大门边的“鸳鸯树”

http://s7/middle/3fe4b906g7784a4fc31d6&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http://s15/middle/3fe4b906g7784a5055a9e&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大名鼎鼎的“二酉洞”以及洞里供奉的护书使者“伏胜”雕像

    百度一下:

    《方舆胜览》载:"小酉山石穴有书千卷,相传避秦人所藏."《郡国志》则记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采纳丞相李斯建议,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凡博士宫以外所藏《诗》,《书》,《百家语》,也在焚烧之列,有敢论《诗》,《书》者弃市(按:斩首之刑),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情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判黥刑(按:古代刑罚在脸上刺字或记号),并罚为城旦(按:罚作苦工).民国版《辞海》关于"焚书坑儒"解释是:"秦始皇以咸阳诸生,是古非今,惑乱黔首,从李斯议,收天下之书,除秦纪及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皆烧之悉召文学之士甚众,欲求仙药,终不得,卢生等覆亡去,始皇怒,乃坑杀咸阳诸生四百六十余人."
  这就是古今中外无有二例的"焚书坑儒"事件。其时,有个廷博士伏胜,冒着诛九族的危险,领一家将,偷偷将两千卷竹简运出咸阳,后几经周折风险,进入南蛮黔中郡,觅得二酉藏书洞内达十数年之久。直到秦朝灭亡,才将全部藏书启出献花汉。故有"赢氏烈焰中,大力负之走。茫茫九有周,选胜于小酉"诗传迸发。从此,二酉洞名声远播,成为天下第一圣迹,是读书人向往崇拜的地方。后在山上建二酉寺及二酉亭,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前往拜谒者络绎不绝。千百年来,二酉寺钟声悠远,香火不绝,大量的诗词文章流传于世,形成史上一种独特的二酉山文化现象。

  清代湖南督学使者张亨嘉拜谒二酉洞后,特书"古藏书处"刻碑于石壁.有人断言,没有二酉古洞藏书处,中国秦代以前文化,历史将全部毁灭,中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将发生断裂,中国大成至先师孔子及诸子百家等大比文化圣人将荡然不存,因而,作为拯救人类历史文明的薪火相传者,二酉洞被称作"中华文化圣坛"是当之无愧的。而伏胜这一介无名书生,也理应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http://s1/middle/3fe4b906g7784a50fffa0&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二酉洞旁的这股清泉有一个好吉祥的名字“聪明泉”。已经聪明绝顶的远人又接了一瓶聪明水。http://s10/middle/3fe4b906g7784a5300139&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二酋山教授村http://s7/middle/3fe4b906g7784a5223606&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二酉村里一只睡相可爱的懒猫

http://s5/middle/3fe4b906gab2e8005b324&690借母溪  二酉山" TITLE="沅陵游记: 借母溪  二酉山" />

   这里有奇村,一个出教授的地方

    明朝时,沅陵两位名叫董汉策和王世隆的进士先后在山上建立翠山与妙华两座私人书院,亲自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才俊。此后,二酉村人读书风气浓厚,加之二酉山灵气的福荫,在解放初期至今,共出了近百位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遍及全国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村”。二酉山寨,一个不足百人的居民小组,就有大中专生24人之多,有教授,有博士,有研究生,有高级讲师,还有研究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大推力发动机的专家。有道是:学富五车走四方,书通二酉行天下。难怪方圆百里百姓代代相传:老子想当官,要拜二酉山;儿孙要有用,要祭二酉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